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发布《2022年香港地区上市公司ESG报告调研》
本年度香港地区上市公司ESG报告调研,普华永道聚焦ESG披露、气候风险和双碳目标三个专题,发现:
ESG披露日趋成熟,80%以上的被调研上市公司已披露多数ESG议题
气候风险渐行渐近,37%的被调研上市公司主动使用气候变化披露框架
双碳目标日益明晰,44%的被调研上市公司已经设立了定量减排目标
并在以下五个方面提供了ESG优化建议:
优化ESG管治,加强风险管控
增强信息沟通,传达ESG理念
制定ESG目标,驱动转型变革
重视气候风险,明确应对策略
拥抱数字科技,提升披露质量
“香港联交所发布ESG披露指引的6年多来,上市公司ESG披露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上市公司而言,董事会和管理层对ESG的深度参与,是打造ESG披露质量的核心优势。伴随香港ESG指引的持续更新和上市公司的管理优化,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多有深度的ESG内容,及时准确的ESG数据,以及更多上市公司迈入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普华永道中国ESG披露和管理咨询
主管合伙人余洁雯
调研介绍
当前,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已成为全球政府、监管机构、公司、投资者、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重点关注领域。
在香港地区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ESG披露要求日趋严格。一方面,香港联交所要求上市公司的ESG报告须与年报同时发布;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气候变化披露的时间表及采纳标准愈加清晰:
2020年10月,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宣布——拟于2025年或之前强制实施符合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
2021年7月,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表明支持采纳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日后制定的披露标准,并进一步表示支持香港2050气候行动计划;
2021年11月,香港联交所刊发《气候信息披露指引》,鼓励并协助上市公司按照TCFD的建议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事宜。
在此背景下,普华永道选取并调研了283家香港地区上市公司的2021年ESG报告,基于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以下简称“2021版《ESG指引》”)的要求,对ESG议题的披露成熟度、气候变化及碳中和等热点领域提供观察和建议,以帮助香港地区的上市公司更好地践行ESG和可持续发展。
本年度调研的上市企业,分布于恒生行业分类系统的12个一级行业,31个二级行业,其市值、上市时间、指数分布如下:
本年度调研上市公司的样本分布特征
本次调研样本企业的市值(港元)分布
本次调研样本企的上市时间分布
恒生各指数成分股入选本次调研样本的比例
普华永道已连续六年对香港地区上市公司的ESG报告展开调研。本年度报告,除展示上市公司的ESG报告调研数据外,亦讨论了三个专题,分别是:ESG议题披露成熟度、气候变化披露框架、碳排放目标设定;通过分析抽样的上市公司,希望能够回答以下三个与香港地区上市公司ESG披露和管理密切相关的问题:
《ESG指引》执行6年多来,香港地区上市公司ESG报告的披露是否已步入成熟阶段;
气候变化风险日益上升,香港地区上市公司的气候变化行动是否与国际标准接轨;
中国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香港地区上市公司是否已开展碳排放的目标管理。
年度专题
专题一:ESG披露日趋成熟,抓特点补短板
随着香港联交所《ESG指引》的升级,上市公司的披露合规程度已经趋于成熟。本年度调研按照上市公司的披露程度及其同比增长,将《ESG指引》的所有议题分为3类:
成熟类:80%*或以上的上市公司披露了该类议题
增长类:50%至80%的上市公司披露了该类议题
滞后类:低于50%的上市公司披露了该类议题
*以本年度调研的28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总体,下文“所有抽样的上市公司”亦指此范围
ESG议题披露成熟度矩阵
成熟类(占《ESG指引》内所有议题的比例:77.2%)
成熟类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已经覆盖的环境或社会类议题,例如环境和自然资源政策、雇佣政策、供应链ESG政策、反贪污政策及其定量指标等,未来,在该类议题的差异化将是企业提升ESG报告质量的关键成功要素。
增长类(占《ESG指引》内所有议题的比例:19.3%)
增长类议题主要是气候风险、环境目标、社区投资等,此类议题属于相对的新兴领域;因此,上市公司需要了解和熟悉相关议题及其管理,进而制定对应的实施策略和目标。目前,此类议题的披露程度正在快速提升,意味着上市公司正在全面引入ESG管理,积极提升ESG披露质量。
滞后类(占《ESG指引》内所有议题的比例:3.5%)
滞后类议题集中在董事会对ESG监管的细节披露,包括ESG管理方针及策略,如何检讨ESG目标进度等;在当前的ESG环境下,相信在较短时间内,该类议题的披露程度将有显著的进步。
专题二:气候风险渐行渐近,重评估早披露
2017年,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下属的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TCFD)发布《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建议》(下称“TCFD框架”),针对4个主要议题提出11项财务披露建议,为企业评估和披露气候风险的财务影响提供系统化的披露框架;香港联交所发布的《气候信息披露指引》,即参照该框架进行编写。
基于TCFD框架,普华永道调研了上市公司ESG报告中的气候变化内容。调研结果显示:
以TCFD整体框架来看,在所有抽样的上市公司中:
37%的上市公司完整披露了11项财务披露建议,其余上市公司披露了其中部分建议。
以TCFD框架中的单项财务披露建议来看,在所有抽样的上市公司中:
94%的上市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指标(涵盖范畴1和范畴2)**;
20%-50%的上市公司披露了董事会对气候事宜的监督、气候情境分析、气候风险因素、短中长期策略等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披露“气候变化的策略韧性”及“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风险因素”(亦称“情境分析”)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6%和12%,该数据反映出国内外监管机构在推进气候变化披露的痛点,即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均缺少充足历史数据,以在定量层面评估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另一方面,该痛点也促进监管机构与各方合作,加速推进上市公司的气候变化披露要求。
**因港交所的ESG指引要求对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物和气候变化进行披露,故披露此项财务披露建议的上市公司比例较高
以TCFD框架中的单项财务披露建议来看,
抽样的上市公司对各个建议的披露比例各异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专题三:双碳目标日益明晰,设目标降排放
中国政府已经郑重发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2019年12月,香港联交所在更新后的《ESG指引》中提出设立“排放量目标”的要求,2021年12月,香港联交所发布《企业净零排放实用指引》,引导上市公司按照必要的步骤制定适合的净零排放路径。为了解上市公司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设立现状,普华永道亦对公司在ESG报告内披露的减碳目标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所有抽样的上市公司中:
44%的上市公司已经设立了定量减排目标,5.7%的上市公司明确提出“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以及3.2%的上市公司明确提出“关联巴黎协定要求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为满足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要求,建议上市公司尽早开展对自身范围1、2和3的温室气体盘查,制定科学的碳减排目标;
多数企业的减排目标时间长度在1-5年,导致该情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合规驱动,更多的上市公司在2021年ESG报告内披露减排目标;另一方面是ESG与公司战略的深度整合,导致减排目标和业务战略目标的时间跨度趋于一致(注:目前,多数公司正处于2021-2025战略期)。
企业减排目标的时间跨度分布
目标含“碳中和/净零”或“气温上升幅度控制”企业占比
总体建议
香港地区上市公司的ESG披露质量逐年提升,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实融入到业务的方方面面。为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上市公司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优化ESG管治,加强风险管控
普华永道建议:董事会建立与业务战略相匹配的ESG战略,并监督管理层落实及充分阐明实施ESG战略的预期时间表和可衡量目标,这将有助于公司ESG目标与业务目标的协同,实现管控风险冲击,以抓住机遇并建立市场信任。另外,还可以考虑在当前董事会和员工的技能矩阵中加入ESG技能、定期检讨公司ESG风险管理策略及应对、促进内部审计职能对ESG事宜的更多参与。
增强信息沟通,传达ESG理念
普华永道建议: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方共同实现可持续目标及价值创造,营造良性的ESG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对于梳理ESG指标、设立ESG目标而言具有引领性作用,因此在厘定ESG议题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应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接触,了解利益相关方关心的ESG议题,并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公司的整体目标和战略。
制定ESG目标,驱动转型变革
普华永道建议:在国家“双碳”政策背景下,上市公司应结合自身业务情况与环境及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定性及定量目标,了解自身碳排放并识别适用的减碳路径,有效推动内部ESG管理,更好地回应交易所、监管机构、投资者等相关方对于公司ESG管理的诉求,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携手相关方共同发展。
重视气候风险,明确应对策略
普华永道建议:随着气候变化相关议题的重要性和关注度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应积极参考TCFD等框架开展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开展实质性的气候风险识别与评估,将气候风险纳入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内,巩固并强化气候管治架构、策略与绩效表现,逐步调整其战略和商业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社会环境,提高企业的气候韧性。
拥抱数字科技,提升披露质量
普华永道建议:当前ESG数据与报告的信息质量及可信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上市公司应使用数字化工具赋能ESG管理,持续提升ESG数据质量;适时考虑对ESG报告进行独立第三方鉴证,强化ESG数据及其信息披露的可信度及透明度。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