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推動金融變革的力量是什麽?
2021-08-17 09:39:00
吳曉求:推動金融變革的力量是什麽? 來源 :IMI财經觀察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判斷的标志是什麽?什麽樣的金融變革符合現代金融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規律?推動金融變革的力量又是
來源 :IMI财經觀察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判斷的标志是什麽?什麽樣的金融變革符合現代金融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規律?推動金融變革的力量又是什麽?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認爲,金融從傳統走向現代,有三種推動力量,即“脫媒”的機制、科技的力量、開放和國際化。現代金融不是複制曆史,而是在不斷地創造曆史。創新是一個國家特别是一個大國金融富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我們不能用過去的經驗去否定今天的金融創新。金融是一種制度性供給,最好的檢驗标準就是看是否适應經濟社會,包括投資者、金融需求者的需求,能不能滿足日益多樣化的不斷升級的金融需求。這是金融體系或者金融制度創新和金融結構改革所必須考慮的。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
金融的變革來自需求的牽引。有效率的金融一定是适應市場的變化,滿足社會和投資者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無論這種需求是來自融資方,還來自投資方,這樣的金融就是有效率的金融。但要做到有效率的金融,制度和産品就必須創新,機制和結構必須變革。金融變革的内在動力,從根本上說,來自實體經濟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必須服務于實體經濟。如果金融創新隻是完全的自我循環,實體經濟根本不需要,這就不是創新,而是泡沫,是金融遊戲,甚至是龐氏騙局。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金融的認知有不少偏差甚至錯誤,很多人不理解現代金融,不理解金融的未來,不理解金融與經濟的動态關系。有人認爲,金融是經濟的附庸,金融要服務于實體經濟,銀行也好,其他的金融機構也好,就必須要爲那些實質上沒有前途的企業貸款。我不認爲這是正确的理解。不要以爲救了它們的命,就是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現代金融最重要的使命是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現代金融的精髓是着眼未來,而不是過去。但很多時候,我們對金融的理解更多的是着眼過去,以爲過去的經驗就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在金融領域,過去的經驗需要總結,但不能停滞于此。我們必須深刻關注未來會發生什麽,有生命力的金融一定是關注未來的金融。
現代金融不是複制曆史,而是在不斷地創造曆史。在現代金融的視野中,曆史未必是未來的标杆。前段時間,我在一次全國性學術論壇上,專門論述了現代金融的本質。我特别強調,現代金融的本質就是創造資産流動性。以前觀測金融運行正常與否的重要指标,是居民儲蓄存款每季度是不是都在增加。如果每季度沒有增長或者增長的速度比經濟增長速度慢,就會很擔憂,認爲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銀行就會出現流動性問題。從表面看,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深入分析後就會發現有疑問:如果居民收入部分扣除現期消費後的剩餘部分,越來越多地以居民儲蓄存款方式進入商業銀行,金融結構将無法改變。
市場需求呼喚着金融功能的多樣性。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了,需要金融提供多元化的、可以自由選擇的、自主配置的資産。這些資産在收益和風險的不同結構層面上是匹配的,是一種複雜的風險組合。所以,居民收入增加後對于金融的需求,呼喚着金融的市場化改革。人們需要金融提供流動性強、透明度高的收益以及與風險相匹配的資産,以實現有效的資産組合。人們生活的改善不僅僅需要現期收入的增加,更需要存量收入變成存量資産後的增值機制。從這個意義上說,金
金融從傳統到現代的過渡,“脫媒”是最基礎的力量。所謂“脫媒”,就是要繞開金融中介,通過市場平台完成投融資活動。“脫媒”的結果是金融市場特别是資本市場的發展,所以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不是一個權宜之計,而是金融變革的内在使然,是金融結構性改革的推動者。
事物的本質變化來自結構的變化,金融功能的變化來自金融結構的變化。結構改變功能,結構不變,金融功能就不會升級。中國金融必須尋找結構性變革的道路,“脫媒”是金融結構性變革最重要的推動力量。金融開始由原來的注重融資,或者說從傳統的媒介融資,慢慢過渡到以市場爲平台的融資和财富管理。财富管理的本質是風險管理。從中介化的資源配置到風險管理,這是金融功能的升級。現代金融關注的是未來,重在孵化未來。爲什麽要孵化那些高科技企業?爲什麽中國資本市場要進行注冊制改革?是因爲現代金融或資本市場着眼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未來代表希望。不确定性與投資價值有着某種内在的聯系。通常說來,成功的投資者是不會投那些太确定性的企業。所謂的成功投資者,主要關注的是不确定性。
在實踐中,我們對金融“脫媒”的理解不深,某種意義上甚至曲解了金融“脫媒”。在現實生活中,居民儲蓄存款減少了,就想辦法甚至阻止金融“脫媒”以提高吸引居民儲蓄存款。實際上,隻要金融市場發展了,功能上也就開始轉向市場配置金融資源,這其實是金融功能的重大進步。全球性大國,其金融都會走“脫媒”或市場化的道路,差别隻在于“脫媒”的程度。金融變革的規律和趨勢不會因爲國别的差别而有根本性不同。國别的差别、制度的差異,在金融“脫媒”的速度和程度上會有所不同,但趨勢不會改變。
在中國,一方面金融“脫媒”在推動着金融的結構性變革,另一方面科技的力量也在深刻地影響着金融業态的變化和效率的提升。
科技對中國金融的重構産生了巨大效應。如果說金融“脫媒”有利于金融功能的改善和轉變,那麽科技的力量将大大提升金融的效率。金融從傳統到現代,核心是金融功能的轉型和發展,與之相匹配的是,金融效率也必須提高。如果效率很低,很難說這是現代金融。什麽樣的機制才能提升金融效率呢?隻能靠科技的力量。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科技,即金融科技。當金融科技把金融變成一種相對穩定的新業态時,科技金融也就呼之欲出了。
金融科技是一種工具,而科技金融則是一種新的金融業态,屬于第三金融業态。第一金融業态是商業銀行,主要從事存貸款等傳統業務,解決貨币的流動性。第二金融業态是資本市場,通過“脫媒”解決資産流動性;通過資産證券化,把未來收益變成具有高度流動性的可交易的資産,爲社會創造資産流動性。資本市場将資産标準化之後完成了資産形态的轉型,這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和突破。在中國,這方面做得不夠。我們是用非常實的資産進行證券化,實際上有很多專利、技術都可以證券化。這與龐氏騙局有根本的差别,但要把握好尺度,有時距離風險隻有半步之遙。
科技植入金融,主要解決的是金融的效率問題。金融效率分兩部分:金融的普惠性,金融服務的便捷性。
傳統金融由于管理半徑的影響,也由于其商業原則的約束,很難服務于小微客戶。從本質上講,小微企業、中低收入群體,他們有權要求享受到與其相匹配的金融服務。大客戶有規模性,可以享受好的服務,小客戶也應該得到相應的服務,或許價格會高一些。科技金融成爲一種新金融業态後,可以有效地服務小客戶。這與美國次貸危機中客戶下移有根本性的不同。美國次貸危機是金融結構沒有變化,客戶下移了,風險甄别的機制沒有變化,次貸危機内生于其中。如果引入了金融技術,解決了市場交易的信用甄别,是能夠把客戶延伸到長尾客戶中去的。
新的信用甄别機制如何建立?主要通過大數據平台來實現,而科技金融具有這種功能。所以,基于大數據平台的小微企業貸款和小額客戶貸款,是應該給予肯定的。對于這類新金融業态企業,應該采取新的标準和監管方式。中國金融在不斷地創新,但中國金融監管創新相對不足,沒有跟上金融創新的步伐,還在沿用一套比較落後的監管準則。用商業銀行的監管準則是無法監管所有的金融活動的。不同的金融業态應該用與其風險特征相适應的監管準則。商業銀行側重于資本監管,資本市場主要是透明度監管,科技金融應側重于技術的信用甄别能力監管。
金融在創新中發展,金融監管要跟上。要研究不同的金融業态産生風險的特點和規律。所有的監管都是爲了管控風險的蔓延,但前提是對不同金融業态的風險來源、性質、結構以及外溢的可能性都要做透徹的分析,相應的監管準則才能制定出來。就像醫生看病,沒搞清楚病因,是無法開出藥方的。比如新冠肺炎,看似像流感,很多醫生開始都認爲是流感,因爲其表現出的流鼻涕、咳嗽、發燒等症狀,與傳統流感很相似。但後來經過研究後才發現,這是新冠病毒,與傳統感冒的病理機理完全不同。這是開發研制新疫苗的前提,更是未來研發特效藥的基礎。金融監管也是這樣。對金融創新和新金融業态的風險,要進行科學分析,找到風險産生的機制。不要讓蓬勃發展的金融創新,回歸到單一的監管思路之中。
金融的生命力既在于功能的改善,也在于效率的提升。金融要很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必須創造多樣化的産品,運用多樣化的手段,滿足日益複雜的多樣化金融需求,這樣的金融就是好的金融。靠什麽實現好的金融?靠科技創新,靠技術進步。金融效率的一個重要内涵,是金融的普惠性。科技植入金融之後,金融的普惠性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傳統金融有時候是不友好的。比如,客戶生重病已經在ICU了,還要他來現場驗明正身。這種做法雖然沒有錯,但首先不是一個善的金融。現在完全可以通過科技的手段解決這些問題。
此外,科技金融帶來了支付體系的變革,引發了支付方式的革命。這是中國金融引以爲傲的創新。好的金融是要讓消費者感到便捷、安全、低成本。成本既有付費成本,也有時間成本。有些網銀設計了兩三道密碼,設計的驗證碼也是歪歪扭扭,弄錯了又要重新來,這都是時間成本。
金融從傳統走向現代,“脫媒”的機制和科技的力量非常重要。除此兩種力量外,還有第三種力量,即開放和國際化。現代化的金融一定是開放的金融,封閉的金融很難說是現代金融,現代國家的金融最終都要走向開放。中國金融開放的最終目标,是要把中國金融特别是資本市場建設成國際金融中心。金融“脫媒”的結果,大大推動了資本市場的發展,開放則使資本市場有可能成爲新的國際金融中心。
我們國家在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人民币國際化。要成爲國際金融中心,首先本币必須是可自由交易的,這是基本前提。人民币如果不是可自由交易的貨币,資本市場要成爲國際金融中心是不可能的。人民币可自由兌換改革如何推進,是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中國的金融問題很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中國金融開放存在一個瓶頸,就是人民币的可自由交易的改革還沒有完成。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人民币還不是一種可自由交易的貨币。
人民币國際化,包括四個方面的内容:信用可交易,定價功能,國際支付與清算,财富儲備。前提和邏輯的起點是人民币的可自由交易,與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币可自由交易,以此形成人民币在國際貨币市場上的價值中樞。在人民币可自由交易的改革還沒有完成的前提下,試圖用人民币對全球大宗商品進行定價是不現實的,試圖實現人民币的國際支付和清算功能,也是不現實的,試圖實現人民币的國際儲備貨币功能,更是困難的。起點沒有完成,後面的功能都難以實現。
這個問題的本質,實際上是中國應該選擇什麽樣的金融開放模式。中國金融開放的路徑怎麽選擇?大家都知道金融開放中的“不可能三角”。對這個“不可能三角”,我們必須作出選擇。所謂“不可能三角”,指的是既要獨立的貨币政策,又要資本的自由流動,還要穩定的彙率機制,那是不可能的。在這裏沒有最優,不能三個都選,隻能做到次優。我們必須相信人民币即使實現了可自由交易,短期内會有波動,但它一定能找到它的價值中樞,一定會在波動中逐漸收斂。我和我的同事合作寫了一本書,書名是《股市危機——曆史與邏輯》,其中專門分析了世界各國貨币開放後的走勢,其中,日元是最好的。在日元國際化過程中,慢慢确立了它的價值中樞,逐步收斂在1美元兌100日元上下。我相信,人民币國際化改革後的價值中樞是收斂的。要實現這一趨勢,必須有一些基礎條件,比如說,經濟的可持續性,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擴大開放等。
更爲重要的是,必須進一步完善法制,要把法制建設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法是市場預期的基石。英國似乎在不斷地衰落,但其金融市場仍然是非常穩健的,仍然是國際金融中心,因爲它有很好的法律制度。現代金融的很多制度框架和法的精神都來自英國。法制的核心是法的理念,而不完全是法律條文。我們喜歡把法的條文寫得很圓滿很豐富,但在靈魂深處缺乏對法的尊重,常常是文件高于法。法的理念、法的精神最重要。有了法的精神,法在執行過程中就會彰顯其平等性。所以,在金融開放中,法治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
第二是契約精神。市場經濟的紐帶是契約。契約精神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主體的平等性,在不平等條件下簽訂的契約是難以執行的。第二層含義是嚴格的履約精神。我們在這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改進。
第三是透明度。市場穩定不穩定,在于透明度,在于是否如實披露信息,這是“三公”原則的基石。所謂“三公”原則,是指公開、公正、公平。爲什麽要把公開放在第一位?因爲隻有公開才能保證公平和公正,才能保證交易過程的公平和結果的公正。
如果我們遵循了上述原則,中國金融一定能夠實現現代化。我們現在很多的軟條件還不完善,因此還要努力。未來的路還很漫長,但我相信,一定能夠實現我們所确定的偉大目标。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