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跨境金融发展与上海城市功能
屠光紹:跨境金融發展與上海城市功能
來源 :陸家嘴金融網
2021年8月20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演講聚焦跨境金融發展與上海在促進跨境金融發展中的城市功能深入展開。他表示,跨境金融的發展與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全球經貿金融格局變動,以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相互關聯。
一、我國跨境金融的發展狀況
跨境金融是涉及廣泛的金融現象,即所有跨境的金融活動。跨境金融既與跨境經貿業務及各類市場主體密切聯系,又體現在金融行業的各個領域。基本要素包括跨境貿易、跨境投資、跨境業務主體、跨境貨币、跨境金融基礎設施等。改革開放前跨境金融活動極其有限,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化擴大,跨境經貿越來越多,跨境金融也加快發展。跨境貿易又分爲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我國是貨物貿易的出口大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則處于逆差,兩者相抵,總體仍爲順差。屠光紹表示,目前整個跨境貿易過程中,人民币所占比不到20%。如何提高跨境貿易結算中人民币的使用,是人民币國際化很重要的任務。從跨境投資看,2011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我國資本項目呈現兩個特征:一是FDI(外商直接投資)始終高于ODI(對外直接投資),表明我國是利用外資大國;二是雖然ODI低于FDI,但對外直接投資量始終處于持續增加的态勢,近年來,我國也是對外投資大國。這些都是跨境金融非常直接的體現。
屠光紹認爲,盡管FDI和ODI中人民币比例在提高,但是總體來看,人民币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投資中占比還不高。
非金融企業特别是央企占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比重在2011年底至2019年底間有所下降,地方企業及民營企業比重增加,可見我國企業的結構出現新變化,這與中資企業在海外并購有關。
外債方面,屠光紹指出,目前外債短期水平在下降,說明我們更加注重這方面的風險防範。貸款方面,國際投資頭寸資産貸款、負債貸款等數據說明國際市場對中國市場存在潛在投資需求。
銀行業在跨境金融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主體作用。屠光紹認爲,“銀行既要有境外貸款,形成它的資産,也要向境外借款,因此也有負債。2013年上海自貿區成立并開啓建設後,金融開放是自貿區改革非常重要的内容,當時有很多内容涉及到金融的改革創新和開放,允許自貿區内的企業到境外融資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
對比2015年與2021年的币種結構數據,屠光紹表示,中國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産仍然以美元爲主,這表明美元的統治地位和在全球貨币體系中的重要性不是一兩天就能動搖的,這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客觀現實。人民币能不能變成國際貨币是一個長期的問題,當然我們也要有信心。
屠光紹用三個要素總結了我國跨境金融發展的基本動力,即對外開放、深化改革、經濟實力。
屠光紹認爲,談我國的跨境金融發展不能僅局限于中國本身,立足中國的同時更要放眼全球。作爲一個開放的經濟體,以及一個貿易大國、投資大國,我國目前處于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爲主,國内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就決定了我國的跨境金融發展離不開對全球跨境金融發展趨勢的把握。
“金融活動離不開實體經濟,我們不能隻談跨境金融業務本身,跨境金融業務是爲實體經濟、爲經濟貿易、爲投資服務的。”屠光紹強調。
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加快,跨境金融迎來新業态。原先國際貿易以貨物貿易爲主,如今服務貿易加快增長。現代服務貿易占服務貿易比重上升,數字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諸如數據産權、數據安全等現實問題。此外,現代的服務貿易數據、知識産權、信息等比重不斷提升。服務業跨境轉移與服務外包新趨勢的形成也爲跨境金融方式帶來重大影響。
全球跨境投資結構變動,跨境金融出現新形勢。當前形勢下,全球投資活動中供應鏈、産業鏈安全需求和資産配置風險管理的需求大大提升,跨境業務中,這給跨境投資帶來新變化。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發展與綠色投資的大潮流下,投資的産業、企業及資産形态和結構可能會被重新定義。數字經濟與數據流動也會對跨境投資産生重大影響。
全球化大變局下,跨境金融面臨新挑戰。在全球分化的局面下,過去通行的WTO體系面臨挑戰,區域化、群體化和諸邊化逐漸形成,跨境經貿投資活動也受其影響。對跨境金融而言,将來可能形成在某個群體或區域内較爲活躍,而全球範圍内活躍程度降低的局面。保護主義的擡頭則使得全球經貿投資活動進而跨境金融活動受限,金融服務必要性減少,金融資金流動受影響。此外,全球治理結構的缺陷導緻跨境經濟秩序供應不足,也對跨境金融形成制約。
全球宏觀經濟政策調整,跨境金融出現新變化。全球金融危機後,各國都采取了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其中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具有較強的外部性,由于美元的國際地位,美聯儲政策影響美元松緊,對全球金融和貨币運行的影響更大,其他國家的跨境金融活動必然受其牽制。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采取非常情況下的極度寬松貨币政策,未來美國貨币政策的收緊将極大地影響全球資金流動,進而影響跨境金融活動。
全球化大變局及跨境金融變化趨勢下,中國怎麽辦?跨境金融發展朝什麽方向邁進?屠光紹将中央的政策導向概括爲以下幾個方面:
擴大對外開放,拓展跨境金融新空間。中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開放,而且更強調擴大開放。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我國跨境金融的發展第一動力就是對外開放。
構建雙循環,促進跨境金融新格局。雙循環要求境内境外更加協調,相互促進,更多追求貿易的平衡。在保持出口的基礎上,還要增加更多進口,進博會就是在此背景下産生的,進出口的平衡既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全球經貿活動及經濟增長的貢獻,會推動跨境金融的活躍。此外,外資境内投資和内資境外投資的互動,也會促進跨境金融發展。
推進重點區域開放安排,實現跨境金融新突破。更多的開放意味着新空間,更多的境内境外互動将帶來新格局,重點區域開放安排會推動跨境金融新突破。
屠光紹指出,金融開放和跨境金融的發展新布局既需要總體推進,更需要重點突破形成引領。新突破主要集中在三大區域: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浦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概括來講,大灣區以資金融通多元化促進跨境金融,海南自貿港則是以貿易投資便利化推動跨境金融,而浦東引領區是以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和推動金融制度開放來引領跨境金融。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制度開放,一定會促使跨境金融的層次和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四、上海在促進跨境金融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屠光紹認爲,上海在促進跨境金融發展中扮演着引領其發展的核心作用。
上海具備促進跨境金融發展的堅實基礎。上海貨物貿易進出口及國際服務貿易占全國的比重,高于全國任一城市;上海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滬股通持股市值及其上交所總市值的比例在全國名列前茅;中國的債券市場主要在上海,外彙交易中心就在上海;外資銀行、合資證券公司、合資基金公司、外商私募管理人在滬比例,均居全國前列……上海被稱爲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科創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國際旅遊中心等等,是國家極其重視、賦予多項功能的城市,具有促進跨境金融發展的堅實基礎。
上海形成了推進跨境金融發展的獨特優勢。上海有獨特的金融市場體系,有大量需發展跨境業務的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共同發力将成爲上海得天獨厚的優勢;上海有完善的金融産品體系,包括股票、債券、外彙、商品、場外利率衍生品等各類金融産品;上海有健全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例如支付清算體系、自貿賬戶體系、跨境金融管理體系;還有金融科技體系等,這些都構成了上海推進跨境金融發展的獨特優勢。
上海承擔引領跨境金融發展的重要任務。屠光紹認爲,重要任務集中體現在中央對上海城市在新發展階段和新發展格局中的總體定位上,而中央最近關于浦東新區作爲引領區的文件則是這種定位的具體體現,使得上海在引領跨境金融發展中任務更加明确而具體。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
1. 深化金融市場功能,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金融産品和金融工具開發、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股份轉讓平台、大宗商品倉單注冊登記中心、國際油氣交易和定價中心建設等,從而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
2.率先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路徑,加快人民币國際化步伐。創新面向國際的人民币金融産品,擴大境外人民币境内金融投資範圍,發展人民币離岸交易、跨境貿易結算和海外融資服務,境外人民币參與科創闆股票發行交易,外彙期貨交易試點等。
2.加快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引領金融制度開放。包括國際金融資産交易平台建設、債券市場統一對外開放、簡化外債登記改革試點等。
4.健全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優化跨境金融環境。包括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貿易金融區塊鏈标準體系、金融市場交易報告庫、資本市場注冊制,完善外債管理制度等。
“發揮好引領跨境金融發展的核心作用,關鍵是依靠并深化包括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内的上海城市的整體功能,落實好中央對上海的定位和要求、抓緊将引領區文件部署落地,上海的核心作用就必将不斷增強”屠光紹最後表示。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