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中哈經貿關係緊密度
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全稱為“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它所橫跨烏拉爾河兩岸,被視為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內陸國家之一,並在亞歐兩大洲擁有領土(另一個是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也是最北的)。它擁有1,900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平方公里不到6人(每平方英里15人),卻在經濟和政治上主導著中亞,占該地區GDP的60%,主要由其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組成;它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哈薩克斯坦領土歷史上曾有遊牧民族和帝國居住。在古代,古代伊朗遊牧的斯基臺人居住在這片土地上,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向現代國家的南部領土擴張。突厥遊牧民族的祖先可追溯到許多突厥國家,如第一個突厥汗國和第二個突厥汗國,早在6世紀就居住在該國。13世紀,該領土被成吉思汗統治下的蒙古帝國征服。15世紀,哈薩克汗國征服了許多後來成為現代哈薩克斯坦領土的土地。哈薩克斯坦東部兩條最重要的河流,伊爾季什河和伊犁河,都來自我國。它們的水在兩國廣泛用於灌溉和城市供水(特別是通過我國的伊爾季什-克拉瑪依-Ürümqi運河和哈薩克斯坦的伊爾季什-卡拉幹達運河)。此外,伊犁河是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的主要水源,較小的埃米爾河也從我國流入,為哈薩克斯坦的阿拉科爾湖供水。哈薩克斯坦是1988年至1991年蘇聯解體期間最後一個宣佈獨立的蘇維埃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擁有豐富的礦產和化石燃料資源。自1993年以來,石油、天然氣和礦物開採的開發為哈薩克斯坦吸引了超過40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占該國工業產出的57%(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據估計,哈薩克斯坦擁有第二大鈾、鉻、鉛和鋅儲量;第三大錳儲量;第五大銅儲量;在煤、鐵和黃金方面排名前十;它也是鑽石出口國。也許對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是,哈薩克斯坦擁有第11大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總共有160個礦床,石油儲量超過27億噸(27億噸長噸)。石油勘探表明,里海海岸的礦床只是一個更大礦床的一小部分。據說,該地區可發現35億噸(34億噸長)石油和25億立方米(88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總體而言,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儲量估計為61億噸。然而,該國只有三家煉油廠,分別位於阿特勞、巴甫洛達爾和奇姆肯特。它們無法處理全部原油產量,因此大部分出口到俄羅斯。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S Energy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數據,2009年哈薩克斯坦每天的石油產量約為154萬桶(24.5萬立方米)。此外,哈薩克斯坦還擁有大量磷礦礦床。其中兩個最大的礦床包括卡拉套盆地,含6.5億噸P2O5,以及位於哈薩克斯坦西北部的阿克托貝磷礦盆地的Chilisai礦床,資源量為5至8億噸,含9%的礦石。
我國和哈薩克斯坦的關係可以追溯到古代絲綢之路時代,即漢朝(西元前206年至西元220年)。當時,今天新疆、中亞和其他地區的廣大領土在漢朝控制的地區被稱為“西域”。西元前二世紀末,張騫是第一位與這些地區通商的中國官方特使,並將有關該地區的資訊帶回漢武帝(西元前156B-87BC)。1991年12月宣佈脫離蘇聯獨立後,哈薩克斯坦於1992年1月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1994年4月簽署了《中哈邊界條約》,解決了與我國的長期邊界爭端。
1990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在哈薩克斯坦第一任總統努爾蘇丹·納紮爾巴耶夫領導下,哈薩克斯坦與我國建立和維持了非常密切的經貿關係。1999年,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發表了一項聯合聲明,強調雙方希望在下個世紀加強雙邊關係和合作。2002年,兩國簽署了《中哈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11年,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宣佈發展“全方位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於2015年進一步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新階段”。2019年9月,納紮爾巴耶夫的繼任者卡西姆·約馬爾特·托卡耶夫接任後,我國便成為他首次外訪的第一站。期間,中哈兩國簽署了一項雙邊協議,以發展“永久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由於哈薩克斯坦橫跨整個亞歐大陸,它自然而然成為連接中國和歐盟的關鍵“中間走廊”(key ‘MiddleCorridor’ linking China to EU)——哈薩克斯坦在中部走廊或橫貫里海的國際運輸路線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部走廊或跨里海國際運輸路線(The Middle Corridor, orTrans-Caspian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Route 縮寫TITR)是一個多邊機構發展專案,通過中亞、高加索、土耳其和東歐連接中國的鐵路貨運網路和歐盟。通過過境哈薩克斯坦,沿著中間走廊進一步,我國貨物到達歐盟市場的時間幾乎是通過海上貿易路線所需時間的一半。多年來,哈薩克斯坦一直被視為我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的“扣環”(the buckle)。隨著烏克蘭戰爭的爆發,北部走廊(經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失去了重要性,現在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橫跨里海和黑海的中部走廊。作為最大的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在歐亞大陸貿易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歐盟全球門戶戰略範圍內。
在過去25年中,哈薩克斯坦對我國的出口以14.9%的年化率增長,從1995年的年出口額2.92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年出口總額94.2億美元。自2012年以來,我國一直是哈薩克斯坦鈾的最大買家(占哈薩克斯坦所有鈾出口的57%)。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在經歷了長期下滑之後,哈薩克斯坦適度增加了對我國的非碳氫化合物和金屬出口。哈薩克斯坦向中國出口的礦石、爐渣和灰經歷了快速增長,2015年至2019年期間的年增長率為58%。2019年,我國是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出口額僅次於義大利,進口額僅次於俄羅斯。中哈貿易額為143.6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出口78.2億美元,進口65.4億美元。與2018年相比,貿易額增長了22.8%。哈薩克斯坦主要向中國出口商品(石油和天然氣、鈾、金屬、農產品和化工產品),進口工業產品(消費品、機械和設備)。2020年,哈薩克斯坦向我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精煉銅(18.4億美元)、石油天然氣(14.5億美元)和原油(11.9億美元)。2015年至2019年期間,哈薩克斯坦增加了我國製造服裝、服裝配件以及電機和設備的進口。如以下兩圖所載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兩年時間裏,儘管受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哈薩克斯坦國內政治事件衝擊、俄烏衝突等一系列地緣政治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哈貿易額雖有短期波動,但中哈兩國貿易仍整體平穩增長態勢。
根據哈薩克斯坦經濟研究所(ERI)披露的數據,進年上半年哈薩克斯坦與我國的貿易額達到112.6億美元,比去年的統計數字高出36%。其中,進口(46.3億美元)和出口(66.3億)數據均創歷史新高,表明哈薩克斯坦和中國之間的經濟勢頭強勁。今年的貿易額是2016年上半年的三倍。總體而言,出口激增主要是由於石油供應增加了3.8倍,達到16億美元,而其他出口增長了10.5%。反過來,進口的快速增長可以解釋為中國機械設備、電腦和其他高科技產品供應的大幅增加。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21年1月至12月,我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進出口總額達到25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6%。其中,我國對哈薩克斯坦的出口達到139.8億美元,顯示出19.5%的增長,而我國從哈薩克斯坦的進口達到112.7億美元,增長15.3%。其中,我國從哈薩克斯坦的進口,最搶手的商品是食品、礦產品和農產品。
在直接投資領域,大約在2014年之前,我國的第一波投資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為此,我國目前大約20%的天然氣進口來自哈薩克斯坦。另一個主要領域是運輸。鐵路貨運量——主要是在中國和歐洲之間過境哈薩克斯坦——每年都有驚人的增長。哈薩克斯坦“一帶一路”的一個經常被忽視但越來越重要的支柱是製造業和重工業,這代表著自2016年開始的第二波投資。哈薩克斯坦和我國達成協議,將我國部分製造業產能轉移到哈薩克斯坦,並幫助哈薩克斯坦實現經濟多元化。估計已有55個價值280億美元的聯合專案,並已在冶金、工程、化工和其他部門部分實施。
在所有我國在哈薩克斯坦參與的直接投資專案中,最為舉世矚目的專案要算哈薩克斯坦至中國輸油管道投資專案。1997年,為有效滿足我國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收購了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阿克托賓天然氣公司66.7%的股份,並同意建設一條從哈薩克斯坦西部到中國新疆自治區的石油管道。2004年7月,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 (CNODC)和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運輸股份公司(KTO)共同各自參股50%成立了“中哈管道有限責任公司”(KCP),負責中哈原油管道的專案投資、工程建設、管道運營管理等業務。中哈原油管道總體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 萬噸。如下圖所載資訊顯示,該管道西起里海的阿特勞,途經阿克糾賓,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全長2798 公里。管道的前期工程阿特勞- 肯基亞克輸油管線全長448.8公里,管徑610mm,已於2003年底建成投產,年輸油能力為600 萬噸。【2005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完成了中哈石油管道的第一段,並在隨後收購了前加拿大-哈薩克斯坦合資企業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PetroKazakhstani Oil Company),這與兩國關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一致】。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阿塔蘇- 阿拉山口段,西起哈薩克斯坦阿塔蘇,東至中國阿拉山口,全長962.2公里,管徑32英寸,於2006年5 月實現全線通油。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一階段工程肯基亞克- 庫姆克爾段,長761 公里,於2009 年7月建成投產,實現由哈薩克斯坦西部到中國新疆全線貫通。最困難的障礙之一是在天山上修建這一路段。長達970公里的第一階段於2004年9月開始建設。2005年12月,石油開始部分通過俄羅斯的網路或管道流動。2006年,我國西部和哈薩克斯坦之間一條970公里長的新管道開通。2005年底,哈薩克斯坦東部和我國新疆省之間的阿塔蘇-阿拉山口輸油管道竣工。該管道的年產能為2,000萬噸。據瞭解,哈薩克斯坦-中國石油管道由阿克托貝地區的油田和Kumkol油田供應。未來,主要供應源將是卡沙幹油田。該管道還用於從俄羅斯西西伯利亞運輸石油,連接阿塔蘇油碼頭的鄂木斯克(俄羅斯)-巴甫洛達爾(卡薩克斯坦)-奇姆肯特-圖爾克梅納巴特(土庫曼斯坦)管道。俄羅斯公司TNK-BP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Neft通過該管道輸送石油。
由於哈薩克斯坦被稱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一環,其地理位置和緊密的經濟聯繫使其成為我國陸上經濟雄心的關鍵。哈薩克斯坦於2013年加入了“一帶一路”。哈薩克斯坦隨後於2014年成為亞投行的簽約國,進一步鞏固了其與我國的經濟聯繫,並打開了獲得我國投資機會的管道。哈薩克斯坦目前正在實施21個“一帶一路”專案,總金額為120.7億美元。我國也因此成為哈薩克斯坦最大的五大外國投資者之一。目前,哈薩克斯坦約有700家中哈合資企業,占哈薩克斯坦總投資的4.7%。我國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的核心是兩個交通過境點:霍爾果斯和多斯提克-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港門預計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陸港,預計每年可處理3,000萬噸貨物。除陸港外,哈薩克斯坦希望在霍爾果斯建立自由貿易邊境區,以促進與我國的貿易並增加就業機會。兩國政府都希望經濟活動將使城市人口增加到10萬以上。由於“一帶一路”和亞投行融資倡議推動的陸路過境路線改善,哈薩克斯坦和我國之間的雙邊貿易大幅增長。
根據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的數據,近年來,中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經濟的第四大投資者(僅次於荷蘭、美國和瑞士)。2012年和2013年,在“一帶一路”計畫宣佈之前,中國投資流入總額最大。油價下跌和2014年克裏米亞危機使俄羅斯盧布和哈薩克斯坦堅戈貶值,我國因此放緩了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2005年至2019年期間,我國的投資總額為362億美元,約占整個期間投資總額的5.2%。這些投資大多投向石油和天然氣、採礦和加工業以及物流和基礎設施部門的合資企業。
作為中哈全方位合作關係的發展成果之一,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AIX)成立於2017年,是阿斯塔納金融中心(AIFC)的一部分,旨在發展中亞的公共股權和債務資本市場。其AIX“一帶一路”市場部門致力於為“一帶一路”專案提供資本市場解決方案,人民幣是最重要的貿易貨幣。AIX的股東包括上海證券交易所和絲綢之路基金。AIFC於2018年與中國證監會和中國銀保監會簽署了備忘錄,並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絲綢之路基金、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和中信證券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據AIFC行長凱拉特·克林貝托夫(Kairat Kelimbetov)稱,“一帶一路”為哈薩克斯坦和中國之間的金融合作開闢了新的前景。
除直接投資外,援助和貸款是中哈緊密經貿關係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根據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提供的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0月1日,哈薩克斯坦對中國的外債占其外債總額(包括公司間貸款)的6.4%。對中國的未償貸款僅在銀行業(12億美元)和政府擔保債務(13億美元)這兩個部門顯著。哈薩克斯坦對中國的大部分債務是美元,以人民幣發行的貸款約占3.9億美元,占外債總額的0.2%。
2022年6月17日,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在出席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時所發表的一番講話也從另一側面印證了中哈經貿關係的緊密度。據哈通社6月18日報道,托卡耶夫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印度、中東、南亞和東南亞等友好國家在未來的十年內將很有可能成為該地區國家經濟的主要投資者。中國是哈薩克斯坦在經濟和對外貿易領域的主要合作夥伴。在過去的15年中,中國對我國經濟的投資超過220億美元。因此,深化與中國的多邊合作對我國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托卡耶夫還指出,需要加強業務結構之間的直接聯繫,並開闢新的運輸和物流走廊。他認為,建立一個連續的運輸和物流系統,將為“各國的經濟增長創造新的機遇”。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