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誠君:人民币國際化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不是試圖替代美元
2021-03-23 12:02:00
央行周誠君:人民币國際化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是試圖替代美元 來源 :新浪财經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于3月20至22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主題爲“邁上現代化新征程的中
來源 :新浪财經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于3月20至22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主題爲“邁上現代化新征程的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出席“增強金融體系韌性”分論壇并發言。
周誠君表示,中國将以更加開放的姿态在全球範圍内适應新的全球化要求布局生産,調整供應鏈和産業鏈。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積極地主張、倡導、鼓勵市場主體更多地用人民币來實現,這就是人民币國際化,人民币的國際使用。
周誠君認爲,人民币國際化不是試圖去替代美元,而是更好地跟美元一起來承擔資源在全球化範圍内更好配置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一方面人民币國際化是順應中國經濟下一步在全球範圍内布局供應鏈,實現價值鏈和産業鏈優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措施,它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周誠君進一步指出,人民币國際化的過程當中,我們促進市場主體,通過市場自己的調節行爲更多地選擇用人民币來實現國際結算、國際投資以及其它方面的國際應用,這一舉措至少有兩個好處:
第一,它可以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在這一輪新的全球化供應鏈和産業鏈調整過程當中用本币,降低彙兌成本,規避彙率風險。同時可以發揮人民币彙率價格更加靈活的價格信号作用,促進資源在全球範圍内的優化配置,它将是一個非常好的信号。
第二,可以進一步幫助美元減輕它作爲主要國際儲備貨币所承擔的責任。大家對美元的期望值很高,但是美國确實有它自身的困難,不确定性很大的“特裏芬難題”仍然是目前美元面臨的挑戰。人民币可以跟美元等其它國際貨币一道共同承擔國際責任,促進國際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
12年前的3月份,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關于改革國際貨币體系的思考》。這篇文章的背景是,爲将于2009年4月初召開的G20倫敦峰會提供關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原因的一個分析。這篇文章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是,國際貨币體系本身可能是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源之一。
這篇文章發表以後,引起了廣泛的國際讨論和思考,也推動形成了一些共識。但12年過去了,在當前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沖擊,面臨主要經濟體大規模的貨币寬松政策情形下,今天我們在這個場合讨論全球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的時候,我們仍然需要來認真深入地考慮這個問題:國際貨币體系有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革?類似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全球性風險事件會不會重演?什麽樣的國際貨币體系有助于應對下一場可能發生的危機?所以,今天我想從一個中央銀行經濟學者的角度,說一說關于國際貨币體系改革和人民币國際化的有關問題。
小川行長在他的文章裏面非常清楚地解釋了,爲什麽不合理的國際貨币體系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重要根源之一。對于儲備貨币發行國而言,國内貨币政策目标與各國對儲備貨币的要求經常産生矛盾。貨币當局既不能忽視本國貨币的國際職能而單純考慮國内目标,又無法同時兼顧國内外的不同目标。這也是經濟學在上世紀60年代初提出美元作爲國際貨币所面臨的“特裏芬難題”以來,一直無法有效解決的命題。
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如果主要國際儲備貨币的發行國在全球商品生産和交易中,已經不再處于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的核心位置,這意味着圍繞該儲備貨币的相對價格調整,将無法有效發揮全球範圍内的資源優化配置作用。或者說,圍繞主要儲備貨币的彙率調整與各國的供應鏈、産業結構調整将是脫節的,彙率調整無法實現主要商品生産國和産業鏈上各國的内外部平衡。
剛才劉金行長特别強調,金融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彙率調整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标是,能夠有效提供價格信号,促進全球範圍内更好的資源配置,實現各國更優的産業分工和貿易關系。當一個主要儲備貨币發行國不再成爲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核心國家的情形下,各國圍繞該儲備貨币的相對價格調整就無法發揮良好的作用。
中國在加入WTO以後,很快成爲全球制造業中心,成爲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國家。尤其是,十四屆五中全會和剛剛結束的“兩會”明确,中國下一步将推動實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的雙循環發展格局是更加開放的國際國内雙循環,比如在積極推動WTO改革的同時,以更開放的姿态支持和擁抱更高水平的國際投資貿易規則,比如主導簽署了RCEP,尊重USMCA,積極謀求加入CPTPP,持續推動與歐洲、美國的BIT談判,等等。我們追求更加可持續的發展,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宣布了“30·60目标”,緻力于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意味着什麽呢?
意味着下一步新一輪的全球化調整過程中,尤其是在當前的全球供應鏈和産業鏈調整過程中,中國将以更加開放的姿态,更加積極地着眼于全球,适應世界大變局的要求,承擔大國責任,繼續在全球範圍内布局我們的生産,調整我們的供應鏈和産業鏈。
在這個調整過程中,我們支持、鼓勵和倡導市場主體更多使用人民币來實現。這就是人民币國際化,人民币的國際使用。在中國企業參與的新一輪供應鏈調整、産業結構升級過程中,我們希望市場主體按照市場規律,更多選擇用人民币來實現國際投資、國際貿易和相關的國際結算,以及其他方面的國際應用。這至少有兩個好處:
第一,可以更好幫助企業在這一輪全球供應鏈和産業鏈調整升級過程中,通過更多使用本币,降低彙兌成本,規避彙率風險,降低對主要國際儲備貨币的依賴。
第二,發揮人民币彙率作爲相對價格的信号作用,促進圍繞中國供應鏈産業鏈的資源在全球範圍内的優化配置,推動實現各國福利的改進。中國現在是大多數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最大的投資貿易夥伴,人民币彙率越來越靈活,可以成爲調節中國和這些國家之間資源配置及其優化的有效相對價格信号。大家注意到,中國中央銀行已經退出了對人民币彙率的常态化幹預,人民币彙率的靈活性及其作爲自動穩定器、吸收外部沖擊的能力都顯著增強。
基于上述分析,我的結論是,第一,人民币國際化是中國經濟發展和更加融入全球調整過程中自然結果,可以促進新一輪全球供應鏈和産業鏈調整過程中,資源配置在全球範圍内的優化,對于所有與中國有密切投資貿易往來的國家而言,将是一個多赢的格局。
第二,人民币國際化有助于持續推進國際貨币體系多元化,可以幫助美元減輕作爲主要國際儲備貨币所承擔的責任。大家對美元的期望值都很高,但美國确實有其自身的困難,比如長期大規模的量化寬松貨币政策、最近1.9萬億刺激計劃,以及最近長期固定收益回報跳升産生的外溢效應等,這些不确定性仍然是美元目前面臨的挑戰。這時候,人民币可以與美元及其他國際貨币一道,共同承擔這方面的國際責任。
一方面,提供更多元化的國際儲備資産更好支持儲備貨币投資國家實現其目标;另一方面,通過更多元的相對價格調整不斷推動實現各國内外部平衡。
第三,人民币國際化是與中國經濟深度參與全球分工布局、不斷推動全球供應鏈、産業鏈調整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推動和實現全球資源配置優化的過程,因此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人民币國際化不是試圖替代美元、挑戰美元,而是與美元及其他國際貨币一道,更好滿足作爲國際儲備貨币的要求,承擔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有序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的責任。
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沿着小川行長當年提出的思路,進一步推進國際貨币體系改革,推動實現國際貨币多元化,在我們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下,更好應對可能出現的國際金融風險,同時實現全球經濟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