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圈頂流齊聚海南自貿港,50位“新財富最佳私募投資經理”解密市場方向,吳曉求、巴曙松等大咖講了這些乾貨
12月29日至30日,自貿港金融論壇暨第三届新財富最佳私募頒獎典禮在海口舉行,第三届新財富最佳私募首次集體亮相。
本次論壇以“匯力成金,融通世界”爲主題,來自百家頭部證券私募、股權私募、銀行私行/銀行理財子、證券公司、信托公司、上市公司的資本圈頂流,衆多高水平專家、學者,50位“新財富最佳私募投資經理”,10家“新財富最佳私募管理人”,齊聚“椰城”海口,圍繞投資“困難模式”之下的破局之道、財富管理發展新機遇、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如何打造自貿港金融聚集效應等話題展開深度交流。
自贸港金融论坛纵论金融聚集效应
本論壇由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海南自由貿易港金融發展中心、新財富聯合承辦。
海南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沈丹陽,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管毅等領導出席論壇幷致辭。
沈丹陽表示,海南正在加快落實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經濟社會呈現良好發展勢頭。2022年前11個月,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826億元,同比增長40%,快于全國31%的增速,增速在全國排名第三。其中,出口增長116%,快于全國104%的增速,增速全國排名第一。
金融業是海南自貿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自貿港金融業始終聚焦服務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服務實體經濟兩大使命,在多項改革政策的加持下,在跨境直接投資金融要素市場和區域性離岸貿易中心建設等多個方面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例如,2022年海南首次在香港成功發行50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首次擁有了省級政府母基金,海南企業首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海南首支公募基金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復設立,自貿港金融政策紅利正在持續釋放。
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管毅指出,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國家的重大戰略,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堅定不移地推進金融改革開放,保持海南金融業穩健運行。2022年,匯豐銀行、廣發銀行、海口分行、泰康養老、太平財險、紫荊財險、中航安盟財險海南分公司相繼運行開業,匯百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批設立,實現海南公募基金法人機構零的突破。截至2022年11月末,全省共有私募基金機構581家,比年初增加294家,基金規模2104億元,比年初增加578億元,私募基金快速增長,自貿港開放發展迎來了新局面。
海南自貿港在資産管理方面有成本優勢、跨境優勢、區位優勢、制度優勢等獨特優勢。下一步,海南將繼續暢通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相匹配的高效率跨境資金自由流動體系,將構建與開放型經濟相適應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組織體系,完善與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金融和服務集成創新體系,加快和國際慣例與交易規則相接軌的要素市場國際化建設,努力建設具有海南特色、體現國際一流水準的自貿港資産管理行業。
在主題發言環節,多位重量級嘉賓分享了對中國金融改革以及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的深度思考。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認爲,在人民幣沒有完全實現自由化的過程中,海南自貿港金融在中國金融體系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框架下,金融要高度開放、高度自由化、實現國際化。爲實現這一目標,海南必須解放思想、吸引資本、引進人才。
中國金融的市場化改革是海南自由貿易港金融發展的宏觀背景。中國金融處在一個重要的轉型時期,市場化程度不高,國際影響力有待提高。中國金融業改革的重點有三:第一,推動金融市場化改革;第二,提高金融的科技性;第三,實現金融的國際化。中國金融未來的目標:人民幣成爲國際貨幣體系中重要的可自由交易的貨幣;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這其中包含海南的作用。海南未來應該成爲中國金融的離岸中心,我們要爲這個目標而努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打造中國企業進入東盟的總部基地和東盟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總部基地,成爲海南自貿港的重大戰略任務之一。從企業層面來講,建設總部基地有幾大需求:政策需求,海南省要儘快出臺建設總部基地含金量高的政策,比如落實所得稅政策,放寬企業對外投資限制等;服務需求,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多元商事糾紛解决機制,重點完善金融、司法服務體系;以央企爲重點,實現總部基地建設的突破。下一步,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最大重點是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服務業市場開放。對此,有三條建議:儘快將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縮短至30-40項;加快引入國際商務服務規則和中介服務機構;引入香港免稅購物的服務體系、標準體系、管理體系。
海南省財金集團董事長林繼軍介紹,海南省財金集團是2022年初由海南省級財政出資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定位爲海南省國有金融資本投資管理平臺,以政府投資基金管理、金融股權投資管理和金融創新服務爲三大業務方向。海南財金集團出資設立了100億規模的海南自貿港建設投資基金,定位爲省級政府投資母基金。基金圍繞著海南自貿港的産業布局,初步測算,撬動了社會資本100億元,投資領域覆蓋南繁育種、高效農業、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海南重點優勢産業。海南正在成爲新一輪高水平多元開放的前沿陣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産業發展機會。他表示,在當前的機遇和挑戰下,政府投資基金的運作需要因地制宜,既要充分借鑒各地區先進的經驗,又要立足海南發展的實際,基于對産業發展規律、海南産業的現狀和自貿港的戰略定位的深刻理解,打造適合海南發展的基金投資管理和運營體系。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香港市場具有投資者多元化、國際化的優勢,而且與內地建立了獨有的滬深港通和債券通等互聯互通機制,在連接中國與世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依托好香港這個大平臺,可以使海南在自貿港建設的過程中,以一種比較低的成本,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
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隨著人民幣匯率彈性的逐步提升,人民幣波幅在逐年擴大,爲發展人民幣匯率相關産品提供了更多的市場需求。在幫助市場管理好人民幣匯率風險方面,香港和海南自貿區未來都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期間,新財富與海南自由貿易港金融發展中心(簡稱“海金中心”)、海南財金集團簽立戰略合作框架,擬建立長期、緊密的全方面戰略合作,携手助力海南自貿港發展。
本次論壇圓桌環節,海金中心理事長張旗、海南自貿港金融專家委員會聯席主席屠光紹、王忠民、賈康、唐杰,就“解讀二十大精神,海南金融業迎來發展新機遇”進行了巔峰對話。
屠光紹認爲,二十大報告提出的高質量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及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數字經濟,包括現代化的經濟體系、現代化的産業體系,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目標和任務都與金融高度相關,賦予金融服務新的歷史使命,因爲金融是整個國民經濟的血液,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所以,我認爲,金融在新發展階段應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結合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戰略任務,金融方面就是要强化或者加深對于“自貿港金融域態”的認識,推動自貿港金融發展。自貿港金融的推進著重突出以下幾點:一是要對標國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二是突出重點,大力推進跨境金融;三是區域聚焦,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爲契機,在東南亞積極布局;四是提高層次,主動引領金融的制度性開放。
王忠民表示,推動自貿港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本聚集,而資本聚集在2022年遇到了龐大的衝擊。美元升息縮表,自貿港資本的流動性壓力很大。國有資本流入和國有母基金、國有控股集團和新的機構,包括銀行理財等資本流入,依然是自貿港必須依賴和運用的。值得注意的是,養老金個人賬戶的推出,或成爲自貿港的增量資金。我們還要聚焦數字金融,自貿港需要具有自己獨特的數據中心,獨特的數據資産,獨特的數據積累和數據前端場景的開發和運用。其次,自貿港發展應該放在全球綠色金融趨勢中,促進綠色資産形成和綠色市場交易。
賈康提出,作爲研究者,我認爲二十大報告最核心的內容可以聚焦在以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去實現新的兩步走戰略目標這個中心任務上。我們必須以發展作爲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種制度創新匹配上科技創新、管理創新、金融創新等,都至關重要。而海南自貿港金融的創新發展既要有創新,又要有監管,需要在把創新作爲第一動力的基礎上,按系統論的思維掌握好。
唐杰指出,海南作爲一個自由港、自貿區金融中心,適合更加外向、更加離岸。全球化40年,數字化30年,我們發現金融業幷未因此走向分散。金融業還是一個高度集聚的,對距離高度敏感的行業。從上海、北京、深圳的金融發展史可以觀察到,金融數字化之後,金融業更加聚集。如何鼓勵金融企業,吸引更多的創新性金融家,按照中央部署,在新形勢大膽探索,進行金融創新,形成符合海南自貿區特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産業鏈。金融企業互相粘著的,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在全産業鏈上協同聯動創新,就會形成類似于滾雪球的海南金融業的創新聚集。
私募證券基金與資本市場高水平建設論壇:資本大咖共探投資機會
12月29日下午,在“守正創新,私募證券基金與資本市場高水平建設”分論壇上,衆多私募大咖、專家學者發表精彩演講,幷連綫香港、新加坡分會場,就接下來的投資機會分享了衆多乾貨。
重陽投資董事長王慶表示,2022年對于資本市場來講是壓力巨大的一年,整個市場承受著“3+1”的宏觀衝擊,“3”指疫情、房地産、俄烏戰爭,“1”指國際流動性收緊。前者導致“業績殺”,後者導致“估值殺”。2022年市場出現戴維斯雙殺。展望2023年,我們認爲基本面將從戴維斯雙殺到戴維斯雙擊。2023年上市公司業績有望實現5%-10%的正增長,而且2023年一季度很可能是業績的拐點。美元利率下行,美元匯率强勢的結束,有利于提升風險資産的估值。所以,我們對未來資本市場的表現充滿期待。
目前來看,我們認爲有三類機會:第一,相對短期的機會,就是下一步疫情的修復;第二,相對中期的邏輯,在經濟和上市公司業績初步反彈預期下,已經調整了兩年的各類核心資産的機會;第三,符合國家發展方向、政策鼓勵方向的長期機會,即雙循環、進口替代、自主可控等,尤其是那些沒有被市場充分關注的專精特新細分行業。所以,短邏輯、中邏輯、長邏輯在當前都可以提前做布局。
香港交易所中國區上市發行服務部主管韓穎姣(Winnie Han)表示,香港是全球最主要的IPO發行市場之一。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制度改革,其中包括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允許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來香港上市;亦歡迎已經在其他主要市場上市的大中華地區的公司在香港做第二上市。這次改革效果顯著,自2018年以來,已有接近200家新經濟公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香港市場前三大IPO行業變成以新經濟行業爲主的資訊科技、消費和醫療保健。與此同時,港股通成交也得到進一步提升,2021年港股通每日成交額達到417億港元,較2017年增長3倍多。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濤分享道,大智慧專注于金融信息服務行業20多年,服務內容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在智能化方面,以金融科技的力量,去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和批量化的內容生産;在大數據化方面,致力于公司的企業鏈和産業鏈之間的數據打通;在全球化方面,從香港出發,布局了從日本到新加坡的大智慧國際,實現了中國人投資全球和全球人投資中國的信息連接。
本次論壇包含兩場主題圓桌,圓桌一圍繞“奮進新征程,資産配置主動型策略新格局”的主題,汐泰投資執行董事、投資總監朱紀剛、石鋒資産總經理兼基金經理崔紅建、康曼德資本董事長丁楹、開思基金董事長陳京偉展開了精彩對話。
朱紀剛認爲,2021年以來,整個資本市場大環境不是特別好,主動投資各模式回撤都比較大,量化投資表現相對更好,關于兩者的比較也越來越多。我認爲主動投資與量化投資不太具有可比性,兩者的投資模式是不一樣的。拉長時間來看,量化投資也有複合收益好的,也有一般的。與其說量化和主動投資哪個更有優勢,誰取代誰,不如說這是不同的投資風格。
崔紅建表示,這兩年量化投資取得非常不錯的業績,但幷不能說量化投資要取代主動投資。從歷史來看,任何一種投資方法都有發揮好的時候和不好的時候,其决定因素在于宏觀因子。宏觀因子就像一個指揮棒,整個市場就在其指揮下翩翩起舞,各種風格、投資工具會在市場的不同階段此起彼伏。量化往往是在熊市,或者在偏震蕩下行的市場中表現比較好。不可否認的是,量化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市場的交易方法,市場變得越來越有效,交易也變得更加左側。作爲主動股票投資者,在交易方法上要做一些調整,去適應新的市場變化。
丁楹指出,量化投資的優勢在于能够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信息,快速做出交易决策。而主觀投資的優勢體現在長期投資和集中度高。主觀投資的這個優勢從一開始就有,以後也還會存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到這兩點:保持宏觀思路;長期跟踪公司;深度研究;抓住新事物;提高研究的熟練程度。
陳京偉認爲,量化投資是根據過去的波動來衡量風險。主觀投資是基于對公司基本面的長期深入研究,對公司業務、治理結構、管理層的風險點有基本瞭解。我認爲主觀投資在風險的理解、控制上能做到心裏更有底一點。
圓桌二圍繞“私募量化基金發展趨勢展望”的主題,千象資産合夥人兼總裁呂成濤、上海寬易致睿科技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馬良、深圳準星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沛、北京源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羅浩、量客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合夥人李冬昕等展開深度對話。
呂成濤認爲,規模是業績的天敵,近兩年我們感受到了來自規模的壓力,具體體現在兩方面:怎麽保住當下規模的業績;未來的規模擴張問題。我們目前的做法是不斷把策略和交易執行做得更加精細,同時在關鍵時點抑制自己對規模的渴望。多資産、多策略、全天候的策略需求是未來的一個方向。受限于投資工具的有限性,目前國內還無法真正實現這一策略。未來,隨著投資工具的不斷豐富以及科技的進步,多資産、多策略、全天候的策略將成爲重要的發展方向。
馬良表示,無論主觀和量化,都存在投資的不可能三角,我們無法兼顧規模收益和穩定性。因此,在提升管理規模的時候,需要提升相應的投資能力,盲目增加規模對投資者不利。量化投資的市場占比是與整個市場的成熟度相關的。在比較中美的量化發展時,我們在衍生品市場的豐富性,交易所的硬件、軟件支持方面還有待提高。今年我們也觀察到在這些方面國內市場有許多進步,因此對于未來量化的發展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
汪沛表示,做了自營交易和資産管理後,我才深刻意識到,策略的真正挑戰是容量問題。美國的對沖基金達到千億以上後的規模擴張路徑有:培養多位具有不同思維方式的項目經理,投研總監再進行策略和人員的選拔和組合;將交易範圍從金融産品拓展至大宗現貨交易;兼具量化、主觀、宏觀、基本面的橋水宏觀對沖模式;開發運用到全球市場的方法論和策略;多牌照經營。國內的量化私募想要真正做大規模,一定要主動和監管進行有效溝通,一起研究如何把整個行業做得更加規範。
羅浩認爲,中國量化投資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中國的金融改革開放和創新步伐一直在加大,海外私募也加大對中國的布局。我認爲,2019至2021年,國內量化行業發展是非常迅速的。雖然,2022年私募行業整體趨勢是向下的,隨著優秀的量化人才加入中國量化行業大潮,量化行業會有一個調整和再平衡,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新的起點再重新出發。
李冬昕表示,量化存在收益率、穩定、規模無法兼得的問題,提高規模容量有幾種途徑:豐富策略;逐漸降頻,做資産配置。我們認爲,還是要更關注策略本身的有效性和對風險的控制能力。2022年有一個好的現象,期權工具和品種在不斷豐富,這可能爲未來的量化交易投資提供更豐富的手段。我們要去擁抱三個“新”:新的環境、新的工具、新的技術。
私募基金行業發展報告重磅推出
本次論壇還重磅推出了《2022私募行業生態發展報告》《2022海南自貿港私募基金發展報告》。
新財富財富管理部總監楊帆表示,在海外主要經濟體遭遇流動性收緊和衰退預期、國內疫情反復等影響下,2022年各大類資産表現不佳,投資開啓“困難模式”,私募八大策略中僅債券策略、管理期貨、相對價值等策略2022年業績勉强飄紅。私募全行業資産管理規模也在2021年上漲62.6%、突破6萬億元之後,2022年縮水5636億元,同比下降9.2%,結束了此前的擴張模式。
面對“困難模式”下的資金流失,私募管理人紛紛采取措施應對:掀起自購潮,即用自有資金認購旗下産品,試圖增强投資者信心;多向操作,有的降低倉位控風險,有的逢低加倉看長期;完善研究框架。隨著海內外局勢動蕩的加劇,私募開始重視對宏觀的研究,將地緣政治納入研究框架;培養長綫資金。一方面,通過加强投資者教育、拉長封閉期、設置“軟鎖定期”等方式鼓勵投資者長期投資。另一方面,積極出海募資引入長綫資金。
對比本土私募熱度的减退,外資私募仍加速布局中國市場。截至2022年12月,外商獨資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已有37家,其中100億以上私募1家,50-100億元3家,20-50億元3家。而且,外資私募成立數量近年呈上漲趨勢,2019年達到6家。在2022年較爲艱難的市場環境下,橋水與本土頭部私募同台競技,成爲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29家百億私募之一,或預示外資私募的實力逐漸顯現。
面對更强勁且老到的投資對手,國內私募管理人將面臨投資者更爲嚴格的比較與打量。而市場的不斷變化,又爲私募管理人設置了各種關卡,積極完善投資策略、風控措施,搭建有吸引力的人才選拔和激勵機制,力爭較高的勝率和穩定的收益,吸引對自身理念認可的長綫資金,才是通關到最後的法寶。
北京琞資商務顧問有限公司CEO孫興亮分享了《2022海南自貿港私募基金發展報告》。
報告指出,海南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資管規模增長開始于2021年,幷在當年突破1500億元,2022年10月突破2000億元。新注册管理人規模尚小,大多數資管規模爲0-5億元,大機構主要靠遷入。其中,三亞管理人數量最多,爲435家,占比74.7%,其次爲海口96家。投資者結構方面,海南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者以金融機構、民營企業、自然人爲主。展望未來,海南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要求越來越嚴格,合規運營是2023年的監管重點。海南需要將扶持私募管理人與引導私募基金投資幷重。
50位“新財富最佳私募投資經理”集體亮相
12月29日晚,論壇精彩繼續,來到新財富最佳私募頒獎環節,50位“新財富最佳私募投資經理”在此次盛會上閃亮登場。
新財富最佳私募評選旨在通過科學評價體系,挖掘優秀投資管理能力、卓越投資理念的私募基金投資經理,促進行業投資管理水平提升,爲推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第三届新財富最佳私募評選自2022年1月17日開啓之後,經過近7個月的業績量化指標初篩、私募走訪、機構投票等定量、定性評價,最終于8月2日發布結果。在1.77萬億元資金的大比拼中,50位參評人獲評爲“新財富最佳私募投資經理”,10家私募管理機構獲評爲“新財富最佳私募管理人”。
2022年,市場在震蕩中收官,私募經受住考驗,2023年重新出發,開啓新征程。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