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管理
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管理
來源 :平安信用險
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即由于借款對象未按期歸還本付息,因此給貸款對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與财務風險。 以法律視角而言,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多指債券類風險,即債務人未履行債務、違約後形成的風險。針對這類型風險,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控制與管理的過程中,必須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在對國際、國内經濟形勢深入剖析的基礎上,找尋最佳規避手段。
01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主要類型
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具有一定的客觀存在性,而且其包含着類型。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國際貿易融資涉及商業活動、競争活動、交流活動、合作以及利潤等問題,因此風險存在具有必然性特征。就目前而言,國際貿易融資相關風險的主要類型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支付風險。支付風險通常由企業财務問題所緻。企業融資過程當中,通常強調和追求較爲完美的融資結果,因此忽視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也未對自身償還能力、支付能力進行深入調研。在未能清楚認識到企業自身接受能力的情況下,資金困難等問題日趨突出,甚至導緻企業破産等情況的發生,不利于企業提高自身核心競争力。鑒于此,企業貿易融資過程當中,必須以自身實際情況作爲出發點,通過進行調整與計劃,最大限度地降低支付風險等情況的出現。
第二,信用風險。信用風險即國際貿易融資環節,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企業無法充分和及時地履行自身承諾,從而導緻信用方面出現嚴重風險。當前,企業信用風險以多種形式呈現出來,除了經濟損失之外,在投資組合方面也存在着較大損失。國際貿易融資環節,較爲關鍵的一種風險即爲信用風險,而該風險類型既有兩個方面的特征:其一,信用風險通常會受借款人的經管能力與用款方向的影響,因此其非系統性的風險特征較爲明顯。其二,國際貿易融資信用産品在流動性方面相對較弱,加之缺乏二級市場,以至于信用風險普遍缺乏觀察數據,且數據獲取極爲困難。
第三,償付風險。償付風險也具有一定的客觀存在性,其引發因素較多,包括市場不可預知特性與國家政策的不斷變動等。針對償付風險,已經引起了國家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此其波動性并不明顯。盡管如此,償還風險的變動仍然體現出明顯的不可預知性,這就需要在國際貿易融資活動當中詳細分析各種償還風險,并明确限定風險出現後的具體職責與所需承擔的義務。
第四,利率風險。利率風險的引發因素也非常多,較爲常見的包括國内經濟形勢變化以及國際經濟形式變化等。就目前而言,當國内經濟形勢發生變化之後,通常會對利率形成較大影響。例如,如果出現通貨膨脹,貨币供給就會出現明顯的波動,而物價也會受此影響,這并不符合經濟學的一般規律,以至于利率出現嚴重變化。中央銀行屬于貨币的唯一發行單位,在發行貨币時,并未深入分析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也沒有将市場規律作爲基本出發點,以至于利率的變化頻率日趨加大,而利率風險也随之産生。
02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管理對策分析
針對上述四種常見的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政府與企業都必須加強重視力度,通過共同商讨和合作,探尋出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管理對策,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标。而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管理對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構建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專業防範體系
國際經濟趨于複雜化,以至于信用風險日趨增加,這從根本上要求政府部門構建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專業防範體系,并強調政府的主導地位。(1)通過對國際經濟發展局勢進行密切追蹤,并不斷地收集與整理各項風險信息,在此基礎上創建具有現代化特征的風險數據庫,實現對各部門、各企業技術設備與信息資源的統籌規劃。針對發現的不良買家,需對其信息進行及時追蹤與發布,以宣傳教育的形式使之知曉信用累積體現出的重要價值,從而提升社會大衆的信用意識。(2)發揮風險專業防範系統的管理職能,再适當調整相關的機構設置,以授信額度機制對審貸進行有機分離。國際貿易融資實質上是信貸業務的一種特殊形式,因此其管理權限應歸屬于全行信貸所有。信貸部通過資信評估貿易融資對象之後,即可确定其信譽額度,再通過實施審貸分離機制,規定國際業務組織部、信貸部以及信貸審批機構負責結算風險與信貸風險,從而實現風險專項監控與審貸分離的目标。
2.2不斷拓展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類型
經濟危機給國際貿易融資帶來了巨大影響,不僅使銀行的業務量受損,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各銀行之間的商業競争。在此環境的影響之下,國内貿易融資手段已經不能夠滿足于國際貿易需求。鑒于此,相關部分必須不斷拓展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類型,通過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性融資方法,再結合自身市場需要,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融資解決方案,在開拓各種新型業務的同時,還能夠擴大各種新型業務的整體覆蓋面,包括福費廷與保付代理等。除此之外,當業務類型不斷擴大之後,還需推動國際貿易融資朝着多樣化、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展,以此方式控制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從而确保國際貿易融資各項業務都能得到有效發展。
2.3深入落實各項管理制度
國際貿易融資本身具有較大的風險,如果要對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進行合理的控制與規避,就必須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法律和法規等,以法律手段作爲基本保證,達到對風險管理過程的全方位規範目标。首先,相關部門必須建立健全相關法律保障制度,再按照國際貿易融資基本發展形勢,對現存法律和法規進行适當的修訂。其次,在修訂過程中,應當根據國際慣例,分析國内現行法律與之相比出現的差異和矛盾,從中找出立法依據之後,并制定出具體操作時間方案,再将其頒布與執行。再次,加強對信用證相關業務的基本管理力度,以對信用證進行嚴格審核的方式,提升結算操作的可靠性與可行性。最後,在評估環節,除了要對信用證相關條款、融資授信實際額度等信息進行嚴格審核之外,還應當結合國際上的彙率風險以及國内的經濟政策等信息,找出其中的各項不利因素,并采取相關措施予以解決。
2.4不斷提升相關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就目前而言,國内開展國際貿易融資相關業務的時間還非常短,始終處于探索實踐階段,因此在管理經驗方面也存在着不足的問題,已經無法滿足實際發展需求。鑒于此,相關部門應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培訓計劃表,通過提升各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與專業水平,逐漸形成以市場和風險意識爲導向,并将客戶作爲管理中心的基本管理觀念,從而不斷提升所有工作人員的風險控制能力與風險防範能力。
結束語
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本身具有客觀存在性,無法避免這類風險的存在,隻能采取相關措施進行管理,達到規避風險的目标。鑒于此,要求相關部門和企業構建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專業防範體系、不斷拓展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類型、深入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并且不斷豐富國際貿易融資信用風險的管理團隊,以此方式降低風險的影響力,推動國際貿易業務得以可持續發展。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