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國第六、中西部第一!“2022·中國‘雙創’金融指數”發佈
2022·中國“雙創”金融指數正式發佈
成都綜合排名穩居全國第六
作為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於2017年編制併發布了首期CIEFI,此後每年更新併發布一次。本期指數架構做了較大調整升級,從“雙創”金融資源供給、服務績效、政策支持以及環境承載四個維度出發,將指標體系進一步優化精簡為27項客觀指標,以期更為客觀全面地反映國內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金融支持“雙創”活動的實際狀況和發展特徵,為各地方政府總結發展經驗、尋找案例借鑒提供助力。
11月22日現場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度“雙創”金融發展綜合十強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成都、武漢、蘇州、南京和寧波。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蘇州在“雙創”金融資源供給、服務績效、政策支持以及環境承載四大分項領域均進入了全國前十,也是連續多期保持綜合排名領先的城市,反映出這六大城市在“雙創”金融發展上的全面性優勢。值得注意的是,“雙創”金融發展水準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僅成都來自西南內陸區域,穩居全國第六,中西部第一。
從城市群來看,核心城市群“雙創”金融發展表現更優,珠三角與長三角遙遙領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處於發展第一梯隊的5個城市群,其“雙創”金融發展水準也顯著高於全國其他區域平均水準。
整體發展能級全面提升
“雙創”金融各項評價均進入全國前十
近年來,成都“雙創”金融整體發展能級得到全面提升,“雙創”金融各項評價均進入全國前十,“雙創”金融政策支持更是排名全國第四,已經成為西部內陸地區“雙創”事業發展的領頭羊。
同時,成都近年來大力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積極申報科創金融試驗區,在創新創業活躍度及經濟社會環境承載力等方面持續保持亮眼表現,“雙創”金融服務和“雙創”金融生態方面優勢明顯,進一步鞏固自身作為西部地區創新創業核心帶動引擎的地位。
在指數發佈現場,劉國宏特別強調了成都“雙創”金融發展的三個亮點:
一是成都“雙創”金融資源供給全國領先;
二是成都“雙創”金融政策支持持續發力;
三是成都“雙創”金融服務績效值得期待。
報告顯示,成都在引導信貸、直接融資等支持“雙創”發展方面有突出的成績,特別是私募股權投資供給方面,2021年全年投資規模排名全國第三,規模同期僅次於上海和北京。
從金融政策支持來看,成都引導鼓勵金融支持創新創業政策處於全國領先水準。他介紹,對全國337個城市有關金融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文本進行關鍵字搜索和分類統計後發現,成都的金融支持創新創業的有效政策檢索條目全國第二,同期僅次於深圳;“雙創”金融政策關鍵字熱度搜索指數全國第三,同期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劉國宏指出,成都“雙創”金融的績效潛力非常大,值得期待。成都年度新增市場主體數量長期維持在全國各大城市前列,說明成都創新創業異常活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A股上市公司數量躋身國內前十行列,而且成都企業成長空間巨大,融資需求也非常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指數報告顯示,常住人口增長成為“雙創”發展最大潛力。成都在常住人口已經超過2000萬的情況下,近兩年常住人口增長規模分別達到了全國第一和第三,持續的人口淨流入將為成都的“雙創”及“雙創”金融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本保障。據公開資料,2021年成都新引進落戶青年人才16萬人,年末常住人口為2119萬人,同比增長1.17%。
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成都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834.8億元,同比增長8.4%,金融業核心支撐作用顯著。在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32)榜單中,成都綜合排名全球第34位,位次穩中有升。
新闻多一点>>
在2022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
暨第二屆國際區塊鏈
創新應用博覽會現場
記者還採訪了區塊鏈研究專家
以及業內人士
就區塊鏈發展的現狀和未來
進行了梳理
👇👇👇
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
區塊鏈技術將助力成都建設製造強市
成都有肥沃的數字文化生長的土壤,區塊鏈技術能否助力成都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前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胡捷看來,答案是肯定的。數字文化產業的一大痛點,即是原創者的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創造性勞動成果得不到相應的經濟回報。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猶如“一本有效的帳本”,能夠幫助原創作者確權並且進行全過程保護,對保護創作者積極性、繁榮創作生態至關重要。
談到成都在區塊鏈技術發展上的優勢,胡捷認為,成都作為西南地區教育科研重鎮,能夠提供優質的人才資源,此外,成都作為區域的經濟中心,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較多的潛在需求。區塊鏈是元宇宙的底層架構,而元宇宙技術又將如何賦能成都打造製造強市?胡捷表示,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都將從中受益。他以智能汽車的道路訓練為例:“為了讓智能汽車去試駕特殊的路況,比如車禍等複雜危險的場景,可以運用3D的呈現方式,讓汽車在虛擬場景的駕駛中形成學習和判斷。”此外,通過佩戴3D眼鏡,學徒工在前端做修理時,能夠讓後端的師傅通過眼鏡看到修理進程,進而開展遠程技術培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成都商報-成都發佈記者|彭祥萍
實習記者 張芷旖
圖據成都發佈資料圖
成都發佈編輯|孟孃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