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雲集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專家觀點集錦
11月5日,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援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表示,上海將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韌性,積極強長板、補短板,努力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
“上海產業體系完備、金融優勢突出,推動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具有非常扎實的基礎。”吳清介紹,在商務部、人民銀行以及各界支持下,上海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產業鏈核心企業,以及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支持。
一是加強政策引領。吳清表示,《關於規範發展上海供應鏈金融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明確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防範金融風險等要求,提供了有力的指導。
二是創新服務模式。例如,上海票交所推出了供應鏈票據平臺,有效降低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成功落地首單金額1000萬元的供應鏈票據再貼現,及時滿足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三是強化科技賦能,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推進金融服務更加便利化、智慧化。吳清表示,上海市有關部門會同相關金融機構打造“上海大資料普惠金融應用”,並不斷提升數位化賦能金融服務的能力,先後為超過40萬家中小微企業,超過2700億元的信貸融資提供資料支撐。
吳清介紹,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海銀行業供應鏈金融業務合作核心企業將近2000家,表內外融資餘額3824億元,同比增長19%;服務上下游中小微企業3萬戶,表內外融資餘額1380億元,增長25%。
吳清表示,未來上海進一步強化對核心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的精准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在有效管理風險的前提下,綜合運用信貸、債券等各類新工具支援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來提高融資能力和流動性。
“上海也將進一步加大對上下游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綜合性支援,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科技,整合物流、資金流、資訊流,打造一體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吳清說。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證監會繼續堅定不移推動資本市場高水準開放,以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吸引更多境內外中長期資金,堅定不移引入更多各類境外機構投資者,進一步便利境內外投資者跨境投資,更好支援企業跨境融資發展。
根據證監會網站11月5日發佈的消息,方星海是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中國資本市場高品質對外開放”分論壇上致辭時作出上述表示的。
他還透露,證監會將著力健全GDR、CDR發行等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推動企業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實施,支援各類企業依法依規赴境外上市;中國與新加坡之間的ETF互通產品也即將推出。
權威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滬深股通資金合計淨流入1.68萬億元。方星海表示,證監會將推動加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務實合作,擴大滬深港通股票標的範圍,支持香港市場推出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支援在香港市場推出國債期貨。
【以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吸引更多境內外中長期資金】
方星海表示,證監會將推動以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吸引更多境內外中長期資金,還將堅定不移引入更多各類境外機構投資者,促進我國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隊伍發展。
他說,從結構上看,今年以來配置型、長線資金保持淨流入,這表明外資看好A股的長期投資價值,也反映了外資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
“今年前10個月,滬深兩市有289家企業IPO上市,一批技術領先、市場認可的科技創新企業登錄資本市場,也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了更為豐富多元的投資機會。”方星海表示,證監會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高品質發展,不斷增強境內外投資者的信心。
【堅持推進高水準制度型對外開放 擴大滬深港通標的範圍 支持依法依規赴境外上市】
方星海表示,證監會將堅持推進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對外開放,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建設,是制度型開放的關鍵所在。
他透露,證監會將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安排,進一步便利境內外投資者跨境投資,更好支援企業跨境融資發展;健全GDR、CDR發行等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推動企業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實施,支援各類企業依法依規赴境外上市。
方星海還說,證監會將推動加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務實合作,擴大滬深港通股票標的範圍,納入更多A股上市公司,支持香港市場推出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支援在香港市場推出國債期貨,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歡迎優質境外機構來我國市場投資展業】
方星海表示,歡迎優質境外資本市場機構來我國投資展業。他提到,近幾年,我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等資本市場仲介機構的執業能力穩步提升。更多國際領先的市場機構進入我國,與境內機構良性競爭互動,有利於拓展市場廣度深度,也有利於提升行業服務能力。
“從規模上看,我國已形成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和債券市場,具有長期穩定發展的良好基礎,對國際投行、資管公司、期貨公司等機構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方星海說,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制度框架,加快落實各項開放舉措,吸引和集聚更多優秀國際機構和人才參與我國資本市場。
【截至9月底滬深股通合計淨流入1.68萬億元 中國與新加坡ETF互通產品即將推出】
方星海在致辭時表示,近些年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舉措漸次落地,有力促進了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具體表現在下述四個方面:
“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行業開放度持續提升。
近年來,外資機構來華展業便利度不斷提升,經營範圍和監管要求實現國民待遇。目前,摩根大通、高盛、野村、UBS等12家外資控股或全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相繼獲批,渣打銀行等3家外資銀行在華子行獲得基金託管資格。橋水、貝萊德等外資私募證券基金設立了38家全資子公司。
同時,證監會支持具備一定實力、運作規範、管理水準較高的國內證券基金期貨機構“走出去”,拓展了跨境業務範圍,增強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多措並舉拓寬跨境投融資管道,市場開放持續深化。
截至9月底,滬深股通資金合計淨流入1.68萬億元。目前,滬倫通機制在境外拓展到瑞士、德國等歐洲市場,境內拓展至深交所,已有5家A股公司在英國、7家A股公司在瑞士發行了全球存托憑證(GDR),累計融資超過85億美元。
目前,還有3家A股公司正在發行GDR流程當中,有16家公司已經宣佈要發行GDR。
國際化產品體系不斷豐富,產品開放邁出堅實步伐。
近年來,證監會推動A股納入明晟(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鐘斯等國際指數,納入比例不斷提升;中日、深港、滬港ETF互通相繼開通,已推出11只中日ETF互通產品、6只內地與香港ETF互通產品,即將推出中國與新加坡之間的ETF互通產品。
同時,我國已經向境外投資者開放原油、PTA、鐵礦石等7個期貨品種,境外投資者占各品種全部交易和持倉的比例都在10%-20%之間。
加強雙多邊交流對話,跨境監管合作取得重要進展。
截至目前,證監會已同67個國家(或地區)建立監管合作機制,是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的常任理事,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與此同時,證監會本著依法依規、專業務實的態度推進了中美審計監管合作。
11月5日,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援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發表視頻致辭表示,接下來人民銀行將繼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繼續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提升對重點領域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水準,持續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相關制度和基礎設施,夯實人民幣在實體經濟領域使用的基礎。
“近年來,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和新冠肺炎疫情等持續衝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擾亂全球經濟秩序,拖累經濟增長,加劇通脹壓力。”宣昌能介紹稱,人民銀行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決策部署,採取多方面措施,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一是持續推進完善供應鏈金融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供應鏈票據貼現,加強供應鏈票據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和便利性。
二是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的支持。
三是常態化開展多層次融資對接,提高融資效率。人民銀行指導人民銀行分支機搆、各金融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融資對接活動,發揮好行業主管部門的資訊優勢,通過線下主動走訪、行業主管部門推送等暢通銀企對接的管道。
四是發揮好匯率自動穩定器功能,提升企業應對匯率風險能力。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預期總體平穩,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的功能。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加強預期管理,提升避險能力。
五是穩步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準,加強對跨境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持保障。
11月5日,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援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上,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表示,將不斷深化與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合作,聚焦當前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突出難題,聚焦鏈條企業實際困難和迫切訴求,聚焦產業鏈供應鏈智慧化綠色化升級發展趨勢,不斷完善政策環境,優化豐富金融供給,讓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活起來、轉起來,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據李飛介紹,今年1月至9月,面對超預期因素影響,中國貨物進出口增長9.9%,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6%,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增長8.5%,持續為全球經濟復蘇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貢獻“中國力量”。
展望未來,李飛說,儘管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是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為大家攜手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李飛稱,商務部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品質和水準,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產業分工合作,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安全水準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動能”。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是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的活水。近年來,商務部與人民銀行等金融主管部門,不斷加強協作聯動,與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定,創新推出一系列金融支持舉措,支持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國內外協同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李飛說。
11月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蔡建春出席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中國資本市場高品質對外開放”分論壇,並圍繞“服務資本市場高品質開放和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發表致辭。
蔡建春表示,上交所將緊緊圍繞“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用之福”這一總要求,心系“國之大者”,堅持“胸懷天下”,更加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全域,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加快建設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匹配的世界一流交易所,為服務資本市場高品質對外開放,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扎實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蔡建春表示,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對資本市場開放的總體部署,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上交所積極完善制度、創新機制、夯實基礎、優化規則,在推動市場由局部管道式開放向全面制度型開放方面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
具體而言,一是國際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制度機制日趨成熟。滬港通和QFII規則持續優化,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便利、高效的服務。目前,外資占滬市日均交易比重接近10%。隨著機制持續完善、標的範圍逐漸擴展,滬港通已發展成為一個具有高度擴展性的制度框架,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在資本市場開放領域的一個成功探索。
二是互聯互通存托憑證為企業跨境融資搭建了統一的制度框架。滬倫通成功推出後,進一步擴展為互聯互通存托憑證制度,目前已涵蓋英國、瑞士、德國三個境外市場,共計8家滬市上市公司發行GDR,融資70多億美元;同時,也為境外企業到上交所發行存托憑證建立了制度基礎、提供了規則支撐。
三是交易所債券領域開放穩步實踐。制定“一帶一路”債券管理規範,隨著相關業務由試點轉向常規,境外發行人在上交所發行熊貓債券和“一帶一路”債券已累計超過1000億元。不久前,上交所聯合中國結算發佈專項規則,支援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開立證券帳戶參與交易所債券投資。
四是積極參與國際行業治理,共同制定國際行業標準。在可持續和綠色金融領域,上交所牽頭制定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可持續交易所原則》,參與制定全球發行人氣候資訊披露指南等事項,加強與國際標準對接,積極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
此外,上交所一直高度重視與國際投資者的溝通交流。自2019年以來,連續舉辦3屆上交所國際投資者大會,累計近3000位境內外機構投資者,逾300位全球知名金融機構代表,在大會上共話中國資本市場投資新機遇。
【積極融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蔡建春表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域高度,推出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承載了金融領域先行先試的重要職能。作為坐落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上交所在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中努力當好“排頭兵”。多年來,上交所率先推出了滬港通、滬倫通、ETF期權、中日ETF互通、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科創板做市商制度等創新舉措,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打造“兩中心、兩樞紐、兩高地”的戰略目標貢獻積極力量。
一是助力上海金融市場優化發展格局、增強核心功能。上交所持續強化投融資功能,助力上海打造金融服務新增長極。十年來,滬市新增上市公司1250家,IPO融資額近1.7萬億元;公司債券累計發行26.4萬億元。目前,滬市股票總市值45萬億元,位居全球第3位;債券市場總託管量16萬億元,保持全球最大交易所債券市場地位;ETF成交金額、市場規模穩居亞洲第1、第2位元,ETF期權交易規模位居全球同類產品前列。去年啟動的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順利推進,目前已有12只產品上市,融資390億元,帶動了近2000億元的投資,未來發展大有可期。
二是助力上海金融市場落實國家戰略、推進改革創新。2018年以來,上交所深入推進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重大改革任務,目前科創板已有483家上市公司,IPO融資累計超過7300億元,總市值超6萬億元,初步形成支持科技創新的市場生態,日益成為“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科創中心的聯動效應日益增強,上海科技創新策源地功能進一步強化。
三是助力上海金融市場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積極支援綠色企業上市,鼓勵上市公司披露社會責任情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產品。目前,滬市已有超過120家新能源、節能環保企業上市,800餘隻綠色債券及綠色資產支援證券掛牌,託管規模超過3700億元。上交所和中證指數公司發佈93只綠色相關指數,滬市綠色主題ETF總市值近300億元。
【堅定不移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蔡建春指出,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形勢,資本市場經受住了考驗,展示了較好的韌性和活力,在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合理穩定預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滬市來看,一是市場融資功能有效發揮,IPO融資額位列同期全球第一,有力支援了實體企業融資發展;二是主機板上市公司業績穩健,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8%和5%,展現了較強的韌性;三是科創板繼續交出亮眼答卷,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3%和25%,顯示了較好的成長性。
蔡建春表示,“隨著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漸次落地,國民經濟持續恢復,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大、韌性強、活力旺,我們對資本市場未來的長期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據介紹,下一步,上交所將繼續落實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堅持註冊制改革“三原則”,切實承擔起改革實施主體責任,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優化上市審核、發行承銷、交易等一系列制度機制。
上交所將持續提升服務科技創新能級。堅守科創板“硬科技”定位,鼓勵和支援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打造支援科技創新的良好市場生態。積極支援科創債、雙創債發行,不斷拓寬科技創新領域的多元融資管道。
上交所將不斷促進投融資協調平衡發展。穩步推進公司債券、ETF、期權等產品創新,更好發揮市場風險管理功能,更好滿足投資者財富管理需求。優化REITs規則機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REITs發展新高地。
上交所將堅定推進高水準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深化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優化國際投資者境內投資的管道和機制。加強跨境指數合作,不斷提高中國指數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積極參與國際行業治理,與境外交易所務實合作,加強開放條件下監管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建設。
11月5日,上海銀保監局局長王俊壽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上表示,供應鏈金融是基於產業鏈基礎之上衍生出來的,沒有產業鏈這個“本”,就沒有供應鏈金融這個“末”,所以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本身就是支援實體經濟的重要體現。
科技賦能可以助力供應鏈金融更好發展。在王俊壽看來,通過物聯網技術,有效解決了對抵質押物可視、可控、可追的監管;利用區塊鏈技術,特別是區塊鏈技術當中的智慧合約,具有不可撤銷交易、點對點交易等特徵,有效地解決過去虛假貿易騙取銀行貸款等問題;運用大資料技術,可以有效對各類主體進行畫像,有效甄別和進行風險分類。
“金融對產業鏈供應鏈的賦能體現在滋養節點企業、潤澤整個鏈條,達到灌溉整個產業的目的。”王俊壽說,過去金融業是以商業銀行為中心主導,而現在是以供應鏈金融鏈條上的鏈主企業為主導——只要鏈主企業“頂天立地”,上下游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就可以“鋪天蓋地”發展。
王俊壽認為,從監管角度來看,供應鏈金融主要面臨兩個風險:一是外生性風險,即經濟週期波動風險、政策環境風險;二是內生性風險,包括核心企業、上下游主體企業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科技風險等。
“監管既要守住風險、守住底線,同時還要引領發展,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推進,需要在發展當中化解一些問題和風險。”他說。
王俊壽強調,下一步在打造供應鏈的場景金融、綜合金融方面,要堅持“無科技不風控、無科技不監管”的理念,利用各種科技手段向監管賦能。在商業銀行化解防範風險方面,需要監管部門用穿透的方法去警示風險、識別風險,這樣就可以營造一個開放式、無邊界的金融生態圈,監管部門有責任去保駕護航,共同助力供應鏈金融行穩致遠。
跨境清算公司總裁許再越11月5日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上表示,在主要經濟體匯率大幅波動的背景下,堅持“本幣優先”、使用人民幣結算是抵禦匯率風險的較好選擇。
“邏輯上看,既然外貿企業購買原材料等成本投入都是使用人民幣,在與境外企業貿易往來時,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是最方便最穩定的,可以節省匯兌和管理匯率風險的成本。”許再越說。
當前,企業使用人民幣的意願仍有提升空間。許再越提及,2021年中國銀行對3300餘家境內外企業使用人民幣情況的調研顯示,有78.8%的受訪境內外工商企業願意考慮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或提升人民幣的使用比例。“我們呼籲,在貿易過程當中,包括銀行、企業等主體一方面要自己主動使用人民幣,另一方面也要推動貿易對手接受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使用潛力巨大,加快實現“本幣優先”和拓展全球參與者網路是關鍵。許再越表示,希望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網路向外延伸,得以輻射更多的境外機構和企業,形成“點、線、面”的網路支撐。他還希望能與市場成員務實合作,在便利跨境人民幣使用、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服務可獲得性等方面同向發力。
許再越認為,本幣結算既要堅持“本幣優先”原則,也要立足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只有全面提升本幣結算便利化程度,加快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時效,才能讓企業切實感受到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優勢。
在這方面,許再越介紹,CIPS積極推進與外匯交易中心、香港CMU、中債登、上海清算所等境內外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通交易、託管、 結算等環節,便利全球投資者在上海開展金融市場交易。後續,還將與更多基礎設施連接,推動人民幣使用的便利性進一步提升。
當前,CIPS已成為人民幣跨境結算的主管道。資料顯示,2022年前10個月,CIPS系統累計處理支付業務348.5萬筆,金額78.5萬億元,日均處理筆數同比增長27.2%,金額同比增長20.2%,儘管受全球疫情和複雜外部環境影響,CIPS 業務量依然保持較高增速。
11月5日,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援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上,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明表示,確保安全穩定和多元化的貿易通道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各方關注。
張明表示,上合組織國家一致認為,當今世界各國利益高度融合,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上合組織成員國高度重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斷裂問題,將深化地區經濟合作、加快上合組織地區經濟復蘇視為其當前重要的任務。
“為確保安全穩定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上合組織成員國將通過發展國際運輸走廊、擴大本地結算,為跨境電子商務創造發展條件,通過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加強糧食供應鏈協作等舉措,進一步推動相關合作。”張明介紹稱,未來,上合組織成員國還可能探討建立有關資料庫,制定中長期合作方案,以加強資訊交流和行動計畫協調,提升成員國應對外部風險的能力建設。
11月5日,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援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當前金融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嚴峻挑戰。這一背景下,供應鏈金融不僅要支持央企大廠、民企大廠,更要支持外企大廠,形成上下游、產供銷、內外貿、大中小、央民外協同發展的局面,把根深植在中華大地。
中國信保首席經濟學家王穩11月5日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上表示,當前全球出口信用保險市場四個風險特徵突出,分別是烏克蘭危機不斷加劇、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新一輪經濟革命和產業革命不斷深入,以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開始呈現區域化、集團化、本土化、逆全球化的特徵。
“這些大大推升了大宗商品和消費品的價格,導致全球經濟高通脹,進而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都下調了明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王穩表示。
據王穩介紹,近年來,為適應全球貿易投資形勢變化,出口信用保險作為政策性金融工具,正在由傳統的促進貿易投資、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最終風險承擔者,向三個職能方向轉變,即貿易和投資機會的創造者、海外投資的促進者以及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政策性工具。
今年前三季度,出口信用保險累計承保金額達到6800億美元,同比增長13.3%;電子資訊、家電、整車工程機械、生物醫藥、新能源、紡織機械、現代農業等七條重點產業鏈累計承保金額為2861億美元,同比增長15%。
王穩表示,中國信保充分發揮政策性機構的融資支持作用,目前累計已帶動近300家銀行為出口企業提供保單融資支援超過4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信保累計服務支援客戶17.6萬家,其中小微客戶15.2萬家,占比超過86%,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增信保額達到70億元,切實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