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王喆 | 數位人民幣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注:本文發表於《學習時報》,2021年6月3日,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央行數位貨幣是數位經濟時代國際貨幣競爭的前沿與焦點。在私人數字貨幣、全球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驅動下,2020年以來全球央行數位貨幣研發進入加速期。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最新調查,在2021年全球81家央行中,約有90%的央行已經開展數位貨幣研究。中國在央行數字貨幣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是最早開始研發並試點使用的國家之一。自2019年末以來,我國已經進入數字人民幣(e-CNY)的試點使用階段。
一、數字人民幣的好處何在
數字人民幣的設計充分結合了國際經驗與中國實際,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第一,作為數位形態的法定貨幣,具有法償性與安全性。一方面,數字人民幣是中國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以國家信用作為背書,具有其他協力廠商支付工具所不具備的法償性優勢。數字人民幣的發行與流通以《中國人民銀行法》為法律依據,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了“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位形式”。另一方面,央行採用了數位簽章、數位憑證、加密存儲等多重先進技術來避免重複使用、偽造篡改等問題。通過可控匿名技術,在保護使用者隱私和資訊安全的同時,也在必要時能夠對大額違法交易進行依法監管,從而保障了數位人民幣的安全性。
第二,以零售支付為重點,具有便捷性與普惠性。數位人民幣是面向公眾的零售型數位貨幣,重點用於滿足國內的零售支付需求,致力於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和普惠性。其一,目前數字人民幣的支付與提現無需手續費,降低了使用成本。其二,支付即結算的特點有利於提高商家資金周轉效率。其三,“雙離線支付”的探索,有助於降低對通信網路的依賴。其四,多種類型的數位錢包可以滿足使用者的差異化支付需求。其五,以廣義帳戶為基礎、與銀行帳戶之間的松耦合設計,使得用戶無需通過銀行卡、協力廠商支付等帳戶也能實現支付,有利於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第三,定位於M0並採用雙層運營體系,符合當前現實情況,對金融體系的影響可控。數位人民幣定位於M0,並且不計利息;與實物人民幣並行發行、長期共存。這適應于現金使用率下降、但數字鴻溝依然存在的現實情況。數位人民幣採用雙層運營體系。由央行進行發行、註銷等中心化管理,並通過指定運營機構向公眾兌換數位人民幣。因此,數位人民幣不涉及吸納存款以及信用創造等環節,不改變銀行與公眾的現有債權債務關係,將央行數字貨幣對金融體系的可能負面影響降至可控範圍,能夠有效避免金融脫媒、銀行擠兌等衝擊金融體系穩定的問題。
第四,能夠載入智慧合約,具有可程式設計性與可擴展性。數位人民幣並不直接攜帶智慧合約,但可以載入不影響貨幣功能的智慧合約,從而具有可程式設計性。數位人民幣具有條件支付和擔保支付功能,可以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根據交易雙方商定的條件、規則進行自動支付交易。這一特性增強了數位人民幣的可拓展性,在未來存在巨大應用潛力,為應用場景拓展和業務模式創新提供了可能。
二、推行數字人民幣要解決哪些基本問題
數位人民幣的全面推行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從現實來看,數字人民幣的正式啟用仍面臨以下挑戰。
第一,數位人民幣仍需進行準確定位以及厘清與其他支付手段的關係。數位人民幣能否獲得廣泛使用,不能僅靠政策推動,更是真實需求驅動的、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因此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從而突出獨特優勢、提高吸引力。因此,應當明確並處理好數位人民幣與現有支付工具之間的關係。數位人民幣定位於M0,只承載基本支付功能,應充分發揮便捷、安全、低成本等優勢。數位人民幣並不會取代微信、支付寶等協力廠商支付工具,而是能夠促進不同支付工具間的互聯互通。現有支付工具可以作為數位人民幣的載體,並承擔數位人民幣的優化體驗工作。未來不同的支付工具需要進一步在不同情景劃分和銜接各自的角色。
第二,數位人民幣的推廣離不開與之配套的數位化軟硬體、技術和人才支援。數位人民幣的使用和推廣有賴於充足的配套軟硬體支撐,如手機終端、IC卡、可穿戴設備等硬體以及金融機構和商戶的應用程式、作業系統和資料庫等軟體。央行數位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指出,受理終端的建設是推出數位人民幣的主要挑戰之一。此外,數位人民幣的多場景應用及智慧合約載入,則需要區塊鏈、物聯網、大資料等數位技術支援,而數字人民幣的運營和管理也需要相關專業人才提供服務。換言之,數位人民幣的廣泛應用離不開數位技術的深度融合以及金融體系的數位化轉型。
第三,數位人民幣的長遠發展需要完善的機制設計與制度安排作為支撐。貨幣的發行流通關乎經濟與金融體系的穩定,數字人民幣必須在保障金融安全與穩定的前提下推行。儘管目前數位人民幣已經初步建成多層次安全防護體系,但仍需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有關機制設計,以彌補可能存在的技術漏洞,防範潛在的駭客攻擊、資料洩露、偽造欺詐、業務中斷等風險。立足于數位人民幣的長遠發展,我國還需要建立完善數位人民幣的體系化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專門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體系,加強對數字人民幣全生命週期的監管和風險防控。
三、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前景
從短期來看,數位人民幣的發展應立足於國內市場,不斷完善零售支付功能。央行數位貨幣的設計與推出面臨創新性與現實性的權衡。數字人民幣定位於M0和零售支付,採取雙層運營模式,對經濟金融體系的直接影響較小,為順利推行提供了可行性保障。但與之相應,我們也不能期望數字人民幣在短期內實現過多功能。
未來應當有序推進數位人民幣試點,在時機成熟時實現平穩落地。一方面,不斷擴大試點範圍。截至2021年末,全國已累計開立個人數字錢包2.6億個,試點場景超過800萬個。2022年3月,數字人民幣第三批試點城市正式公佈。未來,數位人民幣需要進一步拓寬試點範圍,總結可複製的經驗,注重數位人民幣在偏遠地區和特定人群中的適用性。另一方面,逐漸豐富應用場景。目前,數位人民幣的試點已經覆蓋購物消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休閒娛樂、生活繳費、政務服務等零售場景,未來還可能應用於醫療、教育、金融等更為豐富的場景之上。在對公支付領域,可以探索數位人民幣在企業工資發放、住房公積金業務、稅費和保險繳納、工程款發放等方面的應用。除此之外,數位人民幣載入智慧合約的條件支付、擔保支付功能在預付式消費、租賃交易等場景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從中長期來看,數字人民幣可能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場景,這將對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深遠影響,並有望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第一,從零售型向批發型的探索。從全球實踐來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等許多國家正在同時開展零售型和批發型兩個賽道的央行數位貨幣研究。批發型央行數位貨幣主要用於央行和金融機構之間的支付清算,特別是在改善跨境支付效率方面被寄予厚望。2021年,我國已經加入多邊央行數位貨幣橋專案(mCBDC Bridge),該專案旨在探索央行數位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未來需要考慮我國是否加快批發型央行數位貨幣的研究、採用何種發展路線、可能產生哪些潛在影響。
第二,與優化貨幣政策目標相結合。數位人民幣能夠實現對M0的追蹤,有利於強化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未來隨著更多功能的拓展,可能產生更大影響。例如,數字人民幣若用於小微企業貸款,將更具精確性和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又如,數字人民幣能夠在轉移支付、發放補貼、消費券等財政支出中直達企業和個人,從而促進產業扶持、精准扶貧等政策實施,助力於產業轉型與共同富裕的實現。
第三,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數位人民幣可以實現點對點支付,在跨境支付中有利於降低對SWIFT系統的依賴,這在技術實現上具有可行性。將數位人民幣應用於跨境支付結算並與人民幣國際化相結合,是應對全球數字貨幣競爭、提高人民幣國際貨幣地位的必要考量。這一應用場景能否實現,還取決於技術成熟度、跨境監管協調等多方面因素。最後值得指出的是,數字貨幣只是一種貨幣形式,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最終還取決於國家的經濟實力、產業鏈所處地位以及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與流動性。
(張明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喆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後)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