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風起:37天23隻碳中和債發行,未明顯降低融資成本,仍需投資端配套政策引導
2021-03-19 08:41:00
“碳中和”風起:37天23隻碳中和債發行,未明顯降低融資成本,仍需投資端配套政策引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37天23隻碳中和債發行未來或迎三大變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當前碳中和債券支持碳減排項目,未來碳彙也可能成爲支持領域。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央就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升到“我們黨治國理政能力的一場大考”的高度,一系列部署工作也在井然有序推進。在資金端,從2月9日首批碳中和債券發行至3月17日,37天共有23隻碳中債發行,規模合計259.14億;在企業端,包括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高碳排放行業,逐步開始進行産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打造綠色制造體系,搶占制高點。
3月18日,國家開發銀行将面向全球投資人發行首單“碳中和”專題“債券通”綠色金融債券。本期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200億元,是目前全市場發行金額最大的專項用于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綠色債券。
這将是首隻由金融機構發行的碳中和債。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從2月9日首批碳中和債券發行至3月17日,37天共有23隻碳中和債發行,規模合計259.14億元,其鮮明的特點是在債券全稱中有“碳中和債”“專項用于碳中和”的标識。
碳中和債屬于綠色債券的子品種。相較于普通綠色債券而言,碳中和債的資金用途更爲聚焦。此外,碳中和債強制要求進行第三方評估認證,詳細披露了具體的碳減排環境效益。
“碳中和債作爲創新品種,爲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政策支持疊加碳中和債對發行人有一定的形象宣傳效應,預計年内碳中和債發行量将大幅擴容。”中證鵬元評級資深研究員高慧珂表示。
記者采訪了解到,未來碳中和債或現三大變化:從債券類型看,目前碳中和債分爲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碳中和公司債兩類,未來碳中和企業債、金融債等均有可能出現;從發行主體看,目前碳中和債主要由高評級的央企、國企發行,未來亦可能擴容;從用途看,當前碳中和債券支持碳減排項目,未來碳彙也可能成爲支持領域。
碳中和債屬于綠色債券的子品種。相較于普通綠色債券而言,碳中和債的資金用途更爲聚焦。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爲2021年的八項重點工作後,相關部門創新推出碳中和債。2月9日,交易商協會在綠色債務融資工具項下創新推出碳中和債,要求募集資金專項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項目。上交所、深交所分别于2021年2月25日、2021年3月5日也推出碳中和公司債券。
Wind數據顯示,2月9日南方電網、三峽集團、華能國際、國家電投集團、四川機場集團、雅砻江水電6家企業注冊的首批碳中和債成功發行,拉開了碳中和債的發行序幕。
據記者統計,截至3月17日,共有23隻碳中和債發行,規模合計259.14億。其中,碳中和公司
債11隻,募資規模爲142億元;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12隻,募集資金規模爲117.14億元,包含中期票據和資産票據兩類。
高慧珂表示,助力碳中和目标,建議碳中和金融債、碳中和地方政府債、碳中和企業債等債券品種均可以發行,監管機構應盡快出台具體的碳中和債券标準,以指導市場發行工作。
國開行3月18日拟發行的碳專題債即爲碳金融債。該債券募集資金将用于風電、光伏等碳減排綠色項目,有效推動電力系統脫碳,實現能源系統躍遷。據第三方認證機構聯合赤道認證,募投項目均符合國内綠色債券相關标準,且滿足國際最新氣候債券标準(V3.0版)要求。
與普通綠色債券相比,碳中和債券均要求進行第三方評估認證。以長江三峽集團發行的碳中和債爲例,此次債券募集資金20億元,所募集資金全部用于滿足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募集說明書還披露,發行人已聘請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通過定量與定性兩個維度對本次債券募集資金拟投項目的環境效益進行評估。
評估顯示,本次債券募集資金對應的項目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後,與同等供電量的火力發電相較而言,每年可協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67.79萬噸,替代化石能源量1847.76萬噸标準煤;協同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794.19噸,協同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1310.32噸,協同減少煙塵排放量2295.38噸,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
從目前發行案例來看,如果選擇發行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需要進行發行前第三方評估認證,詳細披露募投項目的環境效益;而如果選擇發行碳中和公司債券,沒有要求必須進行發行前第三方評估認證,但是需要約定在募集資金實際投入使用後最近一次披露定期報告時,同步披露由獨立第三方機構出具的項目碳中和評估認證報告。
從募集資金用途看,前述碳中和債主要是新項目建設、償還綠色低碳産業項目前期借款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募投項目以水電、風電、光伏發電、核電、抽水蓄能項目等清潔能源爲主,也有軌道交通、低碳綠色建築項目。
高慧珂表示,實現“碳中和”目标需要從碳排放(減排)和碳彙(吸收)兩端共同努力。當前碳中和債券支持的項目均屬于從碳排放端減少碳排放,而碳彙在實現“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也需要重視,建議認可碳彙符合碳中和債券的資金用途領域。
所謂“碳彙”,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複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或機制。
從發行主體企業性質看,23隻碳中和債發行人均爲地方國企及央企,主體評級絕大部分均爲
AAA,比如南方電網、華能國際、國家電投集團、長江三峽集團等。換言之,目前碳中和債的發行主體資質普遍較好,因此其票面利率大多低于同日中債估值。
如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發行的“21中電投GN001”期限爲2年期,票面利率爲3.4%,低于當日中債估值16BP。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陳健恒表示,這可能與發行主體本身資質較好、市場認可度較高有關,但不排除可能會存在非市場化因素。
“從普通綠色債券發行情況來看,并未發現綠色債券有明顯的降低融資成本的效果。在當前發行人考核仍是以融資成本爲主的市場下,能否降低其成本仍是提升發行人發債動力的根本。”陳健恒稱。
陳健恒表示,碳中和債的推出是境内綠色債券市場的又一創新和突破,有助于境内綠色債券市場進一步發展。碳中和債有了更多的進步和突破,比如與國際标準更加緊密結合、信息披露要求更加明确、碳排放計算以及環境評估更加完備,但是制約發展的一些關鍵問題仍然存在。比如發行端政策較多,但是未有投資端的配套政策出台;國内ESG投資理念相對薄弱,未來仍需政策引導。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