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不要誤讀“第三次分配”
賈康:不要誤讀“第三次分配”
來源:賈康學術平台
“第三次分配”成爲中央重要會議的熱詞著名經濟學家賈康:不要誤讀“第三次分配”
8月17日召開的中央财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到“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著名經濟學家賈康8月19日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時說:中央此時結合“共同富裕”提“第三次分配”大有深意,第三次分配是民間主體與自願者組織秉承自願原則做的公益慈善,政府應當引導、鼓勵,并在制度建設方面積極做一些必要的配套,但民間輿論千萬不要誤讀成強制性的“均貧富”。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賈康說:“簡而言之,第三次分配就是在民間部門,以公益慈善和志願者行爲方式所做的對于低收入階層的扶助。”
第三次分配是中國現代化新時代國家治理的重大命題
賈康解釋,整個國民收入分配過程裏先後有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市場機制主導的,生産經營成果按照要素貢獻,分配在勞動收入、資本利潤、地租、科技成果收入等形式上,相關政策要注重激勵市場主體、社會成員在創業創新活動中“做大蛋糕”,政府也以流轉稅爲主要方式介入,以消費稅等形式發揮一定的調節作用。
——再分配,主要解決“分好蛋糕”的問題,政府主導的調節特點非常明顯,比如征收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财産稅等,更多地體現政府和企業、政府和居民關系,以及居民間收入分配情況的調整。财政分配是非常重要的政府介入國民收入分配的方式,特别是再分配環節的轉移支付和直接稅。
——第三次分配,一般認爲就是指公益慈善機構、基金會和志願者組織他們來主導的按自願原則的分配,主要表現爲以倫理道德爲驅動力、自治和多樣性爲特征的進一步均平化的調整,其中,政府也要适當地引導、鼓勵和扶助。
賈康說:第三次分配所指的公益慈善古已有之,中外皆有。舊時代鄉紳的基層治理中有學田、義倉等,還有一些民間自發的像武訓的助學方式等,都屬于公益慈善。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第三次分配在調減貧富差距、促進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總體呈上升趨勢。随着老百姓實現溫飽和全面小康,有越來越多的中産階層和富足人士産生,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會看重公益慈善這個概念,并參與其實踐。特别是我們明确地把共同富裕認知爲“社會主義的本質”,在中國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利于共同富裕的第三次分配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接“強起來”新時代國家治理的重大命題。
遺産稅等制度安排有助于促進“第三次分配”
賈康認爲:中央明确提出“第三次分配”,那麽下一步有關管理部門應該積極研讨、設計相關政策措施和配套的制度安排。比如說遺産稅雖然屬于第二次分配環節的政策工具範疇,但是會促使一些富豪做第三次分配領域的選擇題:是在生前把錢捐出去、建立公益性基金會?還是身後接受遺産稅的調節?巨額财富與其被遺産稅收走,不如自己主動建立基金會,還可以體現自己的行善偏好和滿足流芳百世的心願。所以,政府在第三次分配能做什麽,遺産稅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通過稅收調節,也會促成自願性質的“第三次分配”。
賈康說:古今中外從心理共性上來說,富人們内在地有一種在社會上樹立正面形象或家族形象的心願和訴求。特别是豪富們,通常希望以自己家族(或者本人,或者家族的某個成員)冠名這個基金會而流芳百世,這是有較大概率的普遍現象。中國一些慈善家,有的以自己命名,有的以父親的名字,或者以某家族人士的名字命名基金會,或命名特定資助項目(如某學校、某圖書館)。當然也有一些人會傾向于以比較隐晦的方式做。美國的匹茲堡,過去是非常著名的工業中心,煤炭行業、鋼鐵行業都出過巨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内基,早年其血汗工廠曾經被社會所抨擊,但到中晚年以後,特别留心推動他的公益事業,捐資建了上千家卡内基圖書館、還有音樂廳、博物館等,這都是公益性的。
他強調:第三次分配中,借鑒國際經驗,慈善公益基金會等的公益性宗旨及其貫徹的機制,必須非常嚴格。比如企業或财團出資設立的公益基金,不能再有一分錢調回來幫助企業的生産經營業務。
賈康說:第三次分配體制機制迅速而健康地建設、運行起來,是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的。很多助學、救災、捐獻、志願者行動、基金會作用,在我國越來越得到社會認可。已有比較早時候的希望工程,有後來幾次大的災害出現以後的社會性捐助,也包括前不久有21個人死亡不幸事件的馬拉松越野賽,救助過程中間很多志願者趕過去參加。
賈康說:當然,慈善公益事業這些年發展中,也面臨問題和挑戰,有做秀式的粗暴公益,把一摞一摞的錢堆在那兒,塞到人家手上,不考慮受捐助者的個人尊嚴。還有魚龍混雜的一些欺詐行爲、低效公益活動等,有些參加者抱有非常強烈的商業性動機。前些年郭美美事件,使紅十字會的公益事業受到很大的挫傷。此外,個人作公益捐助以後,我國個人所得稅雖有優惠的條款,但兌現環節的手續非常複雜。
賈康最後說:作爲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對第三次分配相關體制機制的構建和培育,應是在提高重視程度的同時,積極優化相關的引導支持方案和政策。應當做好典型經驗的總結和推廣;應該強化重點的示範;應該積極研究和推進相關的稅制改革,相關的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健全起來并動态優化。
TIPS:對話
長江日報:在第三次分配的浪潮下,房産稅和遺産稅有無可能成爲很重要的政策安排?
賈康:征這兩種稅都屬于第二次分配環節的政府行爲,遺産稅客觀上有促進三次分配的作用。房地産稅是典型的第二次分配裏面的直接稅,我們現在看,下一階段我國對此加快立法或是擴大改革試點面,都有可能。
記者:最近娛樂圈爆富等話題倍受關注,有些明星會掙天價的收入。
賈康:這個跟第三次分配沒有直接關系。明星掙錢應該合法依規,所取得的收入應該接受第二次分配的稅收調節,以後如果他們自願開展公益捐贈,則屬于第三次分配。
記者:最近教培行業的這種變革,教育的雙減,還有包括學區房涼了,您覺得跟第三次分配有關系嗎?
賈康:這些跟第三次分配也沒有多少直接關系。在實際生活中間,需要真正減輕家庭的教育支出負擔,必須解除家長的子女教育焦慮。學區房問題的解決要跟教育改革聯系在一起,如果教育改革能夠把義務教育資源均等化,就應淡化乃至取消重點學校和學區房概念,這樣才能根本上解決家長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競争焦慮與教育支出相關負擔過高問題。
記者:民間有輿論也把這些納入第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的範圍,認爲應有新一輪“均貧富”。
賈康:這種說法混淆了相關概念,第三次分配一定是民間按自願原則形成的行爲和結果,基本特征是做公益慈善和通過志願者組織去扶助弱勢群體。
記者:您覺得在這方面既然是自願原則,政府最大的作爲在什麽地方?
賈康:在于引導鼓勵,還有制度配套。比如對于公益性基金會,要有對應性的稅收優惠,并應通過建立遺産稅制度,引導富豪們主動選擇生前把錢捐出來建立公益性基金會。實際上遺産稅的例子表明,它還是有與第三次分配很大關聯性的,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更大發展,可能體現其與第二次分配環節直接稅制度形成的呼應。
記者:您認爲第三次分配對于生三胎和暢通社會成員上升通道有什麽促進意義?
賈康:第三次分配和鼓勵生三胎關系不太大。願生第三胎的家庭大都是中産階層以上的收入水平,而中産階層不是公益慈善的主要對象。
第三次分配對于暢通向上流動通道也沒有多少直接關系。公益慈善大都是扶助底層的人,主要産生幫助弱勢群體基本生活的“托底”作用。當然,慈善助學有助于貧寒家庭的子女對接向上通道,但這是輔助性的,主體是要依靠國家完善義務教育制度和高教助學金、助學貸款制度。
記者:第三次分配現在提到重要的日程,而且和共同富裕關聯在一起,您認爲對我們的社會有一些什麽正面的效應?
賈康:第三次分配是整個社會優化收入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系統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