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客户跨境结算服务案例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客户跨境结算服务案例
客户背景
珠海“芯”公司是一家提供数据中心,开展网络芯片业务,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集成电路IP设计及再授权业务的企业。首款产品为自主设计研发的5nm光通讯芯片,具有能耗低功率高的特点,是现阶段我国“东数西算”和数据中心升级换代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该项技术一直为欧美国家主导,芯片问世将助力我国摆脱在芯片领域卡脖子的困境,具有划时代意义。该款产品已于2022年3月正式向台积电排期流片,完成测试便可批量生产,正式上市。
客户痛点
珠海“芯”公司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分类等级A类的企业,由于公司成立时间未满一年, 客户分类为“关注客户”,原则上银行需对其业务办理进行加强型审核。
据了解,为了节省成本及缩短芯片的生产周期,该公司需联合一家境外公司共同开展芯片半成品(下称 “流片”)的制造、封装、测试。按照流片合同约定,珠海“芯”公司需要向境外预付流片(芯片半成品境外生产)货款,同时需从境外预收部分流片货款(芯片半成品离岸转手),可提供银行审核的背景真实性材料有限,只有流片合同和购销合同等无法证实货物流的商业单据。经梳理,芯片制造和交易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芯片研发设计到芯片半成品境外生产、芯片半成品离岸转手、芯片半成品境外封装到芯片成品进口或芯片成品离岸转手等环节,交易过程涉及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在内的跨境收付汇业务。
因银行外汇从业人员对芯片制作和交易流程不甚了解,加之办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的资料审核较为严谨,相关的业务指引也较为碎片化,难以有针对性地为芯片研发等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高效专业的跨境结算服务。
解决方案
1、用好政策,探索先行
2021年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国办发[2021]24号),要求稳步推进离岸贸易发展,鼓励银行探索优化业务真实性审核方式,按照展业原则,基于客户信用分类及业务模式提升审核效率,为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离岸贸易业务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提升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在政策大力支持下,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鼓励外汇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广东省银行同业新型国际贸易业务展业自律指引》(2021年版)、《广东省分行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指导意见》(国际业务部〔2022〕197号)等相关政策文件,遵循“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积极探索为芯片研发等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高效专业的跨境结算服务。
2、摸清流程,明确指引
建行广东分行通过深入了解集成电路芯片的生命历程,摸清芯片制作交易流程,梳理流程中资金流和货物流的匹配情况,厘清流程中各环节的贸易类型,有效识别跨境收付业务性质,为芯片研发等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创新服务模式。根据不同的政策要求履行展业职责和开展业务真实性审核,搭建业务办理全程涉及事前尽职调查、事中材料审核和事后核查等明确的操作指引。
3、完善内控,服务升级
依据真实的客户需求、相关政策支持、有效的监管沟通以及行内逐渐完善的内控要求,为外汇从业人员服务芯片行业等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参考和帮助,在全行推广复制,由点及面,助力基层营销人员有效获客,不断提升外汇从业人员专业化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参与国际竞争力。
服务效果
最终,建行广东分行成功为珠海“芯”公司对外支付了31万美元的服务贸易项下委托境外加工费,意味着”芯片制作交易模式下”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结算业务顺利“落地”。在此模式下,该行累计办理了373万美元的跨境收付汇业务。本次落地是建行广东分行落实政府部门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持续发展的一次具体实践,不仅能解决企业真实合规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下跨境资金结算需求,为广大芯片设计制作企业跨境资金结算及申报提供经验借鉴,也为广东地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加快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提供了金融赋能。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