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報告
2022年12月12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世界銀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共同召開“中國碳中和實現路徑”高級研討會。會上發布了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蘭瑟姆研究所所長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紅杉中國投資合夥人李俊峰以及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院長卡梅倫·赫本七人專家小組完成的《擁抱綠色發展新範式--中國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的研究團隊,以及世界銀行的專家和五道口金融學院的教授共同探討了碳中和對發展範式轉變、對經濟主要部門和系統、碳中和的支撑體系以及全球碳中和治理體系的影響。本文是根據本次會議討論以及《報告》的主要內容進行的整理和編輯。
一、綠色發展新範式
《報告》認爲,碳中和目標和中共二十大會議上確立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對工業革命後建立的現代化概念的重新定義,意味著發展範式的深刻轉變。
碳中和將催生新發展範式和新發展理論。工業革命以來的傳統發展範式將物質財富生産和消費最大化作爲首要目標,誇大了物質商品和市場化服務的消費對人類福祉的作用。與此同時,傳統發展範式所使用的GDP這一狹隘的産出衡量指標,也未充分考慮生産和消費對社會環境的機會成本和收益。碳中和的實現將是對工業革命以來所建立的人類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顛覆性變革。
碳中和不是一個簡單的外部性問題,也不是簡單的化石能源替代和技術進步問題,而是一個發展範式的深刻轉變問題。需要從傳統發展範式的不可持續危機出發,對工業革命以來被奉爲圭臬的一些基本發展概念進行重新反思和定義,重新思考和定義發展的目的、發展什麽、如何發展,以及發展的全球普適性。
《報告》認爲,(1)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們的福祉。需要重新審視基本的價值理論幷重構經濟學效用函數,超越狹隘的GDP目標,以反映“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消費者偏好的變化。(2)新的發展內容必須反映對價值的最新理解。這就要求轉變生産和消費系統,最終重塑整個經濟體系。(3)新的發展範式重構人與自然關係,將人類活動置于大自然的邊界之內,考慮人力資本、物質資本、自然資本和社會資本等生産要素之間的平衡和互相作用,幷認識到這四類資本本身也作爲産出對人類福祉具有直接貢獻。(4)必須考慮發展模式的全球普適性。
《報告》分析了中國碳中和轉型中面臨的挑戰、機遇和優勢,認爲未來40年,中國必須對巨大的經濟存量和增量進行綠色轉型,幷需實現協調和平衡的轉型,任務艱巨。但碳中和更爲中國提供了巨大的機遇。碳中和幷不意味著犧牲經濟增長。相反,它可以在許多方面促進增長,尤其是在就業、效率提升和經濟轉型升級等重要方面。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從全球範圍內,中國有望從過去40年傳統發展範式的學習者和追趕者,成爲新發展範式的幷跑者和領跑者。未來四十年,中國將憑藉明確的戰略方向、强勁的儲蓄投資、已有的科技能力等優勢,有潜力引領全球轉向綠色發展新範式,主導這一極具吸引力的可持續增長叙事。
二、碳中和轉型政策的基本原則
《報告》提出了碳中和轉型政策制定的五大原則。一是從“範式轉變”的高度和深度制定碳中和政策框架。以新發展理念和“範式轉變”爲核心,超越狹隘的節能减排、技術創新和環境保護視角,在更高、更廣和更深刻的層面理解碳中和目標帶來的全面而深刻的變化。制定與碳中和要求內在一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戰略、路徑、制度,以反映對成本、效益、價值和福利等概念的重新定義,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重塑整個經濟體系、社會系統、城市和社區。
二是嚴格落實中央“1+N”政策體系,細化目標、政策到位、改革體制和建立新機制。(1)進一步明確碳排放總量目標及其减排路徑,以及明確非化石能源發展總量目標。(2)在落實减排責任和任務時,進一步體現如何在發展和增長中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3)在落實統籌原則時,進一步明確地區間的責任劃分,幷建立多目標下(如發展、增長和减排)地方政府减排的有效激勵機制。(4)進一步體現短期和中長期的利益取捨。(5)進一步突出綠色技術和綠色市場在中長期碳中和過程中的作用。(6)進一步構建新型政企關係,新型的政府和市場關係,制定“雙輪驅動”原則的具體政策。
三是强化政府的指導規劃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1)把碳中和承諾轉化爲客觀的量化標準和指標,加快建立財政和貨幣政策、金融體系和創新生態等支持系統。(2)在早期引導大規模的碳中和投資。將研發、采購、融資和新市場構建等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置于新範式轉型的核心位置。(3)推動形成廣泛的碳中和社會共識。
四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1)利用强有力、可預測的碳定價引導生産者和消費者的决策,轉變其行爲模式。(2)建立幷完善包括碳排放交易市場、碳金融衍生市場、碳稅和碳抵消市場在內的多維碳價形成機制。以執行成本最小化的原則確立采取碳價形成的方式和組合。(3)政府通過提供目標、指導政策和多重激勵機制,鼓勵市場發揮主導作用。
五是確保安全、協調和平衡的轉型。處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群衆正常生活的關係,先立後破,有效應對綠色低碳轉型可能伴隨的經濟、金融、社會風險,防止過度反應,確保安全有序降碳。
三、重塑中國的主要經濟部門和系統
《報告》對中國的關鍵經濟部門和系統提出了政策建議。一是重塑中國能源格局,加强煤炭清潔利用,幷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大力發展新能源。(1)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調整爲更有針對性的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幷逐步過渡到二氧化碳總量控制。同時,對GDP的能源强度控制不放鬆,以將節能增效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2)確保轉型中的能源供應安全。(3)形成公平合理的非化石能源總量目標管理制度。(4)確保能源、環境、氣候的協同治理、相互推進。(5)建立和完善能源轉型的微觀激勵機制、政府補貼機制以及市場機制,電價應反映轉型過程中的綠色溢價。
二是交通運輸低碳轉型。(1)通過結構調整促進交通運輸方式低碳化,利用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來設計和實施高效的交通運輸系統。(2)積極推動公衆和重點事業單位的减排行爲。(3)做好技術性减排工作,部署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創新與合作。(4)統籌交通運輸電動化與城鄉電力供應低碳化進程。(5)抓緊制定全國禁售燃油車的路綫圖和時間表。
三,製造業綠色轉型。(1)加快綠色轉型,同時避免出現産業“空心化”。(2)采取適當激勵措施,鼓勵製造企業提高無形生産要素在最終産品價值中的比重,充分利用工業互聯網和數字技術轉變商業模式。(3)以嚴格的環境約束條件倒逼製造業轉型。(4)推動中國由傳統製造大國向高端綠色製造大國轉型。(5)長期內從製造品出口大國轉向綠色海外投資大國。
四是加快綠色城鎮化。(1)以城市群和縣域城鎮化作爲戰略重點,利用互聯網和快速交通網絡等技術優勢,推動新型綠色城鎮化。(2)設定各城市的碳排放總量、强度等“雙碳”目標及路綫圖。(3)將城市更新作爲現有城鎮綠色轉型的重大契機,在進行硬件和基礎設施“硬更新”的同時,對城市發展理念和綠色生活方式進行“軟更新”。(4)發揮縣域城鎮化及特色小城鎮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5)建設“綠色+智慧”城市和鄉村。
五是重塑人與土地的關係。(1)基于健康膳食標準定義幷評估糧食需求和糧食安全問題。(2)根據健康膳食和碳中和標準調整農業生産結構。(3)重新思考農業、健康和公共衛生之間的關係。(4)調整糧食産品價格,以充分反映農業生産和消費對環境與健康産生的外部性。(5)進一步爲“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激勵機制(農業、林地、草地、濕地),以使“保護、恢復和改變土地利用”的行爲有利可圖。
六是消費模式的綠色轉變。(1)將可持續消費作爲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利用價格、環境監管、宏觀經濟政策、産業政策、稅收和補貼以及金融監管等工具,共同推動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轉變。(2)重拾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對美好生活的概念進行重新思考,既認可物質消費的好處,同時也認識到自然資本和生態系統服務作爲人類福祉的直接貢獻者的重要性。(3)積極鼓勵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使綠色産品供給有利可圖。(4)出臺促進綠色消費的標志性政策,引導消費模式轉變,包括工作時間調整、靈活就業、禁售燃油車,大力鼓勵文化、旅游、體育、休閑和其它非資源密集型經濟部門的增長。
四、構建碳中和的支撑體系
爲了實現碳中和,《報告》認爲應在核算體系、金融體系、科技創新體系以及碳中和的管理體制上構建全方位的支撑體系。一是建立健全碳核算體系。(1)開發一個基于“社會福祉”的國家統計系統,與基于物質産出和國內生産總值的統計系統共同使用,以評估發展戰略的成功與否。(2)爲全社會範圍內各個主體設立碳賬戶,形成碳中和制度的核算基礎。(3)設立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和考核評估系統。(4)確立碳市場在碳定價以及資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5)明確2060年前不同時間段的碳排放總量目標,以形成碳核算體系下碳責任的硬性約束,引導預期以及促進市場交易。
二是構建世界領先的零碳金融體系。(1)加快綠色金融向零碳金融全面跨越。(2)構建領先的零碳金融宏觀調控體系。包括:擴大財政對零碳金融的支持規模,豐富支持工具,明確碳中和下財政和金融協調的長期路徑。實行同碳中和目標一致的結構性貨幣政策。(3)構建領先的監管和披露管理機制。突破性構建“新巴塞爾零碳資本管理原則”(BIS-ESG)的監管框架,探討符合中國實踐的零碳金融信息披露框架。(4)完善綠色技術投融資創新體制,吸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5)構建複合性零碳金融市場生態。
三是構建綠色科技創新體系。(1)政府提供財政激勵、融資機制(如無條件信貸額度)以資助早期應用,幷支持碳中和産品供應鏈的構建。(2)技術替代路徑“兩手抓”。對具有領先優勢的新技術,著重加大市場化應用;對處于新興階段、全新的顛覆式綠色技術,構建“技術開發-技術轉移-再開發/産業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3)促進數字化和綠色技術的融合發展。(4)采取需求拉動型政策。包括:稅收工具、補貼、可交易許可證制度、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及清潔能源技術標準和可再生能源投資組合標準等規制措施。
四是加强碳中和轉型的管理機制,建立協調平衡制度。(1)加强碳中和轉型的管理機制建設,包括組織體系、碳中和功能體系、統籌協調體系。(2)構建靈活且有適應性的制度創新機制。將頂層設計與基層試驗緊密結合,不斷調整有效的實施方式、政策和具體做法。(3)兼顧短期和長期政策目標。短期內可采取有針對性、靈活性的政策。長期則應前瞻性地制定受衝擊領域的轉型風險防控與産業就業轉型規劃和政策。(4)將就業置于平衡轉型的突出位置,尤其加大對低收入人口和受碳中和衝擊人群的支持。(5)平衡地區間、行業間的不同利益。根據不同地區的産業結構、資源禀賦狀况,制定梯次實現“雙碳”目標的路綫圖,避免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采取“一刀切”的减排進度要求。(6)建立减排目標的靈活實現機制,推進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的减排合作機制。(7)加大國家財政縱向轉移支付力度以及區域間、行業間的橫向補償機制(包括轉移支付、稅收和補貼等),以幫助高碳地區减排。(8)促進傳統化石能源地區的綠色發展。
五、引領全球氣候治理,世界共享碳中和紅利
《報告》分析了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推動構建全球碳中和治理體系。以共同、可持續的未來願景爲指引,以核心參與者和引領者的定位,制定中國全面參與全球氣候談判和國際規則制定的國家戰略,堅定支持在多邊主義框架下構建全球碳中和治理規則,推動建立符合新發展框架、公平公正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二是推動構建國際零碳金融體系。積極參與、引領、推動和完善全球零碳金融治理架構的建設。(1)推動上海成爲國際零碳債券中心,在規模提升、産品創新、信息披露標準制定、優惠政策出臺等領域,不斷推動我國零碳債券市場建設。(2)更加積極地參加G20以及其他以央行爲主體的金融聯盟,在信息披露基礎方法的國際標準趨同層面發揮更大作用。(3)積極與國際組織和歐美國家交流合作,推動數據銜接、産品交流和資金流動。(4)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零碳金融發展。
三是全球合作推動全球碳中和轉型。中歐雙方應持續深化已有的高層對話合作機制,共同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承擔更多領導責任。中美兩國在推動全球向碳中和方面擁有廣泛的合作空間,可以在全球碳中和治理機制、科技研發、市場開拓等多方面合作。
四是支持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實現綠色起飛。包括加强對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在碳中和過程中的投融資,加大支持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碳中和轉型的能力建設,提升發展中國家在構建全球碳中和治理機制中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等。(清華五道口)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