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息不會造成中國資本大幅外流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結束了與中國的第四條磋商。IMF認為,中國經濟復蘇進展良好,但復蘇並不均衡且勢頭已經放緩。預計2021年中國的GDP增長率為7.9%,2022年為4.8%。
IMF認為,中國復蘇放緩歸因於以下幾個因素:政策支持迅速退出;儘管成功開展了疫苗接種工作,但新冠疫情反復導致消費回升滯後;以及房地產業降杠杆政策出臺導致房地產投資放緩。
IMF在1月25日發佈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將中國2022年的經濟增速預期比三個月前下修了0.8個百分點,至4.8%。與此同時,IMF還將美國2022年的經濟預期大幅下修1.2個百分點,至4.0%。受此影響,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被下修0.5個百分點,至4.4%。
IMF在第四條磋商報告中指出,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數效應的減弱,而私人消費和房地產投資不振也給經濟增長帶來了進一步的阻力。因此,預計2022年經濟仍將處於顯著疲軟狀態,核心CPI通脹將處於較低水準,低於約3%的目標水準。
另外,雖然中國出口在疫情期間提振了增長,但這些有利因素最終將消失。IMF指出,隨著防疫物資的出口需求恢復正常,預計經常帳戶順差與GDP之比將從2021年的1.8%降到2022年的1.5%。
IMF認為,宏觀經濟政策支持的大幅收緊加劇了中國增長勢頭的放緩。財政政策在2021年初轉為大幅緊縮,這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將重心從支持復蘇轉向去杠杆。貨幣政策較2020年適度收緊。主要貨幣市場利率相對於疫情期間的低點有所上升;同時,儘管當局繼續實施結構性的信貸政策,引導銀行信貸資金流向小企業,但2021年的總體信貸增速有所放緩。
IMF呼籲中國當局繼續採取適當政策支持經濟並推動再平衡,也呼籲當局在重要的結構性改革中取得進展,以實現向均衡、包容和綠色的“高品質”增長轉型。為保持未來的經濟增長,必須再次加快關鍵實體部門改革,以此提高生產率。應採取宏觀審慎措施和結構性措施,降低房地產市場的長期風險。
01
美國加息對中國資本流動影響有限
近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準備在3月份加息,並表示,如果需要遏制40年來最快的通脹,美聯儲可能會在每次議息會議上都採取行動。高盛集團的經濟學家認為,鮑威爾的鷹派言論表明美聯儲的緊縮步伐將更加激進。IMF警告稱,發達經濟體的緊縮政策可能引發新興市場的資本外流和匯率壓力。
但當被問到美聯儲加息對人民幣匯率及中國資本流動的影響時,IMF亞太部副主任克裡希納·斯裡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向21世紀經濟報導回應道,“從廣義上講,我們認為影響很小。”他指出,雖然利率變動是資本流動的關鍵決定因素,但就中國而言,由於資本帳戶仍然大多是封閉的,且資本流動相對緩慢,美國加息不會帶來顯著影響。
斯裡尼瓦桑對本報記者說,鑒於中國通脹率較低且經濟增速正在放緩,應該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以保持較低的償債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歡迎中國央行降低借貸利率的措施。
報告指出,部分執董認為應維持當前的貨幣政策立場,其他一些執董則認為還有進一步寬鬆的空間。執董們鼓勵中國進一步推動貨幣政策框架的現代化,並提高匯率彈性。一些執董還指出,進一步提高外匯干預和每日外匯交易中間價形成機制的透明度是有益的。
對於人民幣匯率的走勢,IMF中國部負責人兼亞太部助理主任赫爾格·伯傑爾(Helge Berger)認為,在整個疫情期間,人民幣的走勢符合中國宏觀經濟狀況的變化。在大流行之初,中國啟動大封鎖,而世界其他地方尚未看到疫情的嚴重性,人民幣出現了貶值;而在中國擺脫疫情影響後,世界其他地區仍在跟疫情做鬥爭,於是人民幣出現了升值。
“總的來說,我們會看到人民幣匯率一直在做應該做的事情,也就是作為一個緩衝,以對所有人都有説明的方式,調整經濟體之間的相對價格。因此,我們鼓勵中國當局繼續支持未來的匯率靈活性。肯定還有繼續這麼做的空間。”伯傑爾說道。
02
疫情反復增加經濟活動恢復難度
報告指出,疫情的更頻繁散發和對新冠病例的零容忍態度,迫使中國的經濟活動進入了一種“走走停停”的模式。由於新變異毒株的傳染性更強,快速封鎖以及大規模測試的疫情應對模式面臨挑戰。疫情反復增加了經濟活動(尤其是服務業)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的難度。
當被問到中國的“清零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時,伯傑爾表示,首先,應該意識到這一政策有力地幫助中國克服了疫情衝擊,並且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了動力。“這意味著迅速採取行動遏制住地方層面的疫情,並將稀缺的醫療資源轉移到最需要的地方。”
但他指出,大約從去年夏天開始,由於疫情暴發得更加頻繁,抗疫限制措施也變得更加頻繁,雖然新增病例數很少,但也會對經濟表現產生影響。但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限制措施變得更有針對性,因此,破壞性也有所降低。
IMF在報告中指出,抗疫限制措施確實對消費產生了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年。“我們沒有理由預計新疫情的暴發在2022年會變得不那麼頻繁,這也是我們下調今年中國經濟預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房地產行業的持續緊縮。”伯傑爾說道。
展望未來,伯傑爾說:“與所有國家一樣,中國將需要考慮如何最好地調整抗疫政策,以適應這種疾病和新變種及其傳播性等不斷變化的特性。因此,重要的是,中國審視其擁有的所有政策選擇。其中的一個選擇顯然是,繼續微調這些封鎖措施,以減少它們對未來的破壞性。另一個選擇是,確保有足夠的有效疫苗來提高人口的韌性。”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