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一行兩會同時發文釋放重磅信号
重磅!一行兩會同時發文釋放重磅信号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志錦)、上海證券報、中國基金報、e公司官微
證監會、銀保監、央行,同時發文釋放重磅信号。
近日易會滿、郭樹清、易綱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輔導讀本》均發表文章,信息量巨大!
易會滿:全面闡述“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6大任務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署名文章指出,“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暢通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協同發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資的包容度和覆蓋面。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輔導讀本近期出版,書中刊發易會滿題爲《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出了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六大重點任務:
1、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
堅持尊重注冊制的基本内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征,及時總結科創闆、創業闆試點注冊制的經驗,穩步在全市場推行以信息披露爲核心的注冊制。
同時,全面帶動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改革,督促各方歸位盡責,使市場定價機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2、健全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直接融資包容性。
切實辦好科創闆,持續推進關鍵制度創新;突出創業闆特色,更好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推進主闆(中小闆)改革;深化新三闆改革,提升服務中小企業能力;穩步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規範發展場外市場;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拓展市場深度、增強發展韌性。
3、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
持續優化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機制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做優做強;進一步健全退市制度,暢通多元退出渠道,建立常态化退市機制,強化優勝劣汰;推動上市公司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更好發揮創新領跑者和産業排頭兵的示範作用,引領更多企業利用直接融資實現高質量發展。
4、深入推進債券市場創新發展,豐富直接融資工具。
完善債券發行注冊制,深化交易所與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支持銀行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加大資産證券化産品創新力度,擴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不動産投資信托基金試點範圍,盡快形成示範效應;擴大知識産權證券化覆蓋面,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5、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基金,突出創新資本戰略作用。
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暢通募、投、管、退等各環節,鼓勵私募股權基金投小、投早、投科技;出台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引導其不斷提升專業化運作水平和合規經營意識;加快構建部際聯動、央地協作的私募風險處置機制,切實解決“僞私募、類私募、亂私募”突出問題,促進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6、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加快構建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
加快構建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壯大專業資産管理機構力量,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産品,持續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配置資本市場;加大政策傾斜和引導力度,穩步增加長期業績導向的機構投資者,回歸價值投資的重要理念;鼓勵優秀外資證券基金機構來華展業,促進行業良性競争。
郭樹清:房地産是現階段金融風險最大“灰犀牛”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輔導讀本》發表文章《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郭樹清指出,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古今中外,總有人盼望能以更低風險獲取更高收益,但規律不可能打破。承諾低風險高收益就是詐騙,金融監管要永遠與這類行爲作堅決鬥争。
郭樹清強調,堅決抑制房地産泡沫。文中指出,房地産與金融業深度關聯。目前,我國房地産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托等資金進入房地産行業。可以說,房地産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今年8月郭樹清在《求是》發文指出,經過持續努力,金融風險總體趨于收斂,金融體系韌性明顯增強。不僅成功避免了風險隐患向金融危機演變,也爲應對各種複雜局面創造了寶貴的政策空間和回旋餘地。
郭樹清在文中表示,回顧中外金融監管史,以下幾方面的教訓值得認真汲取:
一是貨币經濟絕不能背離實體經濟。商品經濟由兩個方面組成,一是産業代表的實體經濟,二是以金融代表的貨币經濟。實體經濟是貨币經濟的根基,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然而,金融的本質性決定其特别容易陷入自我循環的泥淖。
因此,金融監管必須把防止脫實向虛作爲主要目标之一。次貸危機前,歐美影子銀行五年增長一倍以上,很大比例資金未流入實體經濟。我國交叉金融業務一度也十分複雜,經過3年多的整治,總體風險開始收斂。
二是将本求利是商業活動的正常狀态。我們的先人早就懂得,無論從事何種實業或金融活動,都需要先有本錢,否則就不可能開展正常經營。工商生意如果本錢不足,那就難以循環下去;金融業務如果沒有一定的資本金,那就遲早會陷入困境。巴塞爾協議的核心,就是對銀行确定基本的資本金約束,杠杆率必須處于安全範圍。
三是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作爲物化的勞動價值,資本具有随時間而增長的特征。但資本在增值過程中必然伴随風險。通常,國債平均收益被視作“無風險收益”。在此基礎上,每多一分預期收益,就多一分潛在風險。古今中外,總有人期盼能以更低風險獲取更高收益,但規律不可能打破。承諾低風險高收益就是詐騙,金融監管要永遠與這類行爲作堅決鬥争。
四是持續建設法治和誠信環境。金融的核心職能是信用中介,誠實守信和法治精神是金融運行的基礎。一方面,金融機構要恪守職業道德,提供“貨真價實”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股東、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也要依法依規,嚴格履約,不能以任何理由逃廢債務。
五是把握好金融創新的邊界。金融創新是把“雙刃劍”,既能提高市場效率,也會釀成重大風險。監管必須趨利避害,把握好“度”。美國1999年重新允許混業經營後,房貸支持證券、信用違約掉期、擔保債務憑證等衍生品大量出現,成爲系統性風險的主要誘因。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初期,一些網貸平台打着“創新”旗号違規經營,形成巨大金融和社會風險。
六是管好貨币總閘門。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都會對經濟金融造成系統性損害。資本主義早期經常出現生産過剩和通貨緊縮,并由此引發金融和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的教訓同樣深刻,即便能夠創造短期繁榮,最終不得不付出巨大經濟和社會代價。我國曾多次發生銀根過松、資金供給遠大于需求。例如,1988年和1993年都出現過兩位數的物價上漲。
七是堅決抑制房地産泡沫。房地産與金融業深度關聯。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産有關。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産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目前,我國房地産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托等資金進入房地産行業。可以說,房地産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八是緊緊抓住公司治理“牛鼻子”。國際金融危機暴露出西方金融業公司治理問題嚴重。例如激勵短期化導緻股東、高管,甚至包括一部分員工都願意過度冒險。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部分中小金融機構中,也産生了大股東操縱和内部人控制問題。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内部約束機制。目前我國大型商業銀行經營效率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勞動生産率、盈利能力、科技創新、普惠金融等方面實現趕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把黨的領導融于公司治理各環節,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易綱: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
如何夯實現代中央銀行制度,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有最新解讀!
近日,易綱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輔導讀本》發表《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文章。
文章對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重要意義、内涵、重大舉措進行了詳細闡釋,在如何健全現代貨币政策框架、完善貨币供應調控機制等方面均有定調。
其中有幾個要點。
1、必須實行獨立的中央銀行财務預算管理制度,防止财政赤字貨币化,在财政和中央銀行兩個“錢袋子”之間建起“防火牆”, 同時要防止中央銀行資産負債表承擔企業信用風險,最終影響人民币信用。
2、要完善中央銀行調節銀行貨币創造的流動性、資本和利率約束的長效機制。保持貨币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反映潛在産出的名義國内生産總值增速基本匹配。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健全利率走廊機制。
在貸款利率方面,破除貸款利率隐形下限,引導金融資源更多配置至小微、民營企業,提高小微、民營企業信貸市場的競争性,從制度上解決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3、穩妥推進數字貨币研發,有序開展可控試點,健全法定數字貨币法律框架。
4、市場紀律、破産威懾和懲戒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以社會穩定爲由倒逼中央政府、中央銀行承擔高昂救助成本的問題仍未根本扭轉。
從事中處置看,要壓實股東、各類債權人、地方政府和金融監管部門責任。從事後問責看,要對重大金融風險的形成過程中金融機構、監管部門、地方政府的責任進行嚴肅追究和懲戒,有效防範道德風險。
5、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與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動、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