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再创新高
9月28日,商务部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暨研讨会,这是自2018年起第五年发布该系列报告。
报告认为,2021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鲜明坐标,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继续以自身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历经9年多的携手同行,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持续的、进阶的、实质性的贡献。
报告显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坚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深化经贸合作,推动共建国家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
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再创新高,其中东盟成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货物贸易最集中的地区。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达8782.1亿美元,占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的48.9%,占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总额的34.8%。陆海新通道建设扎实推进,截至今年8月底,海运、铁路、航空运输等方式形成的物流网络已覆盖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5个港口,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货物进出最便捷的通道,助力中西部实现高水平开放,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报告指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丰富合作内容,加强机制协同协作,发挥政策沟通的引领和催化作用,探索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与1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与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投资合作工作组,与23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同14个国家建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丝路电商”合作机制不断深入,在政策沟通、规划对接、产业促进、地方合作、能力建设等方面密切合作,与伙伴国共享电子商务发展红利,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新动能。
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以民为本,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健康丝绸之路”筑起为生命护航的深厚屏障,“绿色丝绸之路”拉紧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纽带,“创新丝绸之路”打造共谋发展的强劲引擎,文明互鉴构建起互利共赢的希望之路和交融互鉴的民心之桥。截至2021年11月,中国累计向非洲派出医疗队员2.3万人次,诊治患者2.3亿人次,帮助1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20个专科中心,同40个非洲国家45所非方医院建立对口合作机制。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已同84个共建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支持联合研究项目1118项,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3家联合实验室。
会上,嘉宾围绕“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大国博弈、数字化发展、规则标准国际化等议题就报告内容展开研讨。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当前“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体系建设迫切需要更多知识型产品和观点供给,智库应推出更多国际产品,丰富权威机构的外文报告供给,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中国叙事的突破口,以国际通用的语言、受众能接受的文本向西方主流传播渠道提供高质量的研究产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谈到,诸多国家已就共建“一带一路”形成广泛共识,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的机制化、规则化,调动沿线国家深度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合规意识和合规能力,增强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海外正当权益的能力,在及时抢抓国际合作机遇的同时,有效应对和化解各类风险,以便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在中国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澄表示,跨境电商成为海外企业和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快车道,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扩大对华出口。同时,跨境电商帮助大量中小微企业参与到全球贸易中,使贸易效率更优化、流程更便捷,有效实现生产、服务和终端消费的无缝对接。
会议还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即将10年以及更远的共建征途上,中国将与共建国家一道,聚焦绿色,助力各国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创新,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持久动能;完善机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继续朝着公正合理方向迈进;注重民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弥合发展鸿沟,将“一带一路”打造成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