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发布
7月23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承辦、重陽投資教育基金特別支持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2》發佈會暨貨幣金融圓桌會議·2022夏”線上上成功舉行。本次會議是“2022國際貨幣論壇”系列活動之一。IMI副所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王芳在會上發佈了《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2:低碳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IMI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莊毓敏在開場致詞時指出,當前綠色低碳經濟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長遠來看,低碳發展有利於增強人民幣硬實力與軟實力,幫助人民幣更好地全面發揮國際貨幣職能,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到經濟轉型和結構優化任務艱巨,短期內面臨經濟增長和低碳發展的雙重挑戰。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2:低碳發展的機遇與挑戰》認為,從人民幣國際化現狀來看,人民幣國際使用規模與市場認可程度總體延續增長態勢。人民幣更加全面地發揮國際貨幣職能,穩定位居全球主要貨幣前列。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編制的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是一個綜合量化指標,用以客觀描述人民幣在貿易、金融交易、外匯儲備等各方面的國際使用程度。根據設定,所有貨幣的國際化指數之和為100。截至2021年底,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達到5.05,較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年初以來RII呈現週期性回檔,2022年第一季度末的初步匡算值為4.66,繼續保持在歷史相對高位。
雖然全球疫情發展和國際形勢演變錯綜複雜,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歧擴大,市場不確定性極高,但中國經濟運行基本平穩,雙向開放勢頭不減,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地位更加凸顯。2021年RII保持高位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民幣國際貿易計價結算職能進一步鞏固。2021年,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達到7.9萬億元,同比增長16%。在我國對外貨物和服務進出口總額中,人民幣結算占比為18.5%。全球範圍內,國際貿易的人民幣結算份額為2.85%,與上年基本持平。
第二,人民幣國際金融計價交易職能基本穩定。2021年人民幣直接投資規模達到5.8萬億元,同比增長52.23%,再創近五年內最快增速。但由於全球直接投資在上年低基數效應下大幅度反彈88%,致使人民幣直接投資的全球占比下降至27.38%,減少約5個百分點。2021年底,由直接投資、國際信貸、國際債券與票據等共同決定的人民幣國際金融計價交易綜合指標達到9.52%,下降0.47個百分點。人民幣直接投資已經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其明顯的季節波動性幾乎決定了RII數值波動。疫情以來,人民幣直接投資推動RII創出歷史新高5.20,此後已經連續八個季度保持在相對高位水準。
第三,人民幣國際儲備職能不斷增強。全球已有超過75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官方外匯儲備。截至去年底,全球官方外匯儲備中的人民幣資產增至3361億美元,同比增長25%,人民幣在全球儲備占比達到2.79%;2022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官方外匯儲備占比進一步提高到2.88%。今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最新SDR定值審查結果,將人民幣份額從入籃時的10.92%上調到12.28%,表明人民幣的國際使用程度在過去5年中穩步提高。
從2010年初到2021年底,美元國際化指數從49.52升至51.80,歐元從29.84降到23.13,英鎊從4.00變為4.06,日元從3.34變為4.20。同一時期,RII從0.02顯著提高到5.05,人民幣從在國際市場上幾乎空白,到目前已經穩居全球主要貨幣前列。
報告認為,從低碳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關係來看,第一,低碳發展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長遠來看,低碳發展可增強人民幣硬實力與軟實力,是人民幣國際化行穩致遠的重大機遇。第二,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使我國減排降碳任務更加艱巨。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減排成本過高、制約經濟發展、增加轉型風險等問題,雙碳目標可能受阻,也對人民幣國際化形成巨大挑戰。從推進低碳轉型的重點難點來看,首先,構建支持低碳發展的政策體系。立足國情,統一思想,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形成“政府搭台,市場主導”的低碳轉型模式。其次,有序推進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低碳轉型,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以碳市場交易改革為契機,提升我國碳市場成熟度和開放度,未來爭取國際碳定價主導權。再次,低碳發展迫切需要全球治理改革。中國可以在“一帶一路”低碳化投資、綠色低碳政策協調和彌補全球治理缺口方面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課題組強調,必須充分理解低碳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雙碳目標對產業結構調整的硬約束、向高品質發展的成功跨越及其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決定性影響。總體而言,低碳發展的長期效益要高於短期減排成本和中期轉型風險。
圓桌研討環節,IMI聯席理事長曹彤,中國銀行研究院院長陳衛東,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長、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劍平,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特聘資深研究員、中國金融出版社原總編輯郭建偉,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曲鳳傑,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譚小芬,廈門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朱孟楠等來自國內金融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和金融實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低碳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這一主題發表了精彩觀點。
據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從2012年起每年定期發佈《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報告首創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用來概括和反映人民幣實際行使國際貨幣職能的程度。該指數可為管理層提供簡明直觀的決策依據,也是學術界研究相關問題的實用量化指標。歷年報告主題聚焦世界貿易格局變遷與國際貨幣體系演變、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貨幣戰略、貨幣國際化與宏觀金融風險管理、人民幣的金融交易功能、高品質發展與高水準金融開放、上海如何建設全球金融中心、雙迴圈新發展格局與貨幣國際化等國際金融領域的重要議題。
國際貨幣論壇是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國際性年度論壇,自2012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十一屆。論壇發佈《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並對國際金融領域的重要理論和現象進行深入探討。國際貨幣論壇自舉辦以來,不僅關注國內金融熱點,更有國際視野的延伸展望,聚焦人民幣國際化,深度交流國際金融市場走向,探索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貨幣金融圓桌會議”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創設的高層次季度論壇,目前該論壇已成為貨幣金融領域重要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