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視頻出席“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蘇河灣峰會”併發表主題演講
1月15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蘇河灣峰會”在滬舉辦,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視頻出席,並以“全球流動性變化與金融機構的機遇和挑戰”為題發表演講。
劉連舸表示,全球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改善了全球流動性,推動經濟從疫情衝擊中恢復。截至2021年底,全球前十大經濟體央行累計加總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超過35萬億美元,較疫情前增長50%以上。寬鬆的流動性改善了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推動全球經濟走向復蘇。然而,流動性推動的全球經濟復蘇更多是表面繁榮,實體經濟競爭力和企業生產率沒有實質性提升。流動性氾濫導致的復蘇分化、物價走高、債務攀升、金融資產價格泡沫和跨境資本無序流動,為未來經濟增長埋下風險隱患。
劉連舸認為,2022年全球流動性將面臨拐點,美聯儲將加快收緊貨幣政策,全球利率中樞將抬升。對金融機構而言,機遇和挑戰並存。從積極方面看,利率水準上升將改善金融機構淨息差,有助於提升金融機構盈利水準。美元資產回報率將會提高,全球化的金融機構可通過資產負債結構調整改善自身資產品質和盈利狀況。從消極方面看,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風險將進一步暴露。流動性收緊將會降低金融機構風險偏好,可能給尚未恢復元氣的實體經濟部門帶來新的融資約束,企業信貸和債券違約概率將會增大,對金融機構資產品質帶來一定挑戰。
劉連舸指出,金融機構需要密切關注這些風險變化,提前制定預判方案。一是關注全球流動性總量和結構變化,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加大對可持續發展、綠色資產、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二是關注全球流動性變化對貧富分化和收入不平等的影響,加大對普惠金融、小微企業和貧困個體的扶持力度,促進持久、包容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推動全球共同富裕。三是各國央行應加強貨幣政策溝通與協調,降低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外溢影響和意外衝擊,為全球經濟金融營造更加良性、穩健的發展環境。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和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共同發起成立,旨在推動經濟金融領域的國際間對話,促進金融行業合作發展。截至目前,論壇成員單位已覆蓋資產規模排名全球前100位的國際頂尖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力。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