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舊文:我在深圳當市長
故事01 | 深圳特區有多大?
1997年6月29日(注意時間點,7.1香港回歸前),途徑深圳的中央領導派秘書通知李子彬去領導房間彙報工作。
中央領導聽完主要數據,做了概括——“三個特區加起來才等于半個深圳。”
1980年到1996年,深圳特區的國內、境外資金累計投資2800億元,形成了城市的經濟規模。
分析深圳爲何發展這麽快?李市長總結出四個原因。
一是改革開放與鄧小平理論,沒有這個基礎,就沒有經濟特區的産生;
二是市幾届領導班子堅持把發展“工業製造業”作爲經濟發展的基礎;
三是得到了全國人才的支持;
四是得益于中央給予的優惠政策扶持,以及毗鄰香港的地理位置優勢。
故事02 | 想找馬明哲當副市長
1995年4月,深圳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確定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目標。
作爲“班長”,李子彬市長要物色一位理想的副市長人選。當時還缺一位分管財政、稅務、教育和聯繫金融機構工作的副市長。所以,他認爲提名人選最好是金融界的行家、專家。如果找不到,寧願空缺也不將就。
李子彬第一個想到的是時任平安保險公司董事長的馬明哲。于是,他邀請馬明哲到辦公室來,告訴對方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爲什麽適合,兩人談了一個多小時。
馬明哲感受到了市領導的器重,但心裏定不下如何選擇,緊張得藍襯衫後背都濕透了。
最後,李問是否同意擔任這個職務。
馬說:“我要回家問問我媽。”
第二天一早8點,馬明哲就來到市長辦公室,“我媽說,副市長的工作,各方面協調量很大,你嘴笨,幹不了,你把平安保險公司幹好,就很不錯了。”
就這樣,因爲家人不同意,馬明哲婉拒了這份工作。
故事03 | 任正非在紐約請我吃飯
華爲,是深圳特區和中國通信領域的一顆明珠。
1999年,正當華爲公司蒸蒸日上之際,所有客戶却收到一份“華爲拖欠工資,資不抵債”的誣告信,這使得華爲幾個月內沒有訂單。華爲總裁任正非、副總裁孫亞芳寫信給李子彬市長,請求給予幫助和支持。
爲此,李子彬專程赴北京面見一位國務院領導,介紹了華爲公司的情况。建議領導批示給國家審計署,牽頭組織財政部、銀行、工商局、稅務局等部門,共同組成聯合審計組到華爲進行審計。
市場只相信事情的真相,公布審計結果後,誣告信就會現出原形,華爲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國務院領導說,“子彬同志,爲一家民營企業的困難找我的,你是第一個。”
李子彬從1994年到深圳任職,直到2005年從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崗位上退休,與任正非常在工作場合見面,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退休後,李子彬有一次在美國考察。酒店突然有人敲門,一開門,竟是任正非。
“怎麽是你?”“我來請你吃飯。”
任正非說,華爲的人懂得感恩。你現在退休了,我請你吃飯,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
故事04 | 告別荔枝節,改辦高交會
在那個年代,深圳的重要課題之一是改變勞動密集型的“三來一補”企業爲主的經濟結構,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産業。
1998年,一次在外地的考察中,李子彬與市委書記吃早餐前聊起大連的國際服裝節,很自然地說起了深圳的市節——荔枝節。
荔枝節辦了10年,初衷是開展經貿和文化聯誼活動,加强與港澳臺地區、企業的感情聯絡,對于招商引資、加强對外交流方面有積極作用。但是現在規模越搞越大,花錢越來越多,效果却沒有那麽明顯了。
“深圳能不能停辦荔枝節,新辦一個與高科技有關的節?”
就這樣,聊天聊停了荔枝節。後來在各方支持下,决定籌辦“中國高科技交易會”,簡稱高交會。
深圳如何辦出水平和特色,官方在會後得出結論:
一是要讓科研成果的供應方和需求方都參加,深圳當好“經紀人”;
二是把集中交易和網上交易結合起來,辦成“永不落幕”的高交會;
三是把高新技術成果交易與風險投資機制結合;
四是做好項目評估工作;
五是邀請港澳臺科技界、企業界參加,打造成爲海峽兩岸高新技術成果交流、産業合作的盛會。
最終,首届高交會正式開幕,幷見證了深圳創新的力量:大族激光獲得1000萬的訂單,馬化騰帶著QQ前身OICQ拿到一筆關鍵投資220萬美元,新加坡投資機構與中國科技開發院等投資2.5億元建立醫藥科技發展公司……
朱熔基總理親自“站台”高交會,亮明瞭“國家態度”,高交會從此一炮打響。
故事05 | 深創投,政府不塞項目不塞人
創業投資,是發展高新技術的推手。90年代,美國的納斯達克風靡全球,而國內還沒有誕生一支創投基金。
爲了創立深創投,深圳市政府出資5億元,從社會募資2億元,還從上海挖到了申銀萬國證券前CEO闞治東。
解决了錢和人的問題,李子彬市長給深創投交代了一個經營方針: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按經濟規律辦事、向國際慣例靠攏。
立足深圳,面向全國,政府不塞項目不塞人,讓這個國有創投公司放開手脚,煉成“中國創投的領頭羊”。
後來因爲公司業績好,領導班子和員工薪酬讓一些人眼紅。有人提議將“投資收益的8%獎勵給公司全體員工”降爲“5%”,理由是降低其他國企員工心理的不平衡。
深創投董事長堅决反對:
“定下的規矩說改就改,是不講信用,會嚴重影響員工積極性。”
到了2014年,深創投已經是全國三分天下有其一,幷因此成爲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研究案例。
從2016年起,深創投實行新的薪酬體系,把投資淨收益的10%獎勵給全體員工。
故事06 | 深圳實踐:金融棋活,全盤皆活
“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深圳在改革開放幾十年間,金融業白手起家,殺出一條血路。
國家給予深圳經濟特區在資金、利率、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金融機構審批四個方面不少特殊金融政策。
全國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第一家中外合資財務公司、第一家由企業法人持股的商業銀行、第一家證券公司等,有100多個金融領域的“全國第一”誕生在深圳。許多成功經驗陸續向全國推廣、普及。
深圳銀行積極配合住房改革,大力推進住房商品化,適時推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中國平安等公司也成爲一家全國性的保險公司,金融業滲透到居民生活和經濟社會各個層面。
縱觀世界歷史,金融中心從來不是自封的,也不能靠行政手段規劃而成,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幷具備相應的要素條件。
目前來看,深圳作爲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雛形已現。未來一定會更好。
故事07 | 請求國家開一個特例:在深圳修地鐵
1995年底,深圳常住人口加上流動人口已經接近400萬人。
深圳未雨綢繆,積極謀劃應對全世界大城市的通病之一——交通堵塞問題。儘快修建地鐵,是深圳的發展現實需要。
然而,當時國務院明確規定:只允許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建地鐵。
于是,從1995年12月到1997年6月,李子彬曾先後向4位中央領導彙報深圳建設地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城市建設地鐵應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確實需要。二是該城市的財政狀况好,有足够的資金來源,不向國家伸手要錢。
深圳人口近400萬,到2000年預計會達到800-1000萬人,確實需要地鐵。另外,深圳的財政狀况好,金融業的市場化程度高,有能力完全解决建設地鐵的資金問題。所以請求國家能够開一個特例,允許深圳市建設地鐵,希望國務院准予立項。”
最終,在幾任市委、市政府領導努力和付出下,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深圳人終于乘坐上了自己城市裏的地鐵!
結語 | 深圳故事,未完待續
回顧歷史看今天,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國家對于深圳這座城市寄予的厚望,不吝對深圳釋放各種自主權與政策特例,一以貫之。
短短四十年,深圳的變化巨大,從邊陲漁村成長爲示範區國際都市。但在高大上的炫目表像之下,深圳的血脉裏仍流淌著那份最初的純真。
像書中所描述的90年代深圳一樣,今天的深圳依然有大比例的青年,依然重視科技、金融、教育,依然保持著熱血昂揚的狀態……
深圳不老,四十而已。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