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签署人民币清算安排合作备忘录,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
11月2日,央行网站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签署了在巴基斯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巴基斯坦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建立,将有利于中巴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与各国央行合作日益加强
近年来央行持续加强与各国/地区央行的合作,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双边本币互换、境外清算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等方面的合作。
9月20日央行网站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与老挝银行签署在老挝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9月20日央行网站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签署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根据中国银协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2022)》显示
截至2021年末,人民银行在中国大陆以外的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7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中东和非洲。
从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较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增长近三成。
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金额的比重为48.4%,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约1个百分点。从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得到持续深化。
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债券4.09万亿元,全年增加7553.76亿元,同比增长22.65%,为非居民持有的第一大种类资产。这是自2014年以来,境外投资者连续第八年增持境内债券。
据Wind联合资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境内债券市场共有24家主体累计发行熊猫债券72期,发行规模合计1064.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44%、81.5%,发行期数创历史新高。
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主渠道。截至2021年末,CIPS系统实际业务覆盖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2021年,共运行250个工作日,累计处理支付业务334.2万笔,同比增长51.6%;涉及金额79.6万亿元,同比增长75.8%。
根据中国银行发布的2021年跨境人民币指数显示
一是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人民币在贸易项下使用规模保持增长。2021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6万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价超过3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1%,货物贸易总额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一。全年跨境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量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在人民币跨境使用对贸易便利化的促进效应带动下,人民币在贸易项下的跨境使用规模与外贸总量同步增长。
二是本币结算合作规模较快增长,以人民币跨境使用为基础的互利合作增强。2021年全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非美货币即期兑换量超过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超过即期兑换市场整体增速。印尼、缅甸等周边国家与中国启动本币结算机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本币结算合作水平进一步加深。2021年全年,东盟发生的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规模较2020年增长超过四成,高于人民币全球支付清算整体增速。
三是直接投资拉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继续提升。2021年全年,非金融企业直接投资收付量约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同期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量约5.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五成,直接投资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提升,人民币在证券投资项下跨境使用更加活跃。“南向通”的开通,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2021年,证券投资项下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同比增长近三成,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增长。
2022年我国与世界各国跨境人民币使用更进一步
10月底中老通道“跨境人民币结算”班列从双流发车!作为国内首条“航空+”西部陆海新通道,该趟从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发出的国际贸易班列,首次采用了人民币跨境结算,以务实合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0月底兴业银行公告,兴业银行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兴业银行前三季度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达10338亿元,同比增长约56%,首次实现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自2009年至2022年8月末,深圳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达17.4万亿元(人民币),居全国首位。
以上体现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根据央行发布《2021 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4国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及中资银行在东盟10国实现了全覆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COFER中的占比升至2.88%,位居全球第五,创下了IMF自2016年开始公布人民币储备资产以来的最高水平。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2016年10月起,人民币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占比达到10.92%,在美元与欧元之后名列第三,超过了日元与英镑。人民币顺利入篮,反映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所取得成绩的客观认可。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全年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较2018年同期增长24%,到2019年四季度,衡量人民币跨境使用活跃度的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攀升至304点,2019年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接近20万亿元,是2009年的5000多倍。疫情中的2021年,中国五大贸易伙伴的韩国和日本,两国间以人民币计价的对华贸易额同比分别增长18.4%和9.4%。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的权重从10.92%提高到12.28%,提高1.36个百分点,巩固了中国在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货币地位。IMF声明说,中国人民币重新估值“是基于2017-2021年间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越来越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逐步改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中成为结算货币。我国在7个沿线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中国银行发挥全球化人民币主力清算行优势,在东盟10国都已建立机构,在新加坡搭建了多个区域业务中心,马尼拉分行发起成立由14家当地银行组成的菲律宾人民币交易商协会。至2022年初,已有俄罗斯、沙特、伊朗、委内瑞拉、印度、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日本等28个国家官宣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中国在利用本币进行贸易和投资方面与其他亚洲国家展开持续接触,更好加强地区经济韧性。到2022年5月,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日本、韩国之间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达到约3.8亿美元。中国已与约40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2017年上半年,欧洲央行共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七大外汇储备货币,金额超过等值1000亿美元。俄罗斯加速去美元化,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从2018年的5%增至2019年3月的14.2%。法国、比利时、斯洛伐克、德国、西班牙等多家欧元区国家央行先后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资产兼具低风险、高收益两大特质,2021年巴西央行把人民币资产在其国际货币储备中的份额提高到4.99%,这与2020年的1.21%相比增长四倍。2021年底,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达到创纪录的2.79%。2022年2月,俄乌战争和美联储开始加息潮,欧洲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大举买入人民币避险,直接推动离岸人民币创下最近4年新高。以色列外汇储备总额2021年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2022年4月以色列增加人民币为外汇储备货币。至2022年5月,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国际独立智库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预计,到2024年,将近30%的央行会增持人民币储备,另有70%的央行考虑长期增持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丰富全球贸易货币结算方式,促进全球货币体系多元化,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10月启动CIPS系统以来至2018年,三年来已经有89个国家和地区865家银行接入,日本有30家包括三菱(UFJ)和瑞穗两家大型银行、21家地方性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的东京分行接入,2018年12月莫斯科信贷银行接入CIPS,23家俄罗斯金融机构接入,俄罗斯美元占比从46%降为23%。非洲接入达31家,2018年人民币结算系统交易额增长八成,超过26万亿人民币,CIPS将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拥有美元以外结算手段。中国银联在“一带一路”沿线106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业务,累计发行超过4300万张银联卡,受理覆盖逾1200万家商户和80万台ATM,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分别增长超过25倍、8倍、3倍。银联移动支付服务在3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老挝、泰国等国家银行卡转接网络是以银联技术和标准建设而成,中国银联还向亚洲支付联盟、缅甸支付联盟等授权芯片卡标准;网联提升了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至2022年4月,已有100多个国家的1900多家金融机构与中国内地和香港使用人民币结算。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