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预测:今年人民币大概率没有去年那么强
2021-07-22 11:30:00
管濤預測:今年人民币大概率沒有去年那麽強 網易研究局 管濤認爲,今年人民币大概率沒有去年那麽強。研究彙率問題不能忽視彙率是一種相對價格,不能隻關心本國會發生什麽,還得研究海外會發生什麽,特别是一些主
網易研究局
管濤認爲,今年人民币大概率沒有去年那麽強。研究彙率問題不能忽視彙率是一種相對價格,不能隻關心本國會發生什麽,還得研究海外會發生什麽,特别是一些主要經濟體會發生什麽,如果僅就中國談中國,研究人民币彙率,肯定會出問題,“彙率波動是一個常态,應對彙率波動比預測重要”。
如何管理彙率的波動風險?管濤表示,要運用一些避險工具,正如外彙局強調的要三管齊下,政策做一點,銀行做一點,企業樹立風險中性意識。
管濤在演講中也指出,我們最大的短闆是外彙市場不發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披露八種貨币的比重構成,人民币全球日交易量是最低的”。此外,市場缺乏保護,流動性不夠,容易出現價格的大起大落。
現在大家對于中國的金融開放和人民币國際化的呼聲和期待都很高,都希望加快,但十四五規劃裏提到要穩慎推動國際化。在管濤看來,加快外彙市場發展,也是爲人民币國際化添磚加瓦。
我是研究外彙問題的,從自己專業的角度,談一談加快境内外彙市場發展的一些思考。去年5月
底人民币彙率曾經跌到2008年以來的新低,沒想到今年5月底6月初人民币出現了一波激漲,央行直接或間接通過不同的渠道密集發聲。5月27日央行通過外彙市場的自律機制工作會議發出一些重要的觀點,第一個講到的是請大家不要猜彙率,彙率猜不準是必然。第二強調,不要惡意操控市場,提示企業應該注意風險中性意識。
我是研究外彙的,我們經常講彙率問題,一講彙率,大家說你直接告訴我人民币到底升值還是貶值,格林斯潘講的,做了半個世紀的彙率預測,發現這個事情要抱有謙卑的心态。研究彙率問題不能忽視彙率是一種相對價格,你研究彙率不能隻關心本國會發生什麽,還得研究海外會發生什麽,特别是一些主要經濟體會發生什麽,如果僅就中國談中國,研究人民币彙率,肯定是會出問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彙率波動是一個常态,應對彙率波動比預測重要。
從企業層面來講,就是彙率風險的管理。去年以來,人民币出現了一波大起大落,特别是經曆了一段時間持續單邊升值以後,今年雙向波動比較明顯。我們總結了一下,今年上半年大概是W走勢,折返跑,半年下來,人民币漲了1%,很多人不相信升值破6,我說大概率事件今年人民币沒有去年那麽強。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币彙率波動是可能的,除了市場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因素,我們要知道,中國是管理的彙率制度,如果離開政策單純讨論彙率走勢,肯定忽略了基本邏輯。管理彙率的波動風險,就是要運用一些避險工具,這些方面外彙局講了很多,一再強調三管齊下,政策做一
現在大家對于人民币國際化還是很不滿意的,和中國的經濟實力、開放程度相比,相對還是比較低。但和金融市場發展的狀況相比,應該是相适應的,我們最大的短闆是外彙市場不發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披露八種貨币的比重構成,人民币全球日交易量是最低的,美元是5.8萬億(日交易),人民币2019年是2850億元,我們的現貨交易占市場52%,我們主要的短闆在于衍生品市場不夠發達,整體上外彙交易量也是比較低的,市場缺乏保護,流動性不夠,容易出現價格的大起大落,這是很多國家非常擔心的問題。比如新加坡,金融監管非常好,各方面的經濟條件也比較好,但他們一直實行非國際化的策略,我們債券市場全球第二,股票市場也很大,但是我們大而不強。
人民币彙率市場化改革爲外彙市場發展帶來了重要的契機,通常大家都以爲這是改變彙率調控機制,這隻是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一個部分,實際上還有兩個重要的内容,一個是發展外彙市場,一個是理順外彙供求。我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如果明天完全沒有管制了,到底是升值還是貶值,我們對收入支出有很多限制,通過外彙體制改革,減少幹預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發展外彙市場、擴大交易主體、放松交易限制、豐富交易産品。大家都知道,1994年我們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的有管理浮動的彙率制度,在并軌之前,存在雙重彙率,那時候彙率制度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單一的彙率制度,很多人理解成單一是兌美元,大家都以爲我們是固定彙率,是錯的。彙改以後,我們在銀行間市場鼓勵兩非入市,現在銀行仍然是主要的交易主體,同時還有一些非銀行交易機構,比如證券公司、基金公司、财務公司,以及非金融機構,我們發展兩非入市,到現在爲止,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全球非金融機構是52%,我們是百分之二十多,我們沒有提供相應的産品,沒有改變規則,導緻兩非機構入市隻不過把銀行做的業務拿到銀行間市場做,并沒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們的發展。
下一步我們要增加不同偏好市場的參與度,企業規模再大,也不是彙率的決定者,而是接受者,當大客戶向銀行評價的時候,銀行必然馬上到銀行間市場詢價,在那個價格基礎上報出結售彙的價,由于銀行是這個市場的交易主體,銀行監管沒有嚴格的原則,但銀行的風險偏好是一緻的,容易形成單邊的預期,單邊的市場。在成熟的市場裏,非銀行機構的占比是很高的,甚至有一些基金,專門是做外彙交易的,包括一些投行,美國的大投行,也是外彙市場重要的做市商,參與彙率的形成,但它的風險偏好和銀行是不一樣的。比如銀行給企業做結售彙,它是不拿風險的,如果有一些願意承擔風險的主體參與到市場,就會給這個市場提供一些流動性。
另外我們還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現在我們的彙率風險不但大的企業面對,中小企業,特别是小微企業也要面對。很重要的問題是根據監管部門的規定,大部分中小銀行沒有金融創新牌照,拿不到外彙衍生品的資質,這些小微企業就不能得到中小銀行這方面的服務。
發展其他外彙衍生品金融服務中介,貨币基金公司恐怕在做事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讓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進入到這個市場,活躍這個市場。
放松實需限制。我們在國内的外彙市場發展,一方面要堅持實需原則,恐怕還得根據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推進進度,根據彙率市場化的程度,适當拓展實需的内涵。很簡單的道理,現在講我們風險中性,但貿易是順差,按照風險中性,即便是企業對未來遠期結彙或購彙的風險充分對沖,這時候意味着加大銀行提前賣出外彙的壓力。通過政府的風險提示,通過彙率雙向波動風險,實際上今年前5個月,銀行對客戶的遠期+期權的交易占比合計22%,已經和國際平均水平基本接近,我們還有改進的餘地,但空間不大,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過于強調實需,面對單邊的市場,這時候恐怕得與時俱進,要放松相關要求。
我們的衍生品交易裏還有外彙和貨币的掉期交易,國際占比是40%,而國内隻有4%、5%,我們過于強調實需原則,限制了掉期的活躍度。
豐富交易産品,現在境外有一些人民币外彙的無本金外彙起獲交易,境内這方面沒有發展,無論是從服務于企業彙率風險管理,還是服務于監管來講,發展這個很重要。場内交易既可以服務于企業的避險管理,同時也可以服務于我們的監管,無論是做空還是做多,大家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現在大家對于中國的金融開放和人民币國際化的呼聲和期待都很高,都希望加快,但十四五規劃裏提到要穩慎推動國際化。加快外彙市場發展,也是爲人民币國際化添磚加瓦。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