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广东银行业新闻通气会-答记者问
2月8日,2022年度广东银行业新闻通气会在广州召开。广东银保监局、珠海银保监分局、肇庆银保监分局及农发行广东省分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人
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吴庆
珠海银保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轩
肇庆银保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志雄
农发行广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飚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宁效云
交通广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唐朔
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崔家鲲
2022年度广东银行业新闻通气会
答记者问
副局长王吴庆
王吴庆: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新春上班开工的第一天就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全年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抓高质量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2022年,我们强化监管引领,凝聚行业合力,一盘棋谋划部署支持稳经济工作,广东银行业资产、存款、贷款等指标稳居全国第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了金融力量。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引导广东银行业优化金融供给,以金融活水助力广东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力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落实落细局系统支持稳经济118项措施。支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持续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精准对接重大项目,加大对“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广东省2023年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居民安全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继续发挥金融在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方面的重要支持作用。加大减费让利力度,严格落实各项金融服务收费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增量、扩面、优化结构,合理满足接续资金需求。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落实广东制造业当家战略,围绕广东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大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机制,持续扩大科技创新领域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积极参与粤东西北金融倍增工程,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升绿色金融创新与服务能力。
三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广东房地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高、影响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投资的近四成,推动房地产的平稳发展对稳住广东经济大盘具有重要的意义。2022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密集出台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从信贷、债券、股权等方面“三箭齐发”,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房地产与金融的正常循环,包括“金融十六条”、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等等。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充分运用有关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下一步,我局将大力配合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相关工作。在首批“保交楼”专项借款在一个月内发放到位的基础上,做好新增1500亿元专项借款申请和投放准备工作,执行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继续实施受疫情影响的按揭贷款客户纾困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住房租赁信贷服务,推动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周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已揭牌成立一年多,珠海银保监分局在广东银保监局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支持琴澳一体发展、支持澳门产业多元化取得了初步成效,琴澳跨境金融合作也实现良好开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打造更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生态。在监管引领和政策红利推动下,区内金融机构不仅实现了“量”的增加,更实现了“质”的提升。合作区揭牌以来新增4家银行机构,引导11家机构增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标识,金融机构跨境创新更加积极作为,人才、资金加速聚集横琴,并在新的发展阶段凝聚了更多改革动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资产托管运营中心落地横琴,建设银行横琴跨境金融中心成立,已有10余家银行保险机构出台了横琴合作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横琴合作区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形成。2022年末横琴银行业存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6.7%、29.8%,支撑区内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占合作区GDP的比重达到35.5%,体现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柱作用。
二是牵引释放更强劲特色产业动能。支持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聚焦高端制造和研发、澳门特色中医药产业,以金融力量支持产学研成果转化,提升澳门特色产业竞争力。2022年7月推动落地横琴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22年末区内银行业对涉澳企业贷款大增82.91%,珠海全辖支持区内高新技术研发企业、中医药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46.51%、21.32%;全辖保险机构为区内企业累计提供风险保障620亿元。
三是逐步实施更自由的金融要素跨境流动。支持跨境资产转让业务相继首次扩容至融资租赁资产、绿色信贷资产和商业保理资产,2022年全年累计通过跨境资产转让引入境外资金147亿元。支持对澳“跨境理财通”业务提质扩面,2022年末“跨境理财通”澳门投资户数达到1.2万户,占珠海全辖“跨境理财通”北向通业务的96%,澳门居民投资境内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长61.86%。
四是便利金融服务带动更深度的民生融合。配合推动“澳车北上”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成功落地实施。全年为约1.2万台澳门车提供跨境车险保障,促成澳门出入横琴单牌车降费可达30%。全国首创“医保一站通”,累计为4.75万名澳门居民办理医保参保业务,解决澳门居民跨境办理医保跑点多、时间长、手续杂等难题。跨境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持续提供低成本、更便捷的置业金融服务,已累计办理结汇达11.3亿美元,惠及澳门居民近3500人;支持辖内保险机构通过警保联动、与民生事务局建立工伤联合调查机制等模式为澳门居民横琴生活就业提供更多便利化民生保险服务。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合作区实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第一阶段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开发建设横琴的初心,聚焦“四大产业”和澳企澳人需求,引导辖内机构与澳门深度联动,建设对澳金融开放新高地,并为琴澳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金融助力。
张志雄: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肇庆市拥有广阔的农村和土地资源,稻米、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南药等产量常年位居全省前列,素有“中国柑桔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佛手之乡”等美誉,对压稳、压实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广东银保监局的指导下,肇庆银保监分局聚焦肇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加大工作创新力度,推动金融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末,全市涉农贷款848亿元,同比增长15.73%,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实现100%全覆盖。
一是完善乡村振兴特色机构建设,打好金融“服务牌”。全面总结设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特色支行的经验,推动市农业农村局、金融局出台推广该特色支行“五+”模式的实施意见,引导有关银行机构增加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优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同时,推动该特色支行设立创业创富圆梦基地,以“融资+融智”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末,该特色支行发放贷款较成立前增长254%,且信用贷款占比超三成;推出乡村振兴贷、农险保单贷等24款创新金融产品。目前,全市共有23家银行机构设立了服务乡村振兴内设机构或部门。
二是拓展“三农”抵押贷款模式,备好融资“工具箱”。总结肇庆市落地全省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经验,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出台推进该类贷款的指导意见,创新推进“一备案、双登记、三保障”生猪活体抵押融资机制,并成功推动全省首批“全覆盖”式畜禽活体抵押贷款在肇庆市落地,目前抵押物涵盖猪、牛、鸡、鸭、鹅、鸽、羊等7大类,实现抵押物类型和业务银行类型“双覆盖”。截至2022年末,相关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授信金额2.22亿元。
三是引领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下好振兴“制胜棋”。组织召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银企融资对接座谈会,并针对肇庆市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编制银行保险产品手册,加强融资对接和政策宣传,支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园加快建设,指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心悦预制菜”“广东肇庆预制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共为全市预制菜企业提供超1.27亿元贷款支持。指导银行机构创新建立“行长顾问”机制,持续落实“金融特派员”制度,以金融人才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联合当地人行等部门印发行动方案,加强推进信用村整村授信工作,以信用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截至2022年末,辖区法人农商银行与全市104个镇(街)、1541个村(社区)签订政银企合作协议,向1257个行政村派驻金融特派员1678名,覆盖率100%,完成整村授信行政村984个,授信金额122.36亿元。
下一步,肇庆银保监分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广东银保监局和肇庆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引导银行机构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力助推肇庆富县强镇兴村工作,以金融活水助力肇庆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金融贡献。
行长吴飚
吴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了奋进蓝图,吹响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大会结束后农发行广东分行采取一系列措施贯彻落实:一是第一时间召开省分行党委会、机关处室研讨会和全省工作部署会,制定省分行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传导压力。二是强化工作对接,立即行动,多层次高密度向省市县领导和职能部门宣传农发行政策,积极对接当地高质量发展需求。三是自我加压,发展目标在原定基础上调增20%,稳定扩大信贷投放力度,更好服务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积极争取总行对广东更大政策倾斜力度,为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引入更多信贷资源。
探索农发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积极对接广东现代化建设新需求,抢抓发展机遇。一是重点支持广东制造业强省建设,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紧紧抓住县域及村镇工业集聚区产业项目、产业平台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二是着力服务广东扩外需稳内需和交通强省建设,支持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强农惠农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网络,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基础设施。三是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积极服务海洋经济、数字农业、预制菜等新业态,推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和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持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四是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支持乡村建设“五美”专项行动,继续在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林分改造林相改善、清洁能源方面持续发力。
强化政策履职能力守好乡村振兴领域的主场主业。坚守支农本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筑牢“三农”根基,全面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领作用,加大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联动整合,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不断发挥广东力量。一是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守住政策性收储主阵地,积极稳妥扩大市场化收购份额,确保市场化收购贷款投放量、支持粮食收购量和客户数量实现“三个增加”。二是全力服务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支持重要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保障粮食等初级产品和战略物资供给,有效维护广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三是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抢抓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机遇,聚焦医疗卫生、拆旧复垦以及水利、交通、旧改等基础设施领域,更好发挥稳投资促增长作用。四是突出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做大做优国家储备林业务规模,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加大对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领域支持力度。
行长宁效云
宁效云:谢谢你的提问。1月28日。在农历新春开工第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了全年将推动实施153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110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并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金融赋能的六个重点。这对我们而言是莫大的鼓舞,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省委新一届班子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坚定决心,也为我们指明了2023年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具体到行动上,2023年我们将:围绕金融赋能大湾区建设,在保持大力度投入的同时,将建立大湾区的客户库、项目库、产品库、问题库、创新型金融库,并突出横琴、南沙两个平台,加强创新探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围绕金融赋能制造业当家,我们将以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为抓手,完善产品和服务,同时做好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支持培育。围绕金融赋能重大项目建设,我们将深化与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动对接,从信贷和审批两端共同发力,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围绕金融赋能房地产业发展,我们将落实好房地产金融16条,铺排好开发贷和住房按揭,保障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围绕金融赋能百县千镇万村建设,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支农支小信贷政策,改进乡村金融服务,打造“数字供销”平台,帮助涉农线上产品推广。围绕金融赋能绿美广东,我们将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理财等方面发力,通过绿色金融解决发展痛点,助力绿美广东建设。
行长唐朔
唐朔:感谢您的提问。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是推进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大湾区整合了国内最有活力的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最前沿的对外开放阵地,拥有与国际市场相连的便捷通道,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重要的一环是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深度融合。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湾区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探索。近年大湾区金融市场开放及互联互通取得了明显进展,呈现出空间分布多极化、金融业态多样化、互联互通成熟化的趋势,下一步可以通过引导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要素互联互通、提高金融开放水平、构建一体化金融体系和基础设施等措施,进一步互补各地优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推动大湾区金融融合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银行业需在推进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大湾区银行业应在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枢纽建设过程中肩负重要使命,持续推动金融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广东交行作为植根广东、服务广东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国有商业银行,始终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交银集团国际化、全牌照经营优势,围绕市场关注的资格试点、支付结算、跨境融资、跨境电商、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以金融“组合拳” 共谱湾区“交响粤”。
一是搭建金融桥梁,打造“交银湾通”品牌。广东交行强化战略统筹推动,成立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专班,2022年创新发布交行首个国家重点经济区域“交银湾通”品牌,打造跨境一揽子金融服务,去年,我行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增幅分别19%、15%,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二是立足双向开放,助力大湾区双向融通。围绕广东外向型经济跨境资金往来频繁,广东交行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境外发债、跨境直贷等方式为省内重点产业引入境外资金超400亿元,助力跨境资金双向打通。延伸线上跨境服务触角,上线交行系统首个开放银行市场采购贸易收结汇平台“采汇e捷”,提升跨境业务办理效率,推广“云上广交会”“EASY系列”“交银e关通”、跨境资金池等电子化平台,CIPS客户数保持广东市场第1,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展现金融作为。
三是聚焦民心联通,支持优质生活圈建设。广东交行围绕粤港澳客户金融互通需求,升级跨境理财通、缴费通、消费通、房贷通等特色业务,推出“港澳青创贷”“琴澳助创贷”等金融产品,提升港澳居民在粤生活、消费、就业、安居等金融服务便利度。作为首家金融机构在广东政务平台“粤省事”率先上线新市民金融服务专区,并开展数币红包活动,拓展到医疗、教育、交通等场景,去年累计开立数币个人钱包24万个、对公钱包2800余个、搭建落地场景3500余个。大力支持深中通道、横琴科学城、人才公寓、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更新等湾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服务宜居宜业宜游优质湾区。
下阶段,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抢抓战略机遇,探索金融模式创新,着力提升大湾区金融便利化水平,为广东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在高质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贡献金融力量。
行长崔家鲲
崔家鲲: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招商银行始终坚持“科技立行”,早在1995年就依托科技手段,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集本外币、定活期为一体的储蓄卡——一卡通,随后又推出了一网通、跨银行现金管理、手机银行等一系列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从2017年到2021年的五年间,金融科技投入平均增速近30%,同时将“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体预算额度原则上不低于上一年度本行营业收入的3.5%”写进公司章程。对于广州分行而言,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将我行的金融科技优势转化为服务能力和生产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和满足民生需求。围绕这一目标,2022年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第一,大力建设“数字普惠”,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构建科技化、智能化、线上化的惠普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迭代“政采贷”“流量结算贷”、小微闪电贷等全线上化融资产品,积极参与粤信融、中小融等银政平台对接及推广,结合政务公信力数据研发综合授信模型,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精准性。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高新贷”,提供“抵押+担保”“双重风险资金池担保”、纯抵押、纯担保等等多种融资方式,以覆盖更多科创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助力产业数字化。我们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积极融入企业经营管理链条和生态圈,聚焦财资管理、销售、采购、“人财事”管理等重点场景,打造以财资管理云、薪福通等为核心的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去年,继实现市属国企CBS100%全覆盖后,省属国企和上市公司CBS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62%,在区域市场树立了招行财资管理的优质品牌。助力南方电网推进“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积极创新信用证业务场景,成为南网首家信用证缴费合作银行并落地首单业务。大力推广平台级SaaS产品“薪福通”,主动打破金融服务边界,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目前已服务广州地区超2.4万企业用户。成功上线业内首个实现“银政企”数据互通的跨境电商业务平台,有效解决贸易真实性核验的核心问题,提升了跨境电商交易结算效率。
第三,深入推进“人+数字化”,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将移动金融工具融入各类生活场景,大力推广社保、医保、公积金提取、公交出行、生活缴费等各类政务便民服务,真正做到“让百姓少跑腿、让系统多跑路”。招商银行App广州专区月活跃用户数已达300万户,跨月留存率超过70%。疫情期间开展“商户帮扶计划”,通过手机银行“饭票”“影票”功能为餐饮零售商户进行带货引流,累计交易金额近千万。今年1月份,我们联合本地200多家商户,推出新年饭票大促活动,单月饭票交易客户数超10万户,交易金额超3000万元,为拉动内需促消费助商户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此外,我们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推广,个人钱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7% 。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打造“数字招行”,以金融科技为依托,全方位对接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抓住关键技术优势、关键市场机会和关键业务窗口,大力推动“科技+业务”“科技+产品”“人+数字化”的有机融合,激发金融创新潜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