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大灣區紅利不斷釋放 跨境金融大有可為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和接軌全球經濟的新支點,粵港澳大灣區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吸引了越來越多世界500強企業落戶發展。即日起,南方網、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推出“世界500強外企看大灣區”系列訪談報導,敬請關注。
去年10月,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正式落地。作為跨境金融互聯互通一個新的里程碑,“跨境理財通”在機制設計上貫徹了風險可控、循序漸進的原則,讓粵港澳大灣區居民能夠更加便捷地投資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
據悉,渣打銀行作為首批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銀行,其所服務的“南向通”投資管道尤為受到深圳、廣州等地居民的歡迎。作為一家外資企業,渣打銀行紮根中國逾百年,它見證了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渣打銀行大灣區行政總裁林遠棟日前接受南方網記者專訪,暢談跨境金融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從行動到理念,雙方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政策持續加碼,注入金融動力
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提速,進一步增強了渣打銀行對粵港澳大灣區持續增長和繁榮的信心。相比國內外其他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成為孕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沃土,而高品質發展的服務業也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從大到強的騰飛”,林遠棟說。
林遠棟認為,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的服務業發展起步早、起點高,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具有三大特色。
一是有強大的政策助力,從中央到地方層面,切實推動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政策和舉措不斷落地。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到近期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都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二是特有的區位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橫跨粵港澳三地,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門戶。隨著粵港澳三地間的互聯互通加速,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業的創新優勢正在日益凸顯;
三是獨特的先發優勢,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的服務業發展起步早、起點高。以金融業為例,這裡是全球罕見的金融中心城市密集度最高的地區,2020年中國有5個城市位列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前20名,其中的3個就位於粵港澳大灣區。
市民進入渣打銀行辦理業務。
林遠棟表示,他相信隨著粵港澳三地金融制度和規則越來越緊密的銜接,金融開放和創新的不斷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定會成為內地與港澳金融業深度融合的示範區,成為中國對接國際高標準金融運行規則的試驗區。銀行因此還為粵港澳大灣區業務設定了5年目標,即5年後的年收入比2020年增加2倍,並針對不同的客戶群,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
“金融+科技”驅動創新發展
去年5月,人民銀行等四部門發佈了《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提出支持銀行開展跨境貸款業務。可以看到,在開放和合作大框架下,粵港澳大灣區商貿往來更趨頻繁密切,企業在跨境支付、貿易融資等金融服務上的需求顯著增長,為銀行跨境金融業務帶來新的轉型發展機遇。
林遠棟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紮根于此的金融機構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他們希望利用網路優勢和業務專長,如人民幣國際化、貿易融資、債券市場、金融創新、財富管理和可持續金融等,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客戶。去年,深圳市政府首發離岸人民幣地方債券,渣打銀行便參與其中,在不久前,還與深圳“單一視窗”平臺實現成功對接。同時,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宣佈推出相關試點之後,渣打銀行還支援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了國內首筆可持續發展熊貓債。
除了服務升級,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快速發展。為回應市場需求,適應金融科技創新帶來的服務模式變革,去年以來,《廣東省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等與金融科技相關的政策相繼推出,形成了相當規模的政策體系,跨境金融業務創新也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去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組織評選表彰的廣東金融創新獎上,渣打銀行入選的“基於底層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創新專案”正是通過區塊鏈技術為企業開闢出一條高效可靠的金融服務“快車道”。據悉,設立在渣打大灣區中心的aXess創新實驗室也引入了多種新興技術,包括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未來將用於推動銀行數位化轉型和科技創新應用,為粵港澳大灣區客戶帶來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在林遠棟看來,金融機構要在粵港澳大灣區持續發展業務還需要進一步夯實根基。他提到,未來將重點做好人才隊伍、基礎設施及協同機制三方面建設,積極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當中。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