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國企改革轉型對信用質量的影響如何?
天津國企改革轉型對信用質量的影響如何?
來源 :标普信評
2021年以來天津市以高質量發展爲目标推進國企改革的進程持續深入,特别是近期市政府分别對于天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投集團)和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達控股)下達了深化改革轉型的批複,并且成立了總規模達200億元的國資高質量發展基金用以提升市屬國企競争力,做大做強國有資本。我們認爲,這些舉措将有利于市屬重點企業在區域外部融資環境不順暢的背景下緩解短期流動性壓力。但從長期來看,整體債務的化解需要依托企業自身業務競争實力的提升,并且依賴于天津市整體經濟和财政收入的恢複和增長情況。
我們認爲,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市屬國有企業的短期流動性壓力有可能獲得緩解。雖然之前天津市政府對不同行業的國有企業沒有表示出明确的不同支持态度,但2018年以來出現信用風險事件的國有企業多數是房地産、産能過剩等市場化競争激烈以及自身競争力較弱的企業。2021年天津市國有企業特别是城投企業進入償債高峰期,同時由于天津市整體經濟和财政增長乏力,以及外部融資環境收緊等多重因素影響,天津市政府開始采取積極态度明确表示要防範化解地區債務風險,統籌國有企業償債事宜等。對于城投集團、泰達控股、軌道交通、濱海新區建投等承擔了較多公益性/準公益性職能、自身債務負擔重的企業,政府通過與國開行等金融機構協調,動用金融資源給與了較大的資金支持。這既體現了政府對于國有企業的支持重點集中于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也顯示了天津市政府規劃未來國有資本主要集中的領域。因此,我們認爲這類企業的短期流動性壓力有可能得到緩解。
混改、優化産業布局仍将是天津市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從長期來看将有助于提升國有企業的業務競争實力,減輕地方政府的财政壓力。從天津市的産業結構來看,天津市國有企業數量在整個經濟中占比較高,且大部分屬于重工業,生産效率相對較低,債務負擔較重。截至2020年,天津市累計實現20家市管企業集團層面混改,特别是2020年上海市部分較優質國有企業的參與,對于天津市國有企業的業務發展可能有些幫助。同時,2020年天津市國有企業産權轉讓收入達121億元,較上年增長近10倍,2021年預算也接近百億規模,這将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産生一定貢獻,減輕政府救助該類企業的壓力。
天津國有企業信用質量的提升和整體償債壓力的緩解仍需一定時間。從天津市國有企業行業分布來看,市管的國企中公用事業、交通基礎設施等類型較多,其他如化工、能源、日常消費品等類型企業自身的業務競争實力整體較弱,未來國有資本投入也将重點針對新興産業如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行業,原有這些企業的競争實力的提升仍面臨較大壓力。對于城投集團類的國有企業,政府将其定位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強化其資本運作能力,此類企業也繼續以市場化方式承接市政建設項目。由此可見,公用事業、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建設類國有企業的曆史債務償還及未來的資本支出,仍将核心依賴于地方政府的經濟恢複和财政收入的增長。因此,在政府支持能力提升壓力較大情況下,天津的國有企業特别是城投企業償債壓力仍存在,整體信用質量的提升仍需要時間。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