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平:“以國内經濟大循環爲主”,是爲了促成新的國際經濟大循環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2021-04-05 12:53:00
黃益平:“以國内經濟大循環爲主”,是爲了促成新的國際經濟大循環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現在世界各國經濟屢遭打擊,經濟增長萎靡不振,保護主義思潮擡頭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現在世界各國經濟屢遭打擊,經濟增長萎靡不振,保護主義思潮擡頭,中國決定将工作重心轉移到促成國内經濟大循環,支持持續的經濟增長。但這個轉移的目的不是要在國際經濟之外另搞一攤,而是要促進形成新的國際經濟大循環。如果說過去國際經濟大循環的主體是歐美發達經濟體,中國應當在未來新的國際經濟大循環中居于更爲核心的地位。形成這個新的大循環,對中國有利,對世界也有利。”
—— 黃益平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學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走向更加波瀾壯闊的經濟大循環
2021 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當前受到最廣泛熱議的經濟話題是以“雙循環”爲核心的新經濟發展格局。那麽,雙循環究竟意味着什麽?怎樣才能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格局?它将如何改變中國經濟?圍繞這些問題,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組織部分成員、資深研究員、學術顧問展開了全面而深入的研讨,形成《雙循環:中國經濟新格局》一書。
本書分四個方面彙總、展示了部分研讨成果:解讀“雙循環”、實現“雙循環” 靠什麽、雙循環的抓手及金融服務雙循環。本書的分析可以說是精彩紛呈,比如,“内外循環也是量與質的循環”,“在‘去全球化’中實現全球化”,“從‘被地球轉動’到‘轉動地球’”,以及“以企業需求爲中心改革投融資體制”等,這些觀點既獨到又深刻。本書的大部分作者都是長期浸潤于經濟政策分析的學者與官員,因此這些分析往往既有學術高度,也有現實價值,而且可能具有重要的政策啓示。
同樣值得指出的是,經濟運行複雜而具有個性,千百年來,各國經濟學家試圖厘清真相,找出規律,時至今日,仍有諸多問題難以達成一緻意見。同樣,書中的各位專家從各自角度進行分析、讨論,有些觀點存在分歧、差異。不過這也與CF40長期堅持的學術自由、服務政策的理念一脈相承。本書将各家的觀點完整地展示給讀者,既希望傳達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精神,更希望大家通過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問題,能夠對“雙循環”問題形成更爲全面、客觀的認識。
我個人的看法是,從 20 世紀 90 年代後期開始實施以“國際大循環” 爲核心的“沿海發展戰略”,到現在“加快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爲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國際、國内經濟形勢的大變局背景下的順勢而爲。
不過,有部分解讀過多地突出“國内大循環”,造成了将來是不是不要“國際大循環”了這樣的疑問。如果從兩個百年目标之間承前啓後這個背景下來聚焦“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或許可以大膽地做一個預言:這次戰略調整的目的肯定不是要把中國經濟變成一個内循環,而是要推動形成更加波瀾壯闊的國際經濟大循環,中國經濟将在那個新的大循環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這個理解的意義,不僅有助于擺脫無休無止地解釋“雙循環”戰略不是“閉關鎖國”政策,也有利于形成在更加開放政策下實現國内經濟大循環的共識。一個與國際經濟日益疏離的國内經濟大循環既不能持續,也無法幫助達成第二個百年目标。
改革開放前期,外強我弱,“國際大循環”的目的是主動參與國際市場,利用國際經濟的力量帶動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現在世界各國經濟屢遭打擊,經濟增長萎靡不振,保護主義思潮擡頭,中國決定将工作重心轉移到促成國内經濟大循環,支持持續的經濟增長。但這個轉移的目的不是要在國際經濟之外另搞一攤,而是要促進形成新的國際經濟大循環。如果說過去國際經濟大循環的主體是歐美發達經濟體,中國應當在未來新的國際經濟大循環中居于更爲核心的地位。形成這個新的大循環,對中國有利,對世界也有利。
1978 年年底,中國政府決定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當時可以說是盡得“天時、地利、人和”。世界經濟剛剛開始全球化的進程,中國實施“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戰略,積極利用外資,帶來資本、技術與管理,與國内低生産成本結合,生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制造品出口到世界各主要經濟體。
這個戰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中國在全球勞動密集型産品的總出口中站到五分之一甚至更高。2001 年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将“國際大循環”戰略發揮到淋漓盡緻,在短短的幾年内,中國一躍成爲“世界工廠”。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間創造了一個新的“經濟奇迹”,首先要歸功于改革開放政策,但同時也不能否定,中國經濟搭上了“全球化”這趟快車,而“國際大循環”戰略正是那張上車的車票。
不過在過去十年間,國際經濟格局開始發生變化。歐美發達經濟體過去一直是世界經濟的壓艙石,卻一次又一次地慘遭蹂躏,首先是次貸危機,然後是新冠疫情。雖然各國央行與政府采取了“不計一切代價” 的政策穩經濟、穩金融、穩社會,但經濟複蘇始終疲軟乏力。在此背景下,各國對各自的全球化政策做出來各種各樣的反思,甚至采取了不少反全球化的政策措施,國際貿易沖突也頻頻發生。
這樣,如果中國繼續堅持實行“國際大循環”戰略,困難變得越來越多。不過,部分困難其實也來自自身的變化,甚至可以稱爲“成功的煩惱”。中國在剛開始改革開放時,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現在已經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估計會在未來幾年趕上美國成爲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經濟發展新格局的核心是“以國内經濟大循環”爲主,這其實是上述國際、國内經濟形勢變化所決定的。國内經濟大循環包含兩大環節,一是需求,二是供給,需求與供給良性循環,經濟增長才能不斷持續。增強内需的關鍵是消費,過去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發力的主要是投資與出口,消費相對疲軟。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挖掘消費潛力,但不能無節制地支持超前消費。
改善消費主要靠收入和保障,具體可以考慮四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加速要素市場化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改善收入分配,提高消費傾向較高的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三是完善社會福利體系,增強消費者信心;四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人均消費水平。在未來幾十年,消費将成爲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
改善供給的關鍵是鼓勵創新、支持産業升級換代。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仗低成本的優勢,隻要能生産出來,産品肯定有競争力。現在成本大幅提高,隻有改善産品質量、提高技術含量,才可能保持持續競争力。
所以說中國經濟增長要從過去的要素投入型轉向創新驅動型,但創新驅動型怎麽做,是一個新課題,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比如怎麽鼓勵科學家和企業家創新,這裏既有政策層面的問題,也有法律層面的問題,更有金融層面的問題。如何在政府和市場之間形成合理的分工,既支持創新,又不傷害市場。如果看政策大方向,過去幾十年的成功,主要是歸功于改革與開放政策,将來估計也是如此。具體的做法可以更加務實一點,在不損害市場原則的前提下,看效果。這其實就是“摸着石頭過河”的精髓。
總之,“以國内經濟大循環爲主”,并不是要将中國變成一個内向型的經濟,而是爲新的國際經濟大循環打下更爲堅實的基礎。過去中國“國際大循環”,搭的是歐美經濟發展的列車。現在中國經濟已經成爲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三分之一左右。中國很快将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的社會零售總額已經在 2020 年超越了美國,成爲世界最大的消費品市場,而且其增長速度起碼是發達經濟體的兩倍。
這個消費品市場很可能成爲下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故事”,它是穩定全球産業鏈的一個錨,也是拉動世界經濟進一步融合的重要引力。因此,雙循環戰略最終将爲全球經濟發展這列火車打造一個新的引擎。未來幾十年,中國要逐步走近世界經濟舞台的中央,成爲新的“國際大循環”的重要驅動力量。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