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30條 重慶支持科技創新備足政策工具
财金30條 重慶支持科技創新備足政策工具
來源:财政部
重慶市财政局局長封毅介紹,此次出台的支持科技創新财金30條中,包括支持開展基礎研究、集聚科技人才、轉化科技成果、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等10個方面,強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退出了低效無效的政策、新增了急需補充的政策,明确了公共财政如何介入,以不斷提高基礎研究水平,增強基礎研究轉換爲應用研究以及應用研究轉換爲産業産品的能力,強化整體科技創新的全鏈條建設。
比如,在基礎研究方面,重慶市建立市級财政基礎研究項目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預計将實現年均增長10%以上;在支持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方面,市級除了一次性最高資助1000萬元外,還将根據績效評價結果給予分類分檔支持,最高獎補600萬元;在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方面,設立2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用市場化、專業化方式促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
财金30條當中,加力、提效、精準、撬動等特點尤爲明顯。
加力,體現在加大三方投入,備足科研糧草。重慶市明确,在科技創新投入方面,政府作引導、企業是主體、金融爲支撐。爲此,該市圍繞建立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體系這一目标明确了有關政策。今年起,重慶市級财政将在5年内,每年新增10億元投入,帶動區縣新增财政投入150億元。這些資金主要用于支持戰略性新興産業、重大技術裝備等,緩解“卡脖子”問題;建設以西部(重慶)科學城爲龍頭的科技創新大平台,打造“強引擎”;面向海内外靶向引進一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團隊。
提效,體現在實施績效管理,以績效“論英雄”。與以往政策相比,這次政策對資金支持方式作出改革,更多地将“前資助”變爲“後補助”,根據國内同行評價、第三方機構和投資者評價、社會公衆評價人結果予以支持;政府和市場“兩隻手”協同發力,既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又提高科技創新質量。特别是對企業類的創新,強調以結果爲導向,主要實行研發後補助,直接與企業的研發費用挂鈎,企業投入研發的經費越多,政府補助越多。
精準,體現在集中開展攻關,在重點上實施突破。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政策緊扣戰略性新興産業、“卡脖子”技術和重大技術裝備,實施資金與項目、基地、人才一體化配置。5年内,将實施10個左右重大項目,單個項目的支持額度最高可以達到3億元。同時,支持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引進培育高端研發機構。對急需的頂尖人才及團隊,量身定制“一人一團一策”,讓科研人員安心做研究。比如,将軟科學研究、軟件開發類和咨詢服務類項目的間接費用提高到60%;爲高層次人才籌集公寓1萬套,爲青年人才籌集保障性住房、公租房6萬套等。
撬動,體現在用好财政杠杆,破解融資難題。金融高質量服務科技企業、解決科技企業融資難,對辦好科技創新至關重要。政策注重财政金融聯動,通過組建科創投平台,專注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投資,吸引社會資本孵化培育科創企業。通過健全風險代償補償、完善擔保費獎補、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政策,支持金融機構加大科技信貸投放,把更多的金融活水引向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挂牌獎補、股權機構獎勵,擴大科技企業直接融資。
業内人士表示,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生态,必然要通過鏈式反應激發更大能量。重慶這次從硬件和軟件、人才和資本等方面高效配置創新要素資源、完善科技創新生态,科技創新産生的“場效應”值得期待。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