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透露哪些信息?
2021-02-08 13:45:00
地方兩會透露哪些信息? 來源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 一、各地謀“經濟”新方略 近期,各地陸續發布經濟數據,截至1月底,31個省(區、市)地區生
來源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
近期,各地陸續發布經濟數據,截至1月底,31個省(區、市)地區生産總值均已出爐。數據顯示,2020年,30個省(區、市)GDP實現了正增長,其中西藏增速最高,達到7.8%;19個省(區、市)GDP規模超2萬億元,排名前兩位的廣東、江蘇兩省GDP規模分别突破11萬億元、10萬億元關口。相關人士指出,各省份經濟的強勁表現凸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未來省域間的競争與合作有望推動各地經濟實現更好發展,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繼續領跑!2020年,廣東省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1萬億元,達到110760.94億元,連續32年居全國首位。這一規模意味着,廣東在超越澳大利亞、西班牙經濟總量之後,進一步超越韓國,在“富可敵國”的道路上又邁出一步。
緊随廣東之後,江蘇省GDP規模在2020年也實現了新突破,達到102719億元,與廣東省一起成爲目前兩個跻身“10萬億俱樂部”的省份。在此之前,江蘇省GDP分别于2017年、2018年突破了8萬億元、9萬億元關口。
分區域來看,東部地區10個省(市)GDP總量超過50萬億元;在全國排名前五的省份中,東部地區有4個省入圍,除了廣東、江蘇,還有山東、浙江。此外,中部地區6個省GDP總量超20萬億元,與西部地區12個省(區、市)經濟總量相近,東北三省GDP總量超過5萬億元。
增速方面,除湖北省外,30個省(區、市)GDP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有20個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GDP增速。增速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有9個位于中西部地區,分别爲西藏、貴州、雲南、安徽、重慶、甘肅、甯夏、四川和湖南。
“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去年各省經濟還是保持了不錯的增勢,特别是中西部地區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以及充分把握共建‘一帶一路’機遇,經濟發展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不僅在GDP規模上實現突破,各地在經濟發展質量提升方面也有不俗表現。
2020年,海南省GDP爲5532.39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海南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爲主的現代産業體系加快構建,産業規模持續擴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5.8%。海南省統計局副局長王瑜表示,海南産業發展新動能持續蓄積,特别是以新興服務業爲主的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增速均接近20%,合計直接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快速增長,兩行業拉動GDP增長1.6個百分點。
浙江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比GDP增速高9.4個百分點,新産業爲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澎湃動能。“十三五”期間,浙江全省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産總值比重從2.3%提高到2.8%,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從37.2%提高到59.6%,發展動能和質量顯著提升。
此外,2020年重慶“芯屏器核網”智能産業産值同比增長12.8%,新建開通5G基站3.9萬個;貴州綠色經濟産業加快發展,生态利用型産業、循環高效型産業、低碳清潔型和環境友好型産業占GDP比重達42%;廣西電子及通信設備、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長13.2%、8.5%……
今年怎麽幹?近期,全國多地召開地方兩會,在總結去年成績的基礎上,明确了2021年的經濟發展方向。
GDP方面,不少省份較去年上調了2021年經濟增速目标,總體在6%以上。其中,GDP增長目标設定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比如湖北爲10%以上,西藏9%以上,雲南8%以上,貴州、江西、山西、安徽在8%左右,廣西7.5%以上,湖南、河南7%以上。
湖北省省長王曉東指出,增長10%是底線要求,盡最大努力去争取更好結果。去年湖北省經濟嚴重受創,今年要全力回歸正常,不僅要把損失的部分補回來,還要力争把應有的增長追回來。
“總的來看,各省份上調經濟增速目标符合實際。一方面,去年各地經濟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影響,考慮到低基數效應,今年各省GDP應該能實現較高增長;另一方面,疫情及國内外經濟形勢仍存在不确定性,各省的目标沒有定得太高,底線目标還是比較保守的,留有餘地。”連平說。
連平認爲,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各地在推動經濟發展時不能隻盯着GDP增速,更要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多下功夫。從各省經濟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東西差距、南北差距都客觀存在,中西部地區、北方地區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支持政策提升經濟發展質效,尤其要在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方面進一步發力。省域之間應加強合作、良性競争,形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局面。
每年各地兩會,關鍵詞都在不斷變遷。在這背後,是時代在不斷發展,是中國各地日新月異,是各地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
山西、湖北都準備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廣西除了推動汽車消費外,還要在食品、家具家居、石油及其制品等方面發力。
河南、江蘇等多個省份明确,要增加公共消費,提高教育、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浙江更進一步,要求實施“數字生活新服務行動”,推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遊、體育、家政等多個業态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
疫情期間,中國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網上購物等新型消費迎來爆發式增長。據官方統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40%,在線醫療患者咨詢人次同比增長73.4%。同年,在消費整體萎縮之際,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
這些新“風口”亦引得不少地方布局。北京、河南都提出要推動在線教育等新業态發展;廣東将鼓勵智慧商店、智慧餐廳;上海要求大力發展線上消費、體驗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做強“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品牌經濟,打造一批智慧購物示範場景、商業消費體驗中心。
因疫情影響居民出境,加之進口渠道拓寬,免稅購物優惠加大,去年中國已經出現境外消費回流趨勢。在此情況下,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的省市開始加緊從全球覓資源拉動消費。
北京、廣東、浙江、江蘇等地都要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廣東還明确了深圳和廣州兩個“重點培養對象”,并計劃推動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稅店,引導境外消費回流。
各地促消費,一大原因是消費深受疫情沖擊,複蘇相對緩慢。在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中,隻有消費仍未恢複到疫情前水平。據官方數據,202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39.2萬億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3.9%。此外,擴大消費也是中國擴大内需、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
分析人士認爲,地方一系列扶持政策疊加經濟持續複蘇、擴大開放等利好,今年中國消費有望實現恢複性增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此次各地兩會上,科技創新成爲各地的工作發力點,突破“卡脖子”“斷鏈點”關鍵技術、培育瞪羚企業、未來産業成了發展重點。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創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入實施“五新”政策,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标杆城市;做好中關村、昌平、懷柔國家實驗室建設,着力推動前沿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取得突破,同時積極培育隐形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
廣東提出深入實施“廣東強芯”行動,加快在集成電路、工業軟件、高端設備等領域補齊短闆。瞄準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種子科學等前沿領域加強研發攻關,加快培育未來産業。
浙江将深入實施“尖峰、尖兵、領雁、領航”等計劃,開展400項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實施新一輪科技企業“雙倍增”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000家;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全年實現技術交易額1000億元。
安徽将開展科技創新“攻尖”計劃,實施500項左右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重慶提出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湖南也表示會抓住“卡鏈處”“斷鏈點”,重點抓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十四五”期間,湖北将推行重點産業鏈鏈長制,培育集聚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實施領軍企業計劃,加快培育單項冠軍、隐形冠軍和“小巨人”企業。
擴大有效投資成爲多地2021年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河南省表示,2021年将在産業、交通、能源等9大領域接續實施8000個左右的重大項目,力争年度完成投資2萬億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表示,開展擴大有效投資三年攻堅行動,滾動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五網”建設三年大會戰。此外,要把産業投資放在第一位,全面推進工業抓項目擴投資調結構三年行動,力争三年累計工業投資萬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
與此同時,“新基建”是多地擴大投資的重要内容。廣西提出2021年新建5G基站2萬座,擴大5G網絡設區市、縣城和鄉鎮重點區域覆蓋面。河南省提出新建5G基站5萬個。山西省表示,加快推進“新基建”,2021年新建5G基站1.5萬座,加快推動市縣城區5G網絡全覆蓋,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建設一批應用場景示範工程。推進新型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建設。福建省提出,2021年新開通5G基站3萬個,深入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推動5000家企業上雲上平台。
除了“新基建”,物流基礎設施也是多地投資重點。例如,廣東省提出,将完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統籌物流樞紐、配送中心、冷鏈物流骨幹網等布局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拓展全球倉儲配送網絡,引進大型零售企業來粵設立采購和物流中心。
梳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發現,産業集群成爲重要關鍵詞。
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4次提到“産業集群”,包括在2020年工作回顧及“十三五”主要成就方面提及的“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集群”,以及在2035年遠景目标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标任務方面,提出“形成10個千億級新興産業集群”“重點培育10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培育一批百億級特色産業集群”。
山西提出加快發展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助推14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發展。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多次提到“産業集群”,包括“聯手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和綜合交通樞紐,共同增強核心引擎功能”等。
數字貨币也成爲各地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多地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将打造數字貨币創新試驗區,推進數字人民币試點。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确将加快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範區建設、推進數字貨币試點應用;1月24日,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表示,支持深圳構建高水平要素市場體系,建設自然資源資産交易平台,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打造數字貨币創新試驗區;1月24日,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将持續推動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繼續集聚一批功能性、總部型機構,推進數字人民币試點。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各地兩會對地方發展作出的新布局,外界矚目。
2020年10月舉行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标”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标。這些重要目标由經濟、科技、市場、教育、文化、法治、生态等衆多領域一個個具體目标組成,共同勾畫出面向未來的目标路線圖。
在2020年底,各個省份陸續審議通過了本省份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的建議。這次兩會上,各地通過了關于本省(區、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的決議。
廣西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标: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5%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長5%,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左右,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7%左右,糧食綜合生産能力1370萬噸,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5%,城鎮調查失業率6.8%以内。
天津将“十四五”時期視作這個城市在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期。
《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定下了17項主要任務,如“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産業聚集地”等。
當然,在各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中,有非常多的共性。比如在生态環境保護方面,普遍圍繞着此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中的任務展開。
浙江要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先行示範區,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3%以上,地表水Ⅲ類及以上水質比例達到95%以上,所有設區城市和60%的縣(市)建成“無廢城市”;湖北計劃到2025年底,在全社會各行業領域引領近零碳排放發展新風尚,形成中部地區、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可複制、可推廣的樣闆;河南要以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爲引領,完善生态保護格局,打造黃河流域生态保護示範區,确保黃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還将建設30個生态環境友好型靜脈産業園,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比如,北京今年重點工作之一是,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上取得更大成效,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形;上海把“穩步提高社保待遇标準”寫入了今年重點工作中;海南則在今年的重點工作上明确了自由貿易港早期安排;青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着力部署的八個方面工作中,第一項就要求,開創生态文明建設新局面,并具體提出,加快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保護好中華水塔,實施黃河青海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抓好木裏礦區和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态環境綜合整治。
随着全國大部分省(區、市)兩會陸續閉幕,各地明确了接下來的發展思路和重點任務,以飽滿的熱情開啓新征程。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