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新周期的起点:境内并购市场2022年回顾及2023年展望
并购是企业外延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补短板、提质效、拓市场、促升级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并购交易大额、偶发、高杠杆的特性,通常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周期、产业周期、金融周期的影响,呈现周期波动的特征。过去10年,中国主要经历了两轮并购高峰,第一轮(2015-2017年)并购高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周期,“扩内需、去产能”的产业周期和各类表内外融资扩张的金融周期背景下产生,受规范资本市场发展(打击忽悠式并购、商誉暴雷、表外融资收紧)的影响而结束。第二轮并购高峰(2020-2021年)在“双碳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周期下,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产生,以聚焦“硬科技”和“绿色转型”为主要特点,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于2022年结束。
站在并购新周期的起点,回顾2022年境内并购市场的特点与结构,通过分析2023年宏观、政策、产业和金融周期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2023年并购业务机遇,并就未来高质量并购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看法。
一、2022年并购市场特点回顾
根据清科数据,2022年境内并购交易笔数为2648笔,同比下降7.86%,交易金额9998亿元,同比下降11.4%。整体并购交易趋于理性,围绕主业的战略性收购占比超70%,10亿元以上的大型并购交易较上年减少8.74%,并购市场逐步呈现小而精特点。
图1:近10年并购市场交易量
图2:2022年并购交易目的分类
图3:近5年单笔10亿元以上并购交易量
行业趋势方面,并购市场以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和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特征,高发行业主要为半导体、机械制造、能源矿产、化工等,其中房地产领域并购金额同比增长42%。
图4:按行业分类的并购重组交易金额
图5: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交易量
交易类型方面,一是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以地方城投企业转型相关并购、国企围绕主业的专业化整合为特征。二是龙头上市公司逆周期整合及顺周期扩张加速,新能源、半导体、机械设备等向上游原材料和新产能扩张,传统能源、矿产、化工龙头利用周期景气阶段积累利润开展逆周期整合。三是私募基金主导的并购交易快速上升,金额占比从2021年的13.5%提升到2022年的27%,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券商私募基金、产业并购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等主体开展的并购交易快速增长。
区域分布方面,并购业务区域集中度高,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合计占比高达53%,而交易量排名后二十位的区域交易合计占比不足25%,偶发性交易特征明显,但高区域集中度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区域协同的产业发展政策下开始逐步改善,并购交易高发的前六大区域交易量占比从2020年的58.39%下降到2022年的53%。
图6:并购交易区域分布(按次数计算)
二、2023年并购市场展望及业务机会分析
(一)三大冲击将在宏观、政策、产业、金融周期影响下逐步消退,预计并购市场将呈现前低后高、温和复苏态势。
2023年作为并购新周期的起点,我们预计在宏观、政策、产业、金融多周期叠加因素下,并购市场将呈现前低后高,温和复苏的态势。
从宏观和政策周期看,2023年并购市场有两点不利因素及三点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方面,一是外需在国外高利率、高通胀、高债务、低增长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回落,引发国内外向型企业出现局部供给过剩,抑制产业扩张需求;二是内需恢复存在滞后性,短期内企业和居民受收入增长不足的预期影响,资产负债表脆弱,去杠杆动机增强。有利因素方面,一是优化疫情防控政策促使人员流动性增加,有望重新激发投资和消费热情,刺激并购重组需求;二是房地产在2022年加速探底后已逐步稳定,随着房地产政策调整,可能带动房地产需求复苏,房地产并购重组交易增加;三是能源及原材料价格高企导致的供给冲击逐步消退,推动并购交易同比高增长。
从产业周期看,一是国企专业化整合进入加快实施阶段,科技自立自强、能源转型、军民融合、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等促进国企改革加速;二是新能源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持续高景气,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归,下半年有望带动化学原料及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电气机械和设备制造业等进入投资复苏周期。
从金融周期看,一是金融供给增加和减费让利将不断提升实体经济融资可得性。二是企业在低利率环境下借新还旧动机增强,短期可能迎来还款高峰。
在上述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下,预计2022年的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将在2023年逐步好转,一是供给冲击将随上游价格回落、国企改革效率提升而缓解;二是需求收缩在外需回落影响下延续,但内需有望在产业周期带动下在下半年好转;三是预期转弱将在全年金融供给持续增强和政策托底下逐步好转,并购市场预计将呈现前低后高态势。站在新周期的起点,虽然并购市场周期波动将持续,但整体上将呈现产业周期为主导,政策与金融周期为催化剂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并购市场将持续体现经济发展最前沿,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传统产业整合升级等可能成为下一轮并购浪潮的起点。
(二)2023年并购业务机遇预计将集中在科技创新、国企专业化整合、城投企业转型发展及房地产并购等领域。
基于上述市场形势预判,预计2023年并购业务市场机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创”和“绿色转型”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生物医疗、信息技术等产业扩张周期带来的并购业务机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疗、信息技术等产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能够贯穿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在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的时代趋势下有望保持高景气,可带动上游材料、化工、能源,中游设备、制造,下游消费等诸多领域的并购需求。以2020-2022年光伏、风电等产业为例,受境内外需求井喷和“双碳”政策目标影响,从上游正负极化工材料、能源到中游机械设备、组件,到下游终端运营等均产生较高的并购景气度,化工、能源及矿产、机械制造等行业连续三年位居并购交易金额前五。
二是国企专业化整合背景下的并购业务机会。按照2022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专业化整合专题推进会要求,针对国企间整合,未来将以聚焦主业、培育优势为目标,预计将产生围绕主业“集中度提升、产业链融合、剥离两非”的并购业务机会;针对集团内整合,在“一企一业”和提升资产证券化率的要求下,以“大集团+低资产证券化率+小上市平台”为核心逻辑的集团公司资产注入将产生大量并购业务机会,可重点支持军工、电力、煤炭、交通运输、物流、机械设备等行业头部国企专业化整合项目。
三是基于地方城投整合、转型产生的并购业务机会。地方城投企业通过整合、收购或出让当地的水、电、热运营管理、公交资产运营、旅游景点管理等具备区域垄断、特许经营性质,且现金流稳定的项目加快转型。可择优介入公用事业、节能环保、建筑工程、能源、矿产等领域地方城投企业的并购业务机会。
四是政策支持下的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受困房企项目的业务机会。目前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救助意愿强,头部房企受风险偏好因素动力不足,经过一年多的风险暴露、半年多的政策托底和预期修复后,市场化、法治化的化解项目风险并购交易有望增长。
(三)加强对产业周期及科创领域企业的研究、深化投贷联动,推动并购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传统行业融资需求收缩的情况下,并购金融服务也面临转型。目前,银行同业并购业务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行业头部客户和区域重点客户,项目介入普遍较晚,未充分发挥顾问服务在项目获取与前瞻性布局方面的作用。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趋势下,为实现前瞻性布局和创新引领,并购金融服务需要高质量转型,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产业周期的研究和预判。商业银行并购业务较多体现为对客户需求的应答,未来对产业周期理解深刻的银行将在并购项目营销及风控中获得先机。二是从价格与规模竞争向认知与服务竞争转型。科技强国、绿色发展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线,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清洁技术等相关代表性领域将逐渐成为并购业务的高发领域,但由于相关领域高技术和认知壁垒,未来高水平并购金融服务需要以懂客户和高认知为基础。三是从单一产品与服务向投贷联动转型。并购业务本质在于服务企业权益投资,可以借鉴股权投资的逻辑开展尽职调查、把控业务整体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商业银行集团内可通过“股权投资+并购贷款”有效联动子公司为客户兼并收购提供一揽子服务。集团外,可加强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头部私募基金的合作,支持其对战略新兴行业的拓展与布局。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