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這些重要信號
請點擊下載報告↓
人民銀行11月16日發佈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政策傳導效率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
在對宏觀經濟的研判上,《報告》表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海外通脹高位運行,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國內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但要看到,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素條件較為充足,有效需求恢復的勢頭日益明顯,經濟韌性強、潛力大、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
談及下一步政策思路,《報告》表示,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搞好跨週期調節,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
金融工具
有效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也是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報告》專欄介紹了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作用助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效果。
《報告》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金融工具有效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一是着力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缺口问题。截至2022年10月末,两批金融工具合计已投放7400亿元,有力补充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的资本金。
二是配套融资积极跟进。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今年新增的8000亿元信贷额度,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同步跟进重大项目配套融资。目前各银行为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3.5万亿元,有效满足项目建设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三是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第一批3000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在今年第三季度已实现全部开工建设,第二批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也将按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分批实现开工建设,力争在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从落地效果看,今年前三季度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6%,明显高于去年全年的0.4%。未来随着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加快落地,将不断释放“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的综合效应。
根據《報告》,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配合督促專案開工建設和加強要素保障,加快其他資本金到位,推進金融工具加快資金支付使用,支持專案配套融資銜接跟進,推動更多有效投資年內加速落地,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態勢。階段性放寬部分城市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2022年9月29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佈通知,決定階段性放寬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符合條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決定在2022年底前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報告》顯示,9月29日出臺的政策是針對2022年6-8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均連續下降的城市(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0個主要城市數據,符合條件的有23個),將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不低於LPR減20個基點的規定階段性放寬至2022年底。這一政策針對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而且是階段性的,2022年底到期後原有政策將自動恢復,這種安排既有利於符合條件的城市政府按照“因城施策”原則,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剛性住房需求,也體現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報告》指出,政策出臺後,一些城市政府積極回應,作出了相應調整。山東濟寧、湖北黃岡、廣東清遠和陽江、浙江溫州和舟山等城市,已將當地新發放首套住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LPR減35個基點至LPR減60個基點,降幅在15個至40個基點之間;湖北、廣東部分城市階段性取消了當地新發放首套住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從實際發放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看,2022年10月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4.3%,較上月下降4個基點,較上年末下降133個基點。
《報告》還顯示,自2022年10月1日起,人民銀行下調了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別調整為2.6%和3.1%,同步支持居民剛性住房需求。這是2015年8月以來首次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第二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政策保持不變,即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別不低於3.025%和3.575%。
《報告》指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人民幣匯率
保持基本穩定有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外匯市場供求總體平衡。《報告》指出,下一階段,人民幣匯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有基本面和政策面兩大支撐因素。
從基本面看
一是國內經濟大盤穩定、穩中向好,這是匯率穩定最大的基本面。儘管經濟短期面臨下行壓力,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是世界經濟增長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二是國際收支大盤基礎堅實,這是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基本盤。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專案順差3104億美元,同比增長56%;1-9月貨物貿易順差6452億美元,同比增長52%。貿易管道充沛的資金淨流入充分滿足企業和居民用匯需要,這是外匯供求得以平衡、外匯市場得以平穩運行的基本盤。與此同時,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進一步提升,人民幣資產對全球投資者保持較強吸引力。5月11日,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
三是外匯儲備居世界首位,這是維護匯率穩定和金融安全的基石。2022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03萬億美元,持續保持在3萬億美元上方,能夠覆蓋一年以上的進口付匯;6月末我國國際投資頭寸表的對外資產規模達9.2萬億美元,短期外債規模相對於外匯儲備保持低位,國家、金融體系、實體部門外匯資金充足,有厚實的家底抵禦外部衝擊。
從政策面看
一是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宏觀審慎管理不斷完善,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同時,人民銀行已退出常態化干預,人民幣匯率由市場供求決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不斷完善,規則性、透明度和市場化水準提高,匯率彈性明顯增強,較好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增強了貨幣政策自主性,人民銀行以我為主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平衡了國際收支,促進了內外部均衡,有利於經濟的長期發展。
二是歷史上這一機制經受住了多輪外部衝擊的考驗。在國際金融危機、全球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通脹和發達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等多輪重大衝擊考驗中,人民幣匯率均能靈活調整,並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均衡,有效發揮了抵禦外部衝擊的“緩衝墊”作用。面對歷史上多輪的匯率超調,人民銀行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能夠有效管理市場預期,為匯率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報告》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堅決平抑匯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合理看待存貸差擴大
2022年以來,銀行體系存貸差增加較多,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8.1萬億元,同期新增存款22.8萬億元,9月末存貸款餘額的差值為44.2萬億元,較2021年末擴大4.7萬億元,引起一些關注。
有觀點將存貸差擴大與儲蓄向投資轉化問題聯繫起來,並認為銀行加大貸款投放就可以縮小存貸差。
《報告》指出,對此,需要探其根本、正確看待。
以我國今年的情況為例,存貸差擴大實際是宏觀政策協同發力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的體現。今年以來,受超預期因素影響,局部領域信貸需求放緩,而經濟迴圈部分環節的預防性貨幣需求有所增加,托舉經濟需要相對更多的貨幣支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貨幣政策與財政、產業等其他宏觀政策協同發力,使得非貸款管道創造的貨幣增多,存貸差因此擴大。
《報告》表示,類似地,近年來國外主要經濟體存貸差也呈現擴大趨勢,主要與銀行資產結構多元化、特別是銀行體系支持財政赤字支出等因素有關。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歐、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或銀行通過購買國債支持財政擴張,再由財政支出轉為實體經濟存款,導致存貸差擴大。
《報告》強調,總的來看,存貸差擴大本質上反映的是貸款以外管道的貨幣創造增多,與儲蓄向投資轉化沒有直接關係。今年以來我國銀行體系存款總體增長較快,同時由於疫情等特殊因素,居民預防性儲蓄增加,居民存款與企業存款之間的迴圈不暢,反映為9月末,住戶部門各項存款餘額增速為14.5%,較企業部門11.2%的增速高3.3個百分點;1-9月住戶存款新增13.2萬億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58%,較去年同期高6.9個百分點,存款的部門結構發生了變化,但這些變化並沒有改變存款總量,因此並不會改變存貸差。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