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五通建设中的关键一环,自2013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始终坚持“平等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为运行基础,通过服务重大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体系,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9年来,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有效拓宽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融资渠道,良好发挥了“金融血脉”作用,高效完成了支持“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发展的基本使命。资金融通惠及多方世纪疫情加剧了全球发展鸿沟,一些相对落后的经济体既没有吸引商业投资者的环境条件,也没有可供利用的资本积累,如果没有外部助力,将在可预见的未来里长期缺乏资金,单靠自身努力很难摆脱“发展陷阱”,而传统的国际资金融通机制又长期未能解决这个人类社会发展难题。“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则有效弥合了先发展经济体与后发展经济体之间的发展鸿沟,成为持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合理的机制安排以及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倡议下各方资金融通合作正蓬勃发展。首先,“一带一路”融资规模稳步攀升。9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400亿美元,2021年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量超过2200亿美元。到2020年末,已有11家中资银行在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近80家一级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全面展开并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资金支持,日益成为共建国家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助力。其次,“一带一路”融资渠道通畅高效。9年来,形成了以各国国内金融机构为主导,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为先锋,传统国际金融机构为重要补充的融资结构。早在2017年,中国财政部就与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6家多边开发机构共同签署《关于加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与相关机构再次签署《关于共同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的备忘录》,为共建国家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截至2022年7月,亚洲投资开发银行成员达105个,累计批准项目181项,直接融资额357亿美元,其中有相当部分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至2022年9月,丝路基金已累计签约以股权投资为主的各类项目60个,承诺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70%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2020年,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基金正式建立(MCDF),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资金供给端多边合作的最新成果。当前,“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以中国国内金融机构为主力军,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不排斥一切能为共建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资金源,共建国家真诚欢迎并需要各国国内、双边以及多边各类金融机构、各类投资协议都能够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浪潮中。第三,“一带一路”金融合作领域广泛务实。当前,资金融通的落脚点主要集中在重大项目建设上。除直接的资金支持外,其他与资金融通相关的金融配套措施,如双边本币结算、货币互换、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等事项也在同期稳步推进中。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至2022年,我国已与2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与10余个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并与近40个沿线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合作文件,金融服务沿线国家企业能力持续提升。资金融通催生重大项目亚吉铁路是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建设的重大项目,连接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邻国吉布提港口,2012年开始修建,2015年全线铺通,2018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2021年运输收入达到8600多万美元。一举改变了两国产品运输效率低、融入国际分工受阻的发展困局。中马友谊大桥是马尔代夫长期想建造却未能建造的重大项目。该桥建成通车后,成为“千岛之国”马尔代夫的第一座跨海大桥。尽管全长只有两公里,但大桥将隔海相望的马累岛和机场岛相连,极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日常跨海出行。在该项目通桥仪式上,时任马尔代夫总统亚明激动地说:“感谢中国政府提供的帮助,实现了马尔代夫人民拥有跨海大桥的百年夙愿!”中老铁路连接老挝首都万象及中国云南昆明。据了解,该项目出资比例以成立双方新成立合资公司中老铁路有限公司的中股权份额确定,其中中方出资70%,老方出资30%,中国进出口银行向老挝提供30年期低息贷款,铁路由中老铁路有限公司即双方共同开发、管理和经营。2021年12月3日正式通车,世界银行称中老铁路使老挝从“陆锁国”变成“路联国”。中老铁路通车后将使磨憨到万象原来近两天的车程缩短至3个小时左右,沿途运输价格降低40~50%,大大提升老挝相关产品竞争力。推动建立长效金融机制资金融通不仅有力保障了沿线国家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促进了共建各国当地金融机制发展建设。“一带一路”资金融通重视发展中经济体融资的可持续性,同时提倡金融领域标准化,协助共建国家建立完整的国内金融体系,共同制定金融国际标准,服务构建稳定公平的国际金融体系。与此同时,欢迎沿线国家当地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积极推广应用CIPS业务标准。从共建国家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不只是简单地提供资金,更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金融标准和制度规范。一些共建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现阶段相对薄弱,与金融相关的制度、准则尚未建立完善,“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有助于其建立高标准国内国际金融体系。2017年中国财政部与28个共建国家财政部门共同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2019年中国财政部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都旨在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提供参考方案与实用的金融管理分析工具。同年,中国与老挝、蒙古、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越南等9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等,这些都是共建国家之间相互借鉴,力争达到金融规范化、标准化的体现。从国际比较层面来讲,“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为共建国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金融资源以及金融公共产品。“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特别强调主导国家与相关国家之间的互动协作以及多边协作的重要性,有利于相关国家找到最适合其自身利益的经济金融发展改革方式。资金融通加速绿色转型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的长期导向之一。资金融通不仅致力于提供充足的基础建设资金保障,更致力于通过金融方式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产业,逐渐推动全球产业绿色转型发展。2017年,《“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发布,旨在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强化对投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9年,“一带一路”项目总价值为1.7万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项目总价值约1100亿美元,涵盖天然气管道、风能、水能、核能、污水处理、绿色基建等领域;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首次超过煤炭投资;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煤炭(煤电和煤矿)投资为零。2021年,中国承诺不再新建海外煤电项目。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吸引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匈牙利考波什堡100兆瓦光伏电站、马耳他重油向天然气转型项目等越来越多的绿色项目加入,这些项目在确保当地电力供应自给的同时,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助力沿线国家经济绿色化转型发展,把握时代最需要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为共建国家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绿色资金供给及项目供给。九年来,“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推动共建国家的发展规划转化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旗舰项目,用畅通的金融血脉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全球性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正茁壮成长,散发出越发强大的生命力。展望未来,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五通重要支柱之一,必将迎来更大发展,为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五通建设中的关键一环,自2013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始终坚持“平等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为运行基础,通过服务重大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体系,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9年来,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有效拓宽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融资渠道,良好发挥了“金融血脉”作用,高效完成了支持“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发展的基本使命。资金融通惠及多方世纪疫情加剧了全球发展鸿沟,一些相对落后的经济体既没有吸引商业投资者的环境条件,也没有可供利用的资本积累,如果没有外部助力,将在可预见的未来里长期缺乏资金,单靠自身努力很难摆脱“发展陷阱”,而传统的国际资金融通机制又长期未能解决这个人类社会发展难题。“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则有效弥合了先发展经济体与后发展经济体之间的发展鸿沟,成为持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合理的机制安排以及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倡议下各方资金融通合作正蓬勃发展。首先,“一带一路”融资规模稳步攀升。9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400亿美元,2021年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量超过2200亿美元。到2020年末,已有11家中资银行在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近80家一级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全面展开并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资金支持,日益成为共建国家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助力。其次,“一带一路”融资渠道通畅高效。9年来,形成了以各国国内金融机构为主导,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为先锋,传统国际金融机构为重要补充的融资结构。早在2017年,中国财政部就与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6家多边开发机构共同签署《关于加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与相关机构再次签署《关于共同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的备忘录》,为共建国家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截至2022年7月,亚洲投资开发银行成员达105个,累计批准项目181项,直接融资额357亿美元,其中有相当部分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至2022年9月,丝路基金已累计签约以股权投资为主的各类项目60个,承诺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70%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2020年,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基金正式建立(MCDF),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资金供给端多边合作的最新成果。当前,“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以中国国内金融机构为主力军,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不排斥一切能为共建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资金源,共建国家真诚欢迎并需要各国国内、双边以及多边各类金融机构、各类投资协议都能够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浪潮中。第三,“一带一路”金融合作领域广泛务实。当前,资金融通的落脚点主要集中在重大项目建设上。除直接的资金支持外,其他与资金融通相关的金融配套措施,如双边本币结算、货币互换、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等事项也在同期稳步推进中。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至2022年,我国已与2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与10余个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并与近40个沿线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合作文件,金融服务沿线国家企业能力持续提升。资金融通催生重大项目亚吉铁路是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建设的重大项目,连接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邻国吉布提港口,2012年开始修建,2015年全线铺通,2018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2021年运输收入达到8600多万美元。一举改变了两国产品运输效率低、融入国际分工受阻的发展困局。中马友谊大桥是马尔代夫长期想建造却未能建造的重大项目。该桥建成通车后,成为“千岛之国”马尔代夫的第一座跨海大桥。尽管全长只有两公里,但大桥将隔海相望的马累岛和机场岛相连,极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日常跨海出行。在该项目通桥仪式上,时任马尔代夫总统亚明激动地说:“感谢中国政府提供的帮助,实现了马尔代夫人民拥有跨海大桥的百年夙愿!”中老铁路连接老挝首都万象及中国云南昆明。据了解,该项目出资比例以成立双方新成立合资公司中老铁路有限公司的中股权份额确定,其中中方出资70%,老方出资30%,中国进出口银行向老挝提供30年期低息贷款,铁路由中老铁路有限公司即双方共同开发、管理和经营。2021年12月3日正式通车,世界银行称中老铁路使老挝从“陆锁国”变成“路联国”。中老铁路通车后将使磨憨到万象原来近两天的车程缩短至3个小时左右,沿途运输价格降低40~50%,大大提升老挝相关产品竞争力。推动建立长效金融机制资金融通不仅有力保障了沿线国家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促进了共建各国当地金融机制发展建设。“一带一路”资金融通重视发展中经济体融资的可持续性,同时提倡金融领域标准化,协助共建国家建立完整的国内金融体系,共同制定金融国际标准,服务构建稳定公平的国际金融体系。与此同时,欢迎沿线国家当地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积极推广应用CIPS业务标准。从共建国家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不只是简单地提供资金,更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金融标准和制度规范。一些共建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现阶段相对薄弱,与金融相关的制度、准则尚未建立完善,“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有助于其建立高标准国内国际金融体系。2017年中国财政部与28个共建国家财政部门共同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2019年中国财政部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都旨在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提供参考方案与实用的金融管理分析工具。同年,中国与老挝、蒙古、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越南等9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等,这些都是共建国家之间相互借鉴,力争达到金融规范化、标准化的体现。从国际比较层面来讲,“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为共建国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金融资源以及金融公共产品。“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特别强调主导国家与相关国家之间的互动协作以及多边协作的重要性,有利于相关国家找到最适合其自身利益的经济金融发展改革方式。资金融通加速绿色转型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的长期导向之一。资金融通不仅致力于提供充足的基础建设资金保障,更致力于通过金融方式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产业,逐渐推动全球产业绿色转型发展。2017年,《“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发布,旨在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强化对投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9年,“一带一路”项目总价值为1.7万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项目总价值约1100亿美元,涵盖天然气管道、风能、水能、核能、污水处理、绿色基建等领域;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首次超过煤炭投资;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煤炭(煤电和煤矿)投资为零。2021年,中国承诺不再新建海外煤电项目。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吸引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匈牙利考波什堡100兆瓦光伏电站、马耳他重油向天然气转型项目等越来越多的绿色项目加入,这些项目在确保当地电力供应自给的同时,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助力沿线国家经济绿色化转型发展,把握时代最需要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为共建国家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绿色资金供给及项目供给。九年来,“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推动共建国家的发展规划转化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旗舰项目,用畅通的金融血脉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全球性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正茁壮成长,散发出越发强大的生命力。展望未来,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五通重要支柱之一,必将迎来更大发展,为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资金融通 长效金融机制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