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實施資金收付更加便利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體系
7月15日上海市發改委發佈《關於促進“五型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意見提出:實施資金收付更加便利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體系,探索推動自由貿易帳戶、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融資租賃、跨境資產轉讓等領域金融政策及業務創新試點。推進上海資料交易所建設,開展“正面清單+安全評估”資料跨境試點,在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探索跨境資料流程動分類監管模式,打造國際資料港。
為做強做優“五型經濟”,增創上海經濟發展新優勢,現就促進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總部型經濟、開放型經濟、流量型經濟(以下簡稱“五型經濟”)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人才、品牌、頭部企業、通道、平臺“五個關鍵”,大力推動“五型經濟”互促共進、交匯融合、系統集成,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創新內核高能、總部高度集聚、流量高頻彙聚、深度融入全國全球的“五型經濟”生態系統,著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略連結。
(二)總體目標。吸引一批全球領軍人才、緊缺重點人才和傑出青年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上海品牌”“上海價格”“上海標準”,彙聚一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方陣、本土跨國公司方陣和新生代頭部企業方陣,打通一批雙向進出通道、要素交換通道和制度對接通道,培育一批億級用戶流量平臺、萬億級交易平臺和世界級節展平臺,促進上海在世界城市榜單排名中穩中有升,促進上海企業在國內外知名市場主體榜單上的數量和位次持續提升,著力增強“五型經濟”對上海發展的新動能和貢獻度。
二、在“策源力”上下功夫,強化創新型經濟引領作用
(三)全力打造具有核心引領力的戰略科技力量。積極助推國家實驗室體制機制創新,支持國家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力量與市場主體協同攻關重大科技任務。彙聚高水準研究機構和頂尖科學家,發起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健全與“揭榜掛帥”相匹配的專案管理機制和財政支援模式,試點“賽馬式”“里程碑式”財政資金資助模式,力爭實現更多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從0到1”的突破。
(四)加快培育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的新興產業集群。推動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產業領域“上海創造”加快轉化為“上海製造”。抓住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機遇,在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加快集聚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立足國家戰略需要,在新型海洋經濟、氫能與儲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前沿領域規劃佈局一批面向未來的先導產業。適應、引領新需求,聚焦線上新經濟等領域加快培育一批新經濟集群。
(五)著力促進更多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試點,建設高校技術轉移專職機構。推動設立上海市科技成果轉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一批新型標準化技術組織。探索實施國資創投機構全面市場化改革,培育若干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創投機構品牌。深化各類國有科研院所市場化轉制,在機構設施、經費使用、薪酬待遇、考核激勵等方面賦予新型研發機構充分自主權,推動大學科技園成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首站”和區域創新創業“核心孵化園”。
(六)大力集聚具有創造力的人才和市場主體。發揮好白玉蘭人才、東方英才、浦江人才等人才計畫的示範引領效應,大力引進和培養海內外創新創業人才。支援大中小企業與各類創新主體融通創新,開展國有企業創新綜合改革試點,支持外資企業依法參與政府科研專案。大力推進市場化專業化共用實驗室、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設,彙聚創新人才輕裝入駐,促進初創企業快速發展。
三、在“輻射力”上下功夫,提升服務型經濟能級水準
(七)著力促進服務品牌進一步打響。全力實施新一輪打響“上海服務”品牌三年行動計畫,把打響“上海服務”品牌與打響“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品牌緊密結合起來,策劃一批名片式重大活動,實施一批引領性重大專案,打造一批地標性重大載體,深化推進“上海品牌”認證與推廣。
(八)著力促進服務功能進一步升級。增強金融服務全球定價能力,完善和推廣面向全球集中清算行業的“上海清算標準”,加快推動建立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場內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註冊登記中心和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建設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打造世界級綠色金融中心。增強高端航運服務功能,推動開展境外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非五星旗國際航行船舶沿海捎帶業務試點,建設國際海事司法中心。
(九)著力促進服務業開放進一步擴大。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探索適應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准入准營標準、“沙箱”監管方式、扶持政策規則等。做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落地實施準備工作,有序推動跨境交付、自然人移動等服務貿易開放模式創新。
(十)著力促進服務業態進一步融合。圍繞促進技術與產業緊密結合、製造業與服務業雙向融合、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聯動耦合,大力發展總集成總承包、產業電商、檢驗檢測、工業潔淨、智慧運維等重點行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更加專業化、高端化;打造一批未來醫院、數位景區、數位孿生學校、智慧養老院、數位商圈、智慧場館等數位生活示範場景,推動生活性服務業更加數位化、品質化。
四、在“聚合力”上下功夫,增強總部型經濟核心功能
(十一)彙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實體性功能。大力吸引具有實體性功能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上海,支援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升級為亞太或全球總部,推動機構落戶與貢獻落地“兩同步”、總部升級與功能升級“兩促進”。探索以同一集團的不同事業部作為總部認定的主體,積極爭取跨國公司新事業部地區總部落戶上海。
(十二)提升本土跨國公司經濟貢獻度。大力吸引更多中央企業集團及其業務板塊落戶上海,建設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健全本土跨國公司“走出去”服務體系。做好總部企業服務保障和統計工作,支援總部企業加強跨區域資源整合,提升總部企業在滬經濟貢獻度。
(十三)積極培育具有根植性的新生代總部型企業。積極支持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計畫,深入開展“大手牽小手”走進中央企業系列活動,推動大企業賦能“小巨人”,助力上海“獨角獸”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成長為市場佔有率更高、全球輻射能力更強、產業鏈帶動作用更大的“小微型總部”。
五、在“連通力”上下功夫,拓展開放型經濟連結廣度
(十四)全力打好新時代浦東高水準改革開放牌。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準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全面實施上海行動方案,爭取開展綜合性改革試點,滾動出臺綜合授權事項清單,推動在浦東全域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引進“直通車”制度,做好浦東新區法規制定工作,率先突破“五型經濟”發展制度障礙。
(十五)加快建設更具輻射力的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推動長三角地區形成高水準融合的統一大市場,促進重點領域要素市場一體化和區域標準協同,探索構建跨區域互利共贏的產業聯動及利益共用機制。著力打造內貿外貿相互連結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擴大“同線同標同質”實施範圍,支持企業打造外貿轉內銷自主品牌和“國潮新品”。持續放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溢出帶動效應,建設一批進口消費品展示交易直銷平臺,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
(十六)著力培育融入國際大循環的貿易功能新優勢。大力發展數位貿易,完善數位貿易跨境結算服務功能,提升上海浦東軟體園等國家數位服務出口基地能級。加快發展轉口貿易,推動增設“轉口貿易”海關監管方式,探索轉口貿易產品負面清單模式。加快發展保稅存儲展示、檢測維修、物流分撥等新型貿易,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高品質發展。推動貨物貿易“優進優出”,進一步夯實國內最大的進口消費品集散中心地位。
(十七)著力推動服務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高水準制度型開放。發揮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試驗田作用,推動臨港新片區以“五個重要”為統領實行更大程度壓力測試。著力豐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制度創新成果,加強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加快落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三個一批”亮點舉措,支持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打造“五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爭取國家支持在滬開展國際高水準自由貿易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在投資准入、貿易便利、智慧財產權等方面主動爭取實施高標準條款。
六、在“承載力”上下功夫,放大流量型經濟溢出效應
(十八)打通人才、資金、資料等要素境內境外流通堵點。實施更加便利的境外人才從業政策,爭取國家支持出臺一批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在浦東新區先行探索國際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制度。實施更加積極的留學人員引進政策,將留學人員創業園打造成為海歸人才來滬創業的有形載體和前沿陣地。實施資金收付更加便利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體系,探索推動自由貿易帳戶、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融資租賃、跨境資產轉讓等領域金融政策及業務創新試點。推進上海資料交易所建設,開展“正面清單+安全評估”資料跨境試點,在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探索跨境資料流程動分類監管模式,打造國際資料港。
(十九)促進流量線上線下融合。更好發揮資料流程賦能作用,支持國內外流量巨頭在滬集聚資金流、貨物流、技術流、人才流,線上上線下融合中促進數位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吸引高能級金融科技機構落戶上海。深入建設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路,打造國際物流資訊交換樞紐。探索打造科研資源“空中實驗室”,連結國際頂級創新主體的全球科研資料庫資源。探索“線下線上雙輪驅動”的辦展新模式,加快培育新型展會主辦平臺和線上展會主辦主體。建設新就業形態友好型城市,制定實施適應新就業形態的職業傷害保障政策。
(二十)著力打造彙聚各類流量的功能性平臺。期現聯動做強一批大宗商品市場平臺,開展產能預售、倉單互認等業務試點。前後臺打通培育一批數字基礎設施平臺,推進城市數字底座實踐試點,搭建數字孿生平臺、城市資源OS平臺、城市智算公共平臺等數位底座重大平臺,持續打響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品牌。內外貿貫通打造一批口岸樞紐平臺,加快建設浦東綜合交通樞紐,打造航空超級貨站,推動形成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境內外聯通打造一批城市視窗平臺,力爭使上海國際電影節綜合影響力躋身國際A類電影節第一陣營。
七、實施專項行動計畫
(二十一)實施科學設施開放共用行動計畫。創新大科學設施開放共用機制,完善大科學設施“建、管、用”全週期管理模式,優化大科學設施使用方向和機時分配制度,研究出臺面向企業開放共用的鼓勵政策,更好發揮大科學設施“攻關利器”作用。
(二十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計畫。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機制,做大做深科技型中小企業蓄水池,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同步優化高新技術企業審核權下放和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倍增。
(二十三)實施著名服務品牌培育行動計畫。擦亮“五五購物節”“六六夜生活節”等城市名片,打造全球高端品牌集聚地和本土製造消費品品牌創新地。開展“首展首秀”計畫,加強“演藝大世界”等載體建設,加快形成駐演、獨演等品牌,著力打造亞洲演藝之都。
(二十四)實施總部增能行動計畫。提升總部企業全球投資、資金統籌、貿易綜合、科技創新等功能,探索制定實施針對性的服務便利化政策,著力提升各類總部功能承載力和經濟貢獻度。
(二十五)實施新型國際貿易創新發展行動計畫。加快推進跨境電商業態創新,支持企業建設海外倉。拓展離岸貿易“白名單”企業範圍,爭取更有國際競爭力的離岸貿易稅收政策。加快打造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國際分撥及配送中心,進一步優化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一線徑予放行”制度。
(二十六)實施數字上海“場景申城”行動計畫。充分發揮上海超大城市豐富的應用場景優勢,結合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動態遴選發佈應用場景需求榜單,推廣應用場景“揭榜掛帥”機制,開展應用場景“市民體驗評價”,以場景生成助力產業育成。
(二十七)實施百千萬“五型經濟”主體培育行動計畫。探索建立“五型經濟”典型企業識別監測體系,遴選“100+”龍頭企業樹立標杆、“1000+”成長企業匠心扶持、“10000+”潛力企業孵化培育,吸引海內外“五型經濟”頭部企業加速在滬集聚,力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全國領先,著力形成頭雁示範、梯度帶動、集群集聚的雁陣發展模式和完備生態系統。
(二十八)實施“五型經濟”特色集聚區建設行動計畫。結合“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城市空間佈局,開展針對性招商引資,鼓勵各區打造“五型經濟”特色集聚區,量身定制人才、土地、融資等一批精准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推出一批“五型經濟”特色場景,精心打造一批“五型經濟”實踐案例。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