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出了冰淇淩。。
先看市場。
昨晚美股又暴跌,今天A股低開後,拉到翻紅收盤。
最近A股異常堅挺。
過去A股一般都是跟跌不跟漲的,所以近期很多人比較怕,其實要分析清楚每一次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
這次中美的經濟週期明顯是反的。
週邊疫情已經完全都躺平了,經濟活動恢復常態,也開始回收流動性,美股進入回檔。
我們今年重點是穩增長,疫情仍然反復,持續放水,各種政策以救經濟和股市為主,加之從2021年春節後茅指數就帶著除新能源外的所有股票跌到現在,大多數股票的估值水準已經是歷史上幾輪熊市的最低水準。
我中長線在以下方向中選一些臥倒:
A股:醫美化妝品、創新藥、醫療器械、碳化矽、券商、海南免稅,風電、光伏,煤炭、軍工,氫,種子,中藥,稀土,鋰礦,矽礦,鎢礦,物業,狂犬疫苗,0糖0卡原料,電力機器人,碳纖維,酵母。
港股:互聯網龍頭,嬰幼兒奶粉、互聯網性價比消費品牌、火鍋。
美股:港美股互聯網券商龍頭。
期貨量化:目前個人配置比例10%。
可轉債:目前個人配置比例15%。持倉115元以下,正股彈性大的。
股票、轉債、自己管的產品,我個人整體保持滿倉狀態,每月定投。
公募基金:目前個人配置比例10%。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邏輯。
過去兩年,市場最火的題材是新能源為首的賽道股。
因為需求暴增,這個市場裡大多數人是看需求的。
其實我們看一個行業和公司,除了需求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看供給,比如新能車,雖然需求旺盛,但是供給也多,很多人都在做很多新品牌出來,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
這種時候,判斷贏家是難度很大的。
而且這種激烈競爭下,跑在前邊的基本也都很難賺錢,或者說賺到的錢都得拼命投出去以便鞏固競爭優勢,幾乎都不會分紅,反倒是不停融資圈錢。
作為投資者的話,判斷難度大,還沒有分紅,還得不停投錢支持融資。
另外估值也都炒得非常貴,所以說只看到需求旺盛,不一定是好的投資機會。
過去老巴在美國,還有我們A股,其實出現了非常多的反面案例,就是行業需求持續萎縮,結果卻跑出大牛股。。
比如白酒行業,過去這些年,行業規模持續萎縮,喝白酒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是萎縮的行業,競爭格局往往會變好,形成了茅臺一家獨大的格局,就是說,雖然需求萎縮了,但是供給側萎縮的更厲害,只剩下一家最牛逼的了。。
而由於大多數人喜歡追捧需求旺盛的賽道,不斷拋售打壓需求萎縮的行業,導致這種公司估值經常被打壓到極其便宜的程度,競爭格局又變成一家獨大,反倒容易賺大錢,行業萎縮,公司成長,而且往往到了這個時候不用持續大筆投入了,賺了錢就分紅,作為股東,便宜買,還有高分紅,反倒是又安全又能賺錢。
這也是2019年,2020年茅臺開始帶領茅指數持續漲了兩年的一個重要邏輯。
當然,現在茅臺這種整體經過那兩年的大漲後,目前跌了1年,估值還是不便宜,目前不是好機會。
舉這個例子說明這個邏輯之後,現在還是有一些行業是有類似的機會的,比如水泥,建築,化工,造紙,地產等不那麼性感的行業,需求在萎縮,但是都在形成一家獨大了,估值又極其便宜。。
包括前期漲過一波的煤炭,也是這個邏輯,過去幾年搞碳中和,煤炭一直在去產能,每年各公司的投入都在下降,結果發現需求仍然非常旺盛,但是供給卻不足,還要漲價,而且估值還極低,賺了錢沒處花,全部分紅分掉。。
........
茅臺最新出品了茅臺霜淇淋,39元一根,有一股濃郁的茅臺酒味兒。
反正我一想到白酒味兒的冰淇淩就不想吃了。。
剛從茅臺卸任的高衛東,進去了。
歷史上,能從茅臺這樣一家神奇的公司卸任,還不進去的人寥寥無幾,那是真正的傳說一樣的神人。
主要是一瓶飛天茅臺出廠價969元,指導價1499,經銷商實際銷售都在3千多,一瓶酒在體外流失了2千多的收入,經銷商賺的比茅臺公司還多的多。
人家其他五糧液之類的經銷商利潤就是5-10%。
所以說,在這樣一個公司擔任重要崗位,上任後面對的第一個天大的難題就是要懲治腐敗還是同流合污的問題。
........
最近各地都在拼命轉向刺激房地產,但是效果普遍一般。
房地產企業在持續的救助中不斷崩潰。。
汽車銷量崩潰,手機銷量崩潰,一些客單價低的上市公司業績崩潰。
其實主要還是大家手裡都沒錢了,而且預期變了,都變得更謹慎,不敢亂花錢了。
現在經濟不好,疫情結束後沒有一兩年也緩不過來,所以我建議大家注意先節流,再謀開源的事。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