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策略分析
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策略分析
现代金融导刊
(一)央行数字货币的概念
在金融科技与数字货币的冲击下,“央行数字货币”成为近年来的国际热点问题,受到各国央行与国际组织的关注。目前,国际组织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唯一官方定义来自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简称BIS)。“央行数字货币”的界定需要考察是否满足特定条件,包括两个须同时满足的核心条件和两个须满足其一的必备条件。
1.“央行发行”与“数字形态”两个核心条件须同时满足
(1)发行属性—央行发行:货币的发行部门是央行,而不是商业银行或其他私人部门。
(2)物质属性—数字形态:物质形式是数字化的,而不是实体货币。
2.“普遍通用”或“点对点”两个必备条件须满足其之一
(1)应用属性—普遍通用:该货币的应用不限定于资金批发市场,普通个体均可以使用。
(2)价值属性—点对点:交易是基于价值的点对点转移而非基于账户,货币的价值在脱离账户后依然存在。
我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采用“一币、两库、三中心”的结构。“一币”是指由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两库”是指央行的发行库和商业银行的银行库,“三中心”包括身份认证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和登记中心。这些设计使我国的数字货币既具备“居民的央行数字账户”特征,同时满足小额交易的匿名性与大额交易的可控性,比现有的数字货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法律地位,对于保护货币主权与法币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进展情况
我国从2014年开始数字货币研究,2019年公布四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和三大网络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为法定数字货币的首批试点机构,并在交通、教育、医疗、消费等场景进行试点测试。同时也在雄安、成都、深圳、苏州等地进行了内部封闭试点。随着滴滴、美团、字节跳动、B站等互联网企业的加入,未来法定数字货币的场景拓展将会有更多的延伸。
虽然全球很多国家已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进工作,但除少数国家开展试点外,至今未见主要经济体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投入使用。主要是因为在技术、经济、金融、贸易维度,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既能带来机遇,也存在风险和挑战。
(一)技术维度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代表着一种新型支付基础设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能带来机遇。央行数字货币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分散央行集中式支付、结算和清算的压力,降低集中式支付系统的风险。同时,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在金融交易、结算、监管和信用管理等领域展现了巨大发展潜力。
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各国央行而言,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存在一定风险。首先,当前金融和各种交易活动中高频次和大规模支付对支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包容性和交易效率有极高要求。贸然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和结算、清算支付构筑在分布式账本技术上存在不可控的安全隐患。其次,区块链技术在比特币等交易中呈现出的低效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分布式账本技术作为支付系统底层技术,仍需验证。
(二)经济维度的影响
数字货币的出现顺应了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对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第一,相比现金,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分割为更小单位,支付灵活便捷,有利于促进小额商业交易,从而助推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创新。第二,央行数字货币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应用增加了可编程功能,能够实现在电子商务和商务活动中预先设定条件和规则进行自动付款,提高交易效率。第三,央行数字货币结算采用付款人与收款人之间点对点直接传输的模式,不需要中央银行清算登记,可以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和交易成本。
然而,对于非现金支付便利和结算效率高的国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经济影响可能并不显著,甚至会冲击现有移动支付体系。比如澳大利亚和瑞士等国家明确表示,不准备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原因在于目前其商业和经济效益有限,并且现阶段不存在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迫切需求。
(三)金融维度的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新式的货币,代表着一种新的支付基础设施,因此其在金融层面的影响更为显著,也成为影响各国央行是否发行数字货币的首要考虑。
在支付层面,央行数字货币既可实现类似现金的点对点支付、即时支付结算等形式,又具备数字货币的优点,发行、持有和流通成本低;具有更好的支付普适性,可在多种介质、渠道或场景中使用;便于记录货币转移和交易记录,防止反洗钱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等,实现对法定货币支付功能的优化。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追踪性和可编程性有望赋予央行数字货币全新功能,可通过“前瞻条件触发”设计,让法定货币有效解决传导机制不畅、逆周期调控困难、货币“脱实向虚”、政策沟通不足等传统货币政策困境。
在金融服务层面,数字技术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包容性,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数字货币交易不依托任何金融中介,并对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特定要求,这种特质能够增强传统金融基础设施薄弱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便利性。
但是,数字货币在金融领域的额外风险也不可忽视,包括在应对断电、断网等突发事件时,数字货币能否提供类似于现金的可用性,能否保障老人等存在数字技术障碍和困难人群的货币自由使用权。
同时,银行存款从商业银行向央行数字货币的转换,导致银行业资产负债表萎缩,这一过程也被称之为“脱媒”。如果未来央行数字货币是计息的,很可能会加速银行存款“搬家”,甚至导致某些经营困难的银行面临挤兑风险。
(四)国际贸易维度的影响
通过引入央行数字货币,国际贸易中的跨境支付过程将实现质的提升。首先,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建立自动兑换关系后,可以实现去中间化的点对点支付,支付即清算,成本大幅降低;其次,叠加智能合约技术,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可以解除对信用、担保、支付时间等因素的制约,不仅简化跨境支付过程,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汇率、信用等多种风险;再次,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将对美元主导,以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为核心的支付体系形成重大挑战。引入央行数字货币将使建立新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成为可能,有利于避免少数霸权国家滥用金融制裁权的问题。
另一方面,央行数字货币将对跨境金融和国际贸易监管带来巨大挑战。央行数字货币使偷逃税行为更加容易,经济活动更加难以统计和监测,很可能将导致国际贸易统计和规则重构。
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和现金共存于经济社会中,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对商业银行的正面影响
1.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数字货币不依赖于银行账户存在,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在较为偏远的乡村镇地区,很多人没有银行账户,交易以现金为媒介,而数字货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也不需要银行账户,使用不需要借助网络。数字货币能更好地实现金融普惠效果,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普惠金融的政策红利。
2.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成本下降。数字货币不依赖实物载体,随着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工作量会有所下降。目前而言,商业银行在运营条线上,为保证现金安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现金核对上。而数字货币的出现,将有效打破这一局面,它以加密数字串的形式出现在商业银行数字钱包中,不再有现金保管、运输和清点环节,同时,商业银行物理网点需求会有所下降,网点现金器具的使用率会下降,网点营业人员数量下降,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经营降本增效。
3.商业银行的征信能力、KYC能力、反洗钱能力得到加强。由于目前数字货币采取“双层运营体系”,数字钱包嵌入商业银行中,其交易确权依托于商业银行上报交易请求,由中央银行认证中心集中处理。认证中心的全息信息可以识别对象的所有交易信息,形成用户全息信用信息,提升征信能力,大数据中心与认证中心的结合可以极大增强央行对货币体系的管控能力。
(二)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
1.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冲击。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具有央行背书,比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更安全。数字货币采用“账户松耦合”方式,可以脱离银行账户实现端对端的价值转移。由于数字货币的功能与银行传统支付结算业务重叠,且由于具有无交易成本、离线使用、支付即结算等性质,对银行活期存款的替代性较强。
2.对商业银行负债端的冲击。数字货币的出现,无论是发行银行还是非发行银行,其负债端存款会出现下降,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期限管理难度加大。一部分现金业务将被替代,而银行线下网点营销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现金业务为基础展开的,现金业务的减少势必会影响银行存款等负债端业务,其他个人业务条线的中间业务收入也会受到冲击。
(一)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人民银行在数字货币开发过程中,不干预商业银行数字货币钱包研发的技术路线,利用市场竞争的形式选择最优技术,从而确定数字货币钱包技术标准。这给商业银行在货币数字化建设上带来极大的改进空间。在商业银行数字货币钱包运营过程中,商业银行需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运营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业务与金融技术的数字化升级,做好转型升级的技术准备。
(二)强化数字货币风险管理
数字货币高度依赖互联网,一旦发生风险,很容易在金融领域被放大传播,并且数字货币的技术与匿名性也让其流通产生一定风险。虽然已有国家走在使用数字货币的前列,但在世界范围内,数字货币都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完善。由于我国数字货币属于试点阶段,市场经验不足,商业银行对数字货币的推广应采取谨慎态度,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对账户运营进行严格监管,防范洗钱风险,遏制数字货币投机炒作行为,让数字货币在系统内安全高效流动。
(三)加强同业合作,制定行业标准
数字货币的运营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其双层运行体系需要各家商业银行设计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使其具备安全存储、对接央行发行库,并和客户的数字货币钱包完全对接。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及行业标准,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合作,共享数字货币信息,探讨数据存储后台、数据处理技术及服务器等软硬件系统建设的行业标准。
(一)加快数字金融向“平台经营”模式转型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银行业转向平台化、生态化、数字化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中,一方面,银行可借助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将其融入平台建设,满足客户便捷支付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平台经营模式的推广,央行数字货币将在C端、B端以及G端多场景的应用提供多维信息来源。可实现不同维度的数据要素的积累,银行可更有效地甄别客户。
(二)以G端客户为支点,实现全量客户的快速覆盖
在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初期,政府机构将是推行数字货币的主力客群。在平台经营模式下,通过为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化服务,可以实现产业端与消费端用户的快速突围,高效获客。银行在与机构业务交互过程中,不仅为核心客户提供“金融性+非金融性”产品服务,同时为核心客户的上下游企业、个人设计包含存贷款在内的综合化服务方案,极大地提升了客户服务能力。
(三)构建“四流合一”的智能风控体系
银行业现有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多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商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数字化匹配,而资金流的匹配情况往往游离于“三流”之外,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关功能,使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转化为数字货币,既不会脱离监管体系,帮助央行实现资金的闭环管理,又能够获取资金全流程走向,增强资金流的风险监控。在央行数字货币推进下,通过“数据+平台”的模式,真正实现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数字化跟踪、预警与风控。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