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峰等:金融科技企业发展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启示
徐繼峰等:金融科技企業發展對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啓示
來源:《清華金融評論》2021年2月刊
我國金融科技企業是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型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以成立5~10年的年輕企業爲主。憑借先進的科技能力、豐富的流量資源、敏捷的組織架構、強大的創新能力等優勢,金融科技企業形成了特有的發展模式和核心競争力。
一是形成底層科技類、金融服務類和綜合發展類三種主要業務形态。底層科技類金融科技企業具有科技公司的基因,專注于底層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通常在某細分技術領域具有核心競争力,以布比區塊鏈、佳格天地等企業爲代表。金融服務類金融科技企業依托流量、場景優勢,以及對金融行業的深度理解,深耕普惠金融業務,以蘇甯金融、馬上金融以及微衆銀行、網商銀行等互聯網銀行爲代表。綜合發展類金融科技企業利用資本和科技實力,不斷向金融領域滲透,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爲該生态中的頭部企業,并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在相關領域開始具有壟斷的部分特征,正成爲金融監管部門重點關注和未來納入監管框架的對象,如百度、阿裏、騰訊、京東等。
二是搭建起梯形運行架構。金融科技企業具有較強的科技屬性,在數據資源、科技能力、複合型人力資源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以此爲基建立起紮實穩健的底層架構。在紮實的底層架構支撐下,開發多種技術和模型的運用場景,包括金融服務前端的征信、客戶管理,以及中後台的支付、運營、風控等場景,通過在這些場景的數字化深耕,建立起一套特有的科技輸出能力。在上層的金融服務端,金融科技企業雖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靈敏度,但受限于牌照、監管等條件約束,無法展開大而全的金融服務,而是充分發揮流量和風控優勢專攻長尾客戶,爲其提供精練的普惠金融服務。包括機構端(Business,簡稱B端)的小微企業貸款及消費者端(Consumer端,簡稱C端)的個人消費貸等。
三是積極向外開展科技賦能。依托成熟的科技能力和對金融行業的深刻理解,金融科技企業積極對外輸出科技能力,從而獲得營業收入,并豐富自身金融科技生态。目前,金融科技企業對外賦能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以金融機構爲中介,促進個人理财、消費金融等個人金融業務發展;二是通過賦能中小金融機構,進一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三是直接賦能中小微企業,幫助其實現數字化轉型。從賦能方式上看,目前主要有軟件賦能、金融雲賦能、開放平台賦能、開源模式賦能、和咨詢服務賦能五種方式,各種方式在不同的應用環境中各自發揮優勢。
四是加快向海外市場擴張。随着自身技術能力和服務能力逐步完善,以及國内市場競争日趨激烈,國内頭部金融科技企業積極向以東南亞爲主的國家進行海外擴張。首先以支付、數據中心、雲平台、電商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打開海外市場,嫁接起國内外金融服務的橋梁,再用互聯網金融産品提供增值服務,擴大客戶範圍,打牢客戶基礎。
從發展重點看,将聚焦關鍵技術創新研發及融合應用。《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中明确提出了将“夯實金融科技基礎支撐”作爲關鍵任務,并對技術基礎研究的協同、攻關、成果轉化提出了要求。同時,我國以第五代通信網絡(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爲代表的新基建建設提速,将推動有關技術的攻關。作爲金融科技領域重要的技術支撐主體,金融科技企業未來将加大重點技術領域的研發應用力度,同時也爲科技賦能定位增加籌碼。
從發展領域看,将加速向産業互聯網金融領域邁進。在消費互聯網領域流量紅利消退的同時,産業互聯網的規模卻非常廣闊。金融科技企業正向産業互聯網金融領域積極邁進,通過科技手段打通産業内的各個參與者,使得産業内的各要素數字化,并運用區塊鏈等技術保障産業内數據、交易的可信性,從而提升産業内各節點、各參與方的數據價值,并将其轉換爲數字化的金融元素,再有針對性地爲其提供金融服務。其中,交通、物流行業參與主體較多,是離消費互聯網金融最爲接近的産業領域,也是金融科技企業邁向産業互聯網金融最容易落地的領域。
第二,研發與應用要相輔相成。金融科技企業在投入大量的資源和技術突破技術瓶頸的同時,高度重視技術的落地和應用投入。對商業銀行而言,新興科技的研發和技術建模能力總體上較金融科技企業遜色,但商業銀行的優勢在于對于技術的使用場景非常豐富,且能夠在豐富的金融産品和服務過程中對技術及模型進行高頻、高效的優化和叠代。
第三,秉持開放性的發展理念。金融科技企業不僅開放自身的科技能力和金融服務,還積極推動與外部機構的開放性合作,從而達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商業銀行受限于監管環境和保守的企業文化,與外部機構合作态度更爲謹慎。從合作對象來看,通常以大型機構或者頭部企業爲主,對于企業規模較小、市場份額有限、成立時間較短,但是可能在某細分領域(例如數據資源或某項技術能力)具有核心競争力的企業,合作可能性較小。另外從合作進程來看,由于商業銀行繁冗的層級式架構,導緻溝通合作效率較低,投入産出率不高。
第四,重視盤活維護存量客戶。在消費互聯網紅利消退背景下,對于存量客戶的維護、盤活顯得尤爲重要。金融科技企業在盤活、維護存量客戶的同時,也正在積極挖掘增量客戶,例如向産業互聯網金融邁進,發掘B端客戶市場。
商業銀行在C端市場沉澱了大量的存量客戶,但這部分客戶的活躍度遠遠不如金融科技企業C端客戶。喚醒、活躍、黏住存量客戶,是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課題。對于B端市場而言,商業銀行因爲良好的金融品牌形象,一直是大中型企業的金融合作夥伴,但如何在産業互聯網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帶動産業升級的背景下深入挖掘産業鏈上下遊業務機會,也是商業銀行需要重點探索的方向。
第二,積極建設金融科技外部生态。一是推動開放銀行系統建設,結合銀行的技術能力,以自建、合作、投資、聯盟等方式打造開放平台。二是深化與金融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的外部合作,引流客戶資源和數據資源,共建客戶管理模型、風控模型,拓展普惠金融業務邊界。三是重視與高校、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研究院等智庫類平台合作,借助外力和“外腦”實現科技創新突破。
第三,以金融科技爲抓手盤活存量、挖掘增量。一是穩抓産業互聯網金融機遇期,推動供應鏈金融、小微金融發展。二是加持金融科技能力,提升客戶服務能力,豐富産品維度,盤活沉澱客戶。三是以資産管理發展爲契機,通過智能獲客、智能投顧、智能服務等方式提升精細化資管産品配置和開發能力。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