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曙:創新建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風險管理
劉曉曙:創新建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風險管理
當代金融家
“十四五”時期經濟新發展指引商業銀行七大新方向
《建議》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支持實體經濟是中央對金融機構提出的要求,也是商業銀行必須履行的職責。黨的十八大以來,商業銀行初步探索出一些新型業務模式,“十四五”時期,新發展理念指引實體經濟新發展方向,商業銀行須推動新發展變革,加快發展新型業務,有效支持實體經濟新發展。
加快發展科創金融。《建議》指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企業技術創新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商業銀行須加快發展科創金融,爲企業科創項目提供金融支持。同時也要看到,科創項目存在較高的失敗風險,現金流不穩定,固定資産較少。商業銀行傳統的風險偏好設置和已有的風險管理模型難以完全匹配科創項目的風險特征,需要提升相應的風險管理能力。
加快發展新産業金融。《建議》指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需要得到長期持續的金融支持與服務。商業銀行須加快發展新産業金融,主動對接和服務戰略性新興産業,從産業鏈、供應鏈多角度提供金融支持與服務。同時也要看到,戰略性新興産業是技術密集型的,而商業銀行傳統的信用評審與風險管理體系是基于勞動力密集型的傳統産業發展起來的,二者并不完全匹配。商業銀行需提高風險管理的适應性,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建立新的信用評審與風險管理體系。
加快發展高質量消費金融。《建議》指出,全面促進消費。合理的金融安排有助于刺激和促進消費,從而帶動生産效率提高,增加社會總效用。商業銀行須加快發展高質量消費金融,以金融手段促進實現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安全消費、無接觸消費等,加快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爲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将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結合起來,通過構建不同的消費金融場景實現分群客戶管理和分類風險管理,達到業務增長與風險管理的良性互促。
加快發展農村金融。《建議》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其中,金融起着關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商業銀行須加快發展農村金融,主動開展涉農業務,合理下沉農村網點,用金融的手段助力推進鄉村振興。不過也要看到,農業受自然風險影響較大,農村的金融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農民普遍缺少足值抵押物,農村金融整體風險較高。因此,商業銀行須将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有機統籌起來,找到一套管控農村金融風險的有效方法。
加快發展文創金融。《建議》指出,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文化産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新的金融需求,商業銀行應加快發展文創金融,推動文化産業體系健全發展。不過也要看到,文創企業的可抵押有形資産較少,現金流較弱,商業銀行已有的風險管理模型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信用評審和風險管理。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在發展文創金融的同時加強風險管理創新,有針對性地管控文創金融相關風險。
加快發展綠色金融。《建議》指出,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商業銀行要帶頭發展綠色金融,加大對節能環保、清潔生産、清潔能源、生态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領域的金融支持,以金融的手段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同時也要看到,綠色産業鏈上的企業以初創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爲主、生存壓力較大,綠色金融的整體風險相對較高。商業銀行需要加強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的綜合研究,找到一條兼顧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的新路徑,實現綠色金融的又好又快發展。
加快發展普惠金融。《建議》指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法律環境和政策體系。商業銀行一直高度重視發展普惠金融,“十四五”時期,商業銀行需運用已有經驗主動加快發展普惠金融,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促進産品和服務創新,推動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長期健康發展。
總的來看,商業銀行應當統籌全行資産業務和負債業務共同朝着七大新型業務發展。同時也要看到,七大新型業務都有各自的風險特征,商業銀行要注重提高相應的風險管理能力。
創新資産負債管理支持“十四五”時期新發展
在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活動中,資産負債管理是居于統籌地位的。它是商業銀行決定和調整表内表外資産結構和負債結構、管理相應風險的決策過程,是決定全行大方向和大資金盤的管理機制。
“十四五”時期,七大新型業務發展需要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即,更細緻地開展資産負債結構管理,并把資産負債結構管理和風險管理有效統籌起來。第一,需調節資産負債結構以适應和服務經濟新發展。商業銀行須從資産和負債兩個方面加快發展七大新型業務,适應經濟新發展趨勢,長效服務經濟新發展。具體地,商業銀行需“管理下沉”,在做好利差管理、大類資産結構管理和大類負債結構管理的基礎上,深入業務層面引導資産投向和開發負債來源,提高業務指導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引導資産向七大新型業務領域投放,确保從七大新型業務領域獲得穩定負債。第二,新的資産負債管理須拓展風險管理職能。商業銀行要全面管理好七大新型業務的相關金融風險,在進行資産負債管理的過程中把信用風險管理、聲譽風險管理和原有的利率風險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等統籌起來,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須包括資産結構配置管理。要加強資産結構配置管理,從總行層面和全局高度推動新型業務發展。具體地,要調整全行資産(特别是貸款)在不同産業(或行業)的分布,指導全行資産(特别是貸款)向七大新型業務領域傾斜聚集,甚至協調相關部門針對七大新型業務領域加快研發相關産品,等等。
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須包括負債質量管理。大類負債結構管理隻是統籌管理存款和同業負債的期限結構和頭寸,不能深入到業務領域管理資金來源。要加強負債質量管理,針對不同業務領域的資金特點設計差異化的負債管理方案,例如,在新産業金融業務領域側重于抓結算類存款,在農村金融業務領域側重于抓個人定期存款,等等。
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須統籌加強風險管理。首先,要統籌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其次,要統籌加強聲譽風險管理;最後,要繼續做好利率風險管理和流動性風險管理。
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須包括客群管理。要做多客戶數量、構築客群網絡、增強客群黏性、增加與客戶之間的了解和互信,從根源上夯實商業銀行“十四五”時期業務發展基礎。
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是資産負債管理理論的發展深化,比傳統資産負債管理的含義更豐富。一是管理内容更豐富。除了已有的利差管理、利率風險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大類資産結構管理和大類負債結構管理之外,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還包括資産結構配置管理、負債質量管理、信用風險管理、聲譽風險管理和客群管理等。二是統籌力度更大。除了要統籌計劃财務部門、市場交易部門等傳統相關部門之外,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還要統籌各大業務條線和風險條線等,發揮在全行的業務中樞職能。三是業務指導性更強。除了針對全行利率價格和大類資産負債結構給出方向性指引之外,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還提出具體的業務開展和調整要求,并就風險管理方面提出建議。
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與全面風險管理既有相同又有差異。全面風險管理是指銀行将各類風險納入統一的管理體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識别、計量、評估、監測、報告、控制和緩釋所承擔的各類風險。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與全面風險管理的相同在于,兩者都将銀行的各類風險作爲管理目标,将多種風險納入到統一的體系下進行管理,在具體工作中也共用風險管理團隊。同時,兩者又有顯著差異,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理論基礎不同。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的理論基礎是企業管理理論,商業銀行爲了合理調配全行資源以實現科學經營,下沉到業務層面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全面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礎是風險傳染理論,商業銀行爲了避免各類風險在内部和外部交叉傳染蔓延,從全局層面對不同類型的風險建立系統性、綜合性的管理框架。二是管理目的不同。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的首要目的是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業務發展,全面風險管理的首要目的是管控風險、保證各類風險在可控範圍之内。三是管理手段不同。新的資産負債管理架構是通過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的,而全面風險管理是通過風險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的。
建立資産負債風險管理架構 服務國家“十四五”規劃
新的資産負債管理繼承和發展了傳統資産負債管理,又體現着全面風險管理的思想,我們稱之爲“資産負債風險管理”,具體包括利差管理、大類資産結構管理、大類負債結構管理、資産結構配置管理、負債質量管理、利率風險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信用風險管理、聲譽風險管理和客群管理等。商業銀行應有步驟地建立資産負債風險管理架構,在此基礎上落實三大機制推動七大新型業務發展,切實服務國家“十四五”規劃。
商業銀行應逐步有序地建立資産負債風險管理架構,爲服務國家“十四五”規劃夯實制度基礎。從商業銀行經營和管理的實踐來看,建立資産負債風險管理架構應當分以下三步進行。
第一步是理順傳統資産負債管理的工作運行機制。具體地,要從領導機構、責任部門、落實制度等方面加強管理。一是明确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的責任範圍,理順工作機制,在制度上明确規定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和開會頻率等。二是設立專門的資産負債管理部門,作爲資産負債管理工作的統籌和協調機構,負責資産負債管理的各項日常工作。三是确立資産負債管理的落實機制和督辦機制,以制度的形式要求總行各部門和各分支機構必須執行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的決議,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由資産負債管理部門負責督查和督辦。
第二步是全面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和業務管理能力。除了提升利率風險管理能力和流動性風險管理能力之外,還要提升信用風險管理能力、聲譽風險管理能力、資産負債統籌協調能力和服務客戶需求的能力。一是提升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堅持集中授信審批,在此前提下施行派駐機制、授權機制等分層式管理機制,加大金融科技應用,優化流程、提高效率。二是提升聲譽風險管理能力,提高聲譽事件監測和處置效率,通過紙媒體、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多方渠道傳播企業正能量。三是提升資産負債統籌協調能力,全行“一盤棋”,協調各相關部門共同優化全行資産負債結構,合理提升存款和貸款占比。四是提升服務客戶需求的能力,在标準化服務的基礎上爲客戶提供人性化服務。
第三步是構築高效融合的資産負債風險管理架構。一要實現資産負債風險管理和業務發展有機融合。各業務條線負責人都擔任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參加利差管理、大類資産結構管理、大類負債結構管理、資産配置結構管理、負債質量管理和客群管理等的共同決議,并且在決議下達之後統籌條線内各部門共同落實,指導分支行開展業務。各業務條線負責人也可以根據實際業務中的具體問題向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提出建議,由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審議決定。二要實現資産負債風險管理和全面風險管理有機融合。風險條線的負責人擔任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參加利率風險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信用風險管理、聲譽風險管理等的共同決議,并且在決議下達之後統籌風險條線落實執行。同時,資産負債管理部門的負責人也要擔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參加各類風險管理的共同決議,并且在決議下達之後通過調整資産負債結構配合落實。
在資産負債風險管理架構的基礎上,商業銀行應推動七大新型業務發展,服務國家“十四五”規劃。資産負債風險管理的職責範圍更加廣泛,比傳統資産負債管理的動員能力更強,可以通過落實以下三大機制有力推動七大新型業務發展。
第一是落實更大範圍的研讨和調研機制制定七大新型業務的發展方案。傳統資産負債管理主要關注利差管理、利率風險管理和流動性風險管理,不涉及業務發展問題,因此與業務條線和風險條線之間的研讨和調研比較少。在資産負債風險管理架構下,資産負債管理部門的責任擴大,負責資産和負債的細項結構調節,直接起草制定七大新型業務的發展規劃和業務指标。因此,除了要與計劃财務部門和市場交易部門進行研讨和調研之外,資産負債管理部門還要組織開展與業務條線和風險條線的研讨和調研,進行綜合分析論證,拿出關于七大新型業務的發展方案。
第二是落實更大層面的研究和決策機制分配七大新型業務的發展任務。由于傳統資産負債管理不涉及業務發展問題,因此過去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一般不讨論業務發展方案,也不具體分配業務發展任務。在資産負債風險管理架構下,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各業務條線的負責人和風險條線的負責人,議事範圍也擴大包含業務發展問題,因此資産負債管理部門須将七大新型業務的發展方案提交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審議,從全行的各個層面進行研究和讨論,進而做出決策,同時就業務發展做出具體的任務分配。
第三是落實更全面的監督和督辦機制推動七大新型業務落地。由于傳統資産負債管理主要關注利差管理、利率風險管理和流動性風險管理,工作落實主體主要是計劃财務部門和市場交易部門。因此在傳統資産負債管理架構下,監督和督辦的重點對象主要是計劃财務部門和市場交易部門,對業務條線和風險條線的監督和督辦相對彈性。而資産負債風險管理的職能範圍大大擴展,包括推動發展七大新型業務的職責。因此,在資産負債風險管理架構下,計劃财務部門、市場交易部門、業務條線和風險條線共同成爲七大新型業務的落實主體,資産負債管理部門對它們進行全面有力的監督和督辦,推動七大新型業務盡快落實落地。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