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长、四行长齐聚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 纵论金融如何可持续
兩部長、四行長齊聚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 縱論金融如何可持續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1年11月2-3日,由南方财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第十六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舉行。11月3日上午舉行的主題爲“擁抱可持續,重構新金融”的主論壇上,财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銀保監會原副部長級幹部于學軍、中國銀行行長劉金、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張旭光、北京銀行行長楊書劍圍繞年會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必須統籌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
朱光耀表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中國而言是一場“綠色革命”。同時,我們也确實面臨着艱巨的挑戰,但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爲中國取得這場“綠色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明确的理論指引。
朱光耀表示,我們必須深刻地記住,中國仍然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我們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之間隻有30年時間,遠低于歐盟(60年)和美國(43年)。“毫無疑問,中國在這樣短的時間内,實現雙碳目标,必須做出極爲艱苦的努力,也面臨着極爲艱巨的挑戰。”朱光耀稱。
朱光耀指出,其中難點,關鍵是中國在大幅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時,必須統籌好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統籌好應對氣候變化和保障民生的關系。
“從現在到2035年,是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間階段,也是中國實現低碳轉型的關鍵期,必須統籌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減排的同時,生産力需要繼續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産率需要進一步提高。要使創新發揮更大的經濟推動力,特别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在實現減排的同時,要确保‘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标确定任務順利完成。”朱光耀稱。
在統籌應對氣候變化和保持民生的關系方面,朱光耀認爲,最爲重要的是在低碳轉型過程中,如何在逐步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的同時,不斷完善能源結構,發展再生能源、保證電力供應,特别是用于民生、農業、工業發展的電力供應。其中,發展再生能源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大幅度增加綠色投資,二是發展碳市場,處理好碳市場價格和能源價格的關系。
可持續金融的三大特征
于學軍介紹,2018年G20專門發布過一期《可持續金融綜合報告》,當中将可持續金融定義爲對可持續發展目标、框架提供直接或間接支持的金融服務及相關機制和市場安排,最終可以推動經濟實現可持續、均衡和包容性增長。因此,可持續金融的概念專門是針對支持和服務經濟可持續增長而言,目前這個概念尚在不斷的變化完善當中。
于學軍認爲,可持續金融具體應有三個特征:一是将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納入金融決策;二是金融支持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三是解決長期的教育、經濟、社會、環境等問題,包括可持續就業、養老金融、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和減緩氣候變化等。
在于學軍看來,根據以上三條标準,幾乎所有能夠對社會和環境産生正向外部效應的金融服務均可歸屬于可持續金融的範疇,比如普惠金融、綠色金融、ESG投資等,其目的在于爲持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主要的形式和産品有債券、股票、信貸等,包含了金融的所有方面。
“可持續金融的概念首先來自于國際組織,其核心要點是綠色和可持續,另外就是全球性。”于學軍稱。
其中,ESG投資是與可持續金融密切相關的概念,取自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其中包括對環境的影響、對社會的責任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等,被公司用來規範和監督自身行爲,也是投資人衡量對所投資公司可持續的依據。
“我不贊成把可持續金融與傳統金融完全區别和對立的觀念。我認爲傳統金融與可持續金融是個相對的概念,可持續金融離不開傳統金融,是在傳統金融發展基礎之上的發展,是傳統金融的提升或升華。這就相當于《巴塞爾協議》從Ⅰ到Ⅱ再到Ⅲ的提升過程,是一種揚棄。”于學軍表示。
銀行業要助力可持續發展
劉金表示,近年來,可持續發展理念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以中國爲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中國已經明确宣布雙碳目标,要在40年時間内完成發達國家需百年完成的深刻轉型。近期,《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陸續出台,進一步明确了時間表、路線圖。中國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減貧目标,減貧人數占全球的70%以上,創造了減貧的奇迹。
但劉金指出,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形勢依然嚴峻,生态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疫情增加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全球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有所加劇。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中國銀行業要充分展現責任擔當,構建更綠色、更普惠的新金融體系,助力全面可持續發展。
第一,堅持戰略引領,明确發展新方向。銀行業要将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發展戰略,明确發展目标,平衡好發展與責任、眼前與長遠的關系。2020年以來,中國銀行将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升到全新戰略高度,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納入了“八大金融”戰略。
第二,堅持産品創新,滿足客戶新需求。可持續發展領域資金需求量大,與傳統融資信用基礎不盡相同,客戶需要的融資方式也不盡相同,需要創新金融産品體系,提供創新服務。中國銀行堅持創新引領,提升綠色金融服務的質效,9月末境内綠色信貸餘額較年初增長超過25%;創新“一體多元”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普惠貸款餘額增速同業領先。
第三,堅持合作創新,凝聚各方新力量。可持續發展是全球命題,需要各方攜手合作。銀行業要積極參與綠色發展國際合作,培育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提升全球影響力。
以金融科技創新驅動可持續金融發展
張文武指出,聚焦金融三大任務,推動高質量金融供給,更好地服務新發展格局,是金融機構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新的發力點和落腳點。
張文武表示,金融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近年來,金融科技從後台走向前台,已成爲金融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銀行業天然具有數字化基因,正在發揮金融科技優勢,主動破解難題,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爲。
張文武介紹,工商銀行堅持科技引領、價值創造,深入推進以金融科技創新驅動可持續金融發展,高質量服務新發展格局。
一是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爲“壓艙石”,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引領者”。曆時五年完成IT架構轉型,建成了以智慧、開放、共享、高效、融合爲特征的智慧銀行開放生态體系。
二是以推進業務技術融合爲“源動力”,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開拓者”。工商銀行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本源,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衆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讓數字經濟建設成果更廣泛地普及大衆、惠及民生。
三是以深化數據融合應用爲“發力點”,做防範金融風險的“踐行者”。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風險傳導性強、影響面廣、危害性大,需要我們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
四是以加快機制體制變革爲“突破口”,做深化金融改革的“先行者”。近年來金融科技逐漸從“内部服務”向“外部鏈接、構建生态”轉型,創新科技機制體制成爲了深化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以綠色金融助力可持續發展
張旭光表示,金融機構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一方面,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需要金融機構持續貢獻力量和智慧。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需順應可持續發展變化,确保金融穩定和自身資金安全。近年來,中國銀行業認真踐行國家生态文明戰略,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持續提升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爲推動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金融方案。
張旭光介紹,農業銀行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以服務“三農”爲本,以綠色爲“靓麗底色”,與綠色發展有着天然而密切的聯系,在協同推進服務“三農”和助力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經驗和特色。
“農業銀行在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初步形成戰略引導、集團協同和可持續發展格局,但也面臨着一些難點和挑戰。”
張旭光同時表示:“如綠色金融業務仍主要集中于傳統的綠色信貸,在氣候投融資、綠色直接融資、碳交易市場等方面還有較大發展空間。另外,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應對高碳行業的轉型風險也是一個新的課題。”
張旭光表示,下一步金融機構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
一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二是持續加大綠色低碳領域資金支持,三是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産品創新,四是不斷強化綠色金融業務風險管控,五是持續加強内外部溝通協作。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策。”張旭光稱。
探索普惠金融可持續
楊書劍表示,普惠金融是新發展格局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北京銀行在成立之初便堅持“專營化、特色化、數字化、生态化”發展方向,探索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模式。截至今年9月末,北京銀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1253億元,同比增長39.5%;普惠金融貸款戶數超15萬戶。
楊書劍認爲,在新發展階段,無論是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暢通國内國際雙循環,還是突破“卡脖子”領域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還是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數量占比紮實邁向共同富裕,都離不開小微企業在創業、創新、創富方面的巨大作用。
面向未來,楊書劍表示,圍繞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從以下三大方面進行努力。
一是聚焦“專精特新”企業,加大科技型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二是圍繞“短小頻急”特點,加快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等創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讓資金鏈更好融入産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更好滿足數字經濟時代廣大小微企業的新需求。
三是落實“敢願能會”要求,強化政策系統集成、協同發力。
“推動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從制度層面構建起引導金融機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楊書劍建議“一方面,完善頂層設計,強化各類産業政策、财稅政策與監管政策的有機銜接,逐步構建起大中小銀行、非銀機構、金融科技公司差異定位、優勢互補、有序競争、合作共赢的普惠金融供給體系。
另一方面,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公共數據開放和互聯互通力度,幫助金融機構提升客戶精準畫像水平。”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