数字人民币:一个史无前例的战略构想
数字人民币:一个史无前例的战略构想
来源:看懂经济
市场有很多关于数字人民币推广的讨论,多呈现出“学术派”“技术流”风格。笔者认为,数字人民币要想践行普惠路径、贯彻群众路线,就需要摒弃“假大空”,部分群众对“松耦合”、“双层运营”、“到底是M0替代还是M1M2”并不感兴趣。此前有学者批评,部分地方政府的数字项目建设存在自娱自乐,缺乏群众感知,群众获得感不强。
现在,有群众不太理解数字人民币——“有什么意义?”“更习惯用支付宝、微信”“好像也不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
笔者思考,如果我们更换提问方式,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这里有一款权威信息实时发布,没有广告和营销号的新闻客户端,你愿意关注吗?”
“有一种没有娱乐明星的热度榜,不能花钱买排名,国家大事、民生小事及时更新,你愿意查看吗?”
“能买到靠谱的银行产品,可消费转账,可查天气可查地铁公交可充话费缴水电煤…”
“没有推荐算法,没有猜您喜欢,不用担心隐私被滥用…”
上面说的其实是同一款App,名字叫“数字人民”,你愿意成为注册用户吗?
数字人民币是一场数字时代的货币革命,更可能的是,它会促进数字政府建设,为网络生态治理发挥前所未有的正能量作用。数字人民App一旦建成将载入史册,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里程碑事件。
构想的 “数字人民”App涵盖四大功能:数字金融、数字生活、数字政务与数字传媒,以“数字人民、全心为民”为服务宗旨,聚拢此前散落在商业软件中的政府服务资源,打造基础功能齐全、纯净无商业杂质,集基础金融、生活服务、政务、资讯于一体的民生类App。
撰写契机,是近期媒体调查及个人调查的民意呈现出对数字人民币的困惑;撰写背景,是市场及媒体对数字人民币的讨论偏“技术流”,群众难以理解晦涩的专业术语;撰写目的,旨在助力数字人民币更好地被群众理解与接受,为普及数字人民币钱包、提升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加强数字时代的网络生态治理乃至促进数字政府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笔者长期从事消费金融、金融科技方面的研究,与主流媒体频繁打交道,拥有金融、媒体、互联网等多重领域的To B兼 To C复合思维,愿以此文贡献绵薄之力,助力我们的官方App晋升为“顶流”。
01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的概念相当广泛,考虑到篇幅仅提及四类:
一是银行类,存、贷、汇是银行的基本业务,可考虑部分展示银行业机构的存、贷、汇业务,机构选择与监管评级动态挂钩,满足群众对银行金融的基础需求。
二是信息类,可考虑展示日常所需信息,例如主要银行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每月LPR利率、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等,提供基础计算器功能,如存款计算器、贷款计算器、汇率计算器等。展示央行征信与百行征信查询窗口,此前有群众被外部第三方信息机构误导,既被骗取钱财,又被骗取个人信息,移动端的官方征信窗口将有利于从根源上防范此类风险。
三是支付账户类,除了数字人民币账户,也允许添加其他商业银行账户,提供基础支付、转账、还款功能,使用央行标准下的个人付款码与个人收款码,商户终端则与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扩充同步推进,如果政府考虑发放消费券,亦可与账户关联起来。
四是农业金融类,可考虑由农行、农发行等参与,数字人民App理论上不设商业性质的购物功能,但考虑农业的特殊性,可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为优质农产品、扶贫项目等进行专场小规模“带货”,小规模,是指不包含商业性质、不具有持续性的小规模,例如疫情期间开展的为湖北带货专场活动。
数字人民App可能会对一些项目进程起到加速作用,例如商业银行的远程开户,或能在央行主导的环境中先行先试;又如近期有媒体在与笔者的交流中,提及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如果数字人民App能够成为国民级 “顶流”产品,条码互通问题或能迎刃而解。底层逻辑是,拥有海量用户的政府类产品或许没有再与其他商业机构互通的必要性,将从根源上解决 “支付壁垒”之忧。
02数字生活
全国类方面,提供话费充值功能、水电煤宽带缴费功能、中石油/中石化充值功能、违章查缴功能、高速ETC功能、电子发票功能、公益捐赠功能等等,考虑到当下疫情环境仍然严峻,可于显著位置展示全国、全球的官方疫情数据,展示卫健委最新通报。
本地类方面,提供天气查询功能、提供公共出行(地铁、公交)信息,提供健康码(如未来有全国统一标准,可移至全国类)功能,提供社保、医保、公积金查询,个人所得税查询,不动产权证书查询,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查询等等。
03数字政务
04数字传媒
在充满杂质的环境中,连官媒也未能幸免,一些官媒评论区长期存在“营销号占座”现象,热评使用复制粘贴,群众多有不满但无济于事。基于此,笔者建议数字人民App设立专门的资讯内容和新闻热度榜单,以正本清源之势净化网络生态,让漂泊在外的官媒们归家,回到真正适合它们生存的土壤环境,这将大幅遏制“流量至上”、“娱乐至死”等网络不良风气,具体如下:
第一,媒体号。采取审查机制,一是入驻App的媒体号需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资质,同步引入各地政务新媒体 “XX发布”、“平安XX”等;二是可以采取精选留言评论机制,防止营销号前排占座,或可参照银行卡I、II、III类账户的分类管理理念,对于数字信息齐全的账号开放评论,信息不齐的限制功能,从根源上杜绝账户买卖、流量造假等乱象;基于App拥有金融账户体系(数字人民币坚持央行中心化管理),对于发表涉黄、涉赌等不良信息的账号可直接采取冻结数字账户等措施。
第二,热度榜。国家大事、民生小事均可入榜,禁止娱乐明星话题入榜。笔者深入观察过饭圈生态,发现应援打榜等已有成熟产业链,各榜单沦为明星及粉丝battle人气的工具,金钱买卖操纵人尽皆知,还衍生出“披皮黑”、“数据女工”等一系列扭曲的产物,以“毁人不倦”之势干扰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严重的甚至影响中高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葆华曾公开评论称,“娱乐性话题占据的空间版面太大,会影响严肃话题、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议题的讨论”,“媒体要特别注意去完善自身的功能……激发民众更多地参与公共性、严肃性话题的讨论”。
基于此,笔者认为App在榜单上“禁娱”将有助于引导民众关注公共话题,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青少年被粉丝组织、娱乐公司等洗脑成“数据女工”,在饭圈“无间道”上空耗青春。
近年来,监管大力整治网络生态环境,“约谈—整改—再约谈—再整改”循环往复, 数字人民App如能成为“顶流”,将对构建良好网络生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形成极大助力,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既能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也能维护网民切身利益,对于根除网络暴力、流量造假等违法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对技术、产品等带来巨大考验,涉及到央行、网信办等多个监管主体的跨部门协作,没有国外经验参照,因为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已是全球领先。作为长期观察监管动态的研究人员,笔者笃信国家力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何特朗普用商业软件“治国”被群嘲?本质是因为美国缺乏系统化的数字政府建设。
尽管工程浩大,但构想并非空中楼阁,数字人民币试点正有条不紊推进,移动端政务查询功能已有用户基础,政府网站在群众中有口皆碑,政务新媒体日常与网民互动交流,已累积大批用户粉丝。
有了政府当靠山,网民将拥有更多说“不”的权利,对于在违法边缘疯狂试探、不断挑战群众底线的垃圾软件,网民将毫不犹豫拖进垃圾箱,因为日常所需功能、信息可以从数字人民App中获取,这将倒逼市场主体改进自身,否则将被用脚投票的用户抛弃。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