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3月20日上午10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副署长孙玉宁、办公厅主任赵增连介绍“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海报新闻记者: 外贸形势发展,经营主体是关键。我们注意到,去年海关出台多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助企纾困降成本措施。请问效果如何?今年有没有新的“大礼包”?谢谢。 俞建华: 大家都很关心外贸,外贸受疫情影响是很直接的,海关天天和进出口企业打交道,对外贸企业的困难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坚决响应党中央助企纾困号召,去年先后出台23项支持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为1300多条具体举措,应该说这些措施受到了经营主体的欢迎,也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保畅通上,与一些贸易大国相比,中国货物进出口总体上不仅没有因疫情受阻,而且通关更加快捷、更加便利。2022年12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分别压缩67%和92%。 在降成本上,支持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仅去年就为外贸企业减税、退税2850亿元。 在优服务上,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创新大宗商品“先放后检”,农食产品“绿色通道”等监管模式,将87种商品编码调出法检目录,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现在,我们正在对23项措施进行评估,能够保留的我们都将保留,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调研针对现在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还要研究新的政策举措。主要考虑有几个方面: 一是畅通进出口物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支持建设智慧口岸、智能边境,通过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 二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企业提供通关“一站式”服务。 三是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用好用足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 四是支持新业态发展。创新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做到精准监管、快速通关。支持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继续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走进机场码头,直面企业需求,和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破难题、解新题,全力以赴促进外贸促稳提质。 谢谢。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 跨境电商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几年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我们想问一下,在通关过程中,海关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和保持比较好的效率?谢谢。 俞建华: 大家非常关注跨境电商,而且跨境电商发展很快。2018年突破1万亿元,去年突破了2万亿元,翻了一番。具体的请孙玉宁副署长回答。 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 谢谢你的提问。跨境电商从无到有,“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新时代十年,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过去五年,从2018年进出口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人民币,应该说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跨境电商也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际消费品市场。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已经覆盖31个省市区。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同时,对全球的国际贸易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在逐渐摸索,跨境电商有别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和贸易特点,它呈现出碎片化、海量化、信息化的特点。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的进口清单数量是同期货物报关单数量的56倍,每单平均价值不足货物报关单的万分之三。在监管过程中,我们查获了枪爆物品、毒品、管制类精神药物、侵犯知识产权物品、“异宠”等违禁品。应该说,这些新情况都对海关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 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特点,我们出台了不同于传统贸易的通关管理制度,通过分类管理,“量体裁衣”打造了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监管模式。在原有“企业对个人(B2C)”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服务于“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企业对个人(B2B2C)”的监管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科技赋能,开发应用上线了统一版跨境电商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交易、支付、物流等相关数据的集成管理。同时,我们全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备案无纸化,实现“一地备案,全国通用”,截至2月底,在海关备案的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已经达到1713家。 下一阶段,海关将继续坚持“创新、包容、审慎、协同”的监管理念,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在强监管上“下功夫”。一是运用智能化的验核手段,通过对报关单证的真实性验核,防范跨境电商走私行为;二是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的协作,把风险防范关口前移,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海关监管风险;三是广泛开展商品条码应用,加强对商品溯源管理,让消费者安心放心;四是持续关注境外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另一方面要在优服务上“出实招”。一是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电子缴税,便利企业线上办理;二是推广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用”,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强化数据分析服务,为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预期引导;四是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五是持续完善进出口退货措施,解决企业和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海关聚焦通关便利化,口岸营商环境也在持续提升。请问,下一步海关还会出台哪些新举措?如何更好地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谢谢。 俞建华: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营造良好的、便捷的口岸营商环境,是海关的主要工作。这个问题请分管的赵增连主任回答。 海关总署办公厅主任赵增连: 口岸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广大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一段时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过去一段时间来,海关在各方面密切配合下,就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这些举措概括起来大概有几个方面:连续5年组织推进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大幅压缩口岸通关进出口货物的整体通关时间;深入推进海关通关便利化改革;规范和降低进出口环节的费用;持续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水平等。 通过这一揽子的举措,口岸通关的时间更短了、通关的成本更低了、通关的手续更便捷了。这些工作成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体现。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出新的有力举措,概括起来可以用15个字表述:优设施、搭平台、促联通、强合作、提效能。 一是优化口岸设施。我们正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重要边境口岸的扩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边境口岸通关能力。正在指导海南省落实自由贸易港口岸布局方案,加快自贸港口岸建设,为下一步如期封关运行提供口岸设施保障。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刚才俞署长提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其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实现出口退税申报、发票信息自动抓取,便利企业办理退税业务。优化“通关+物流”“外贸+金融”相关服务,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全流程信息查询、出口信用保险办理、跨境结算融资等服务。 三是促进内外联通。我们正会同各方积极推动陆路边境口岸复通。目前相关陆路边境口岸的货运复通已经实现“能开尽开”,相关客运通道也在有序恢复开通中。我们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跨境班列发展,支持各地“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 四是强化国际合作。眼下,我们正结合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大力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国际合作,协调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稳妥推进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一窗口”合作,推动跨境贸易相关单证交换共享。 五是提高通关效能。在前期评估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组合港”等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公布口岸通关流程和主要环节作业时限,将通关时间稳固在合理区间内,给广大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通关预期。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前不久,海关总署发布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下降0.8%,同期我们也看到不少媒体报道,在港口的集装箱空箱数量增加,引发了大家对今年进出口外贸的担忧。请问,海关总署对于今年的外贸形势有怎样的研判?谢谢。 俞建华: 感谢你的提问。大家都非常关心今年的外贸形势。正如你所说,海关已经发布了前两个月的统计数据,相关部门进行了解读,海关在密切监测3月以来的外贸发展形势。我们的整体看法是,开局平稳,趋势向好。从规模上看,前两个月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增长0.9%,比预期要好。进出口总值超过6万亿元,这在历史上是第二次。疫情前的同期最高的时候不到5万亿。从构成上看,疫情期间中国率先复工复产,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抬高了外贸基数。我们做了测算,如果剔除“一次性因素”,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增长超过10%。从趋势上看,按周监测,2月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最后一周比前一周环比增长超过15%。从周边国家情况看,与周边已经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外贸表现是好的。 当然,外贸确实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需减弱最受大家关注。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对全球贸易构成了持续冲击。世贸组织近期预测,今年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疲软,预计全年仅增长1%。除此之外,一些国家强推“脱钩断链”,地缘政治风险,最近西方一些国家金融市场的波动等对全球贸易环境产生冲击,也是中国外贸促稳提质的外部挑战。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前两个月,在经营主体方面有更多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家,说明大家的信心在积聚、恢复。在订单方面,根据我们跟踪监测,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增长企业比重连续提升。在新动能方面,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长六成。大家关注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8%。在贸易多元化方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超过10%,对RCEP其他成员合计进出口增长超过3%。 您刚才提到了空箱的问题,我们也在关注。这里面有前一个时期新集装箱投放量过大、国内堆存成本较低、国外疫情缓解后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的原因,也有季节性规律作用。大量空箱在中国港口蓄势待发,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际市场依然看好我们下一阶段的出口能力。从海关最新数据看,2月下旬以来,出口用箱量在持续增长。 综合起来看,外贸形势还是严峻复杂的,但也蕴含了不少机遇,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比较来看,中国竞争优势依然明显,随着中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因此,我们对今年中国外贸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充满信心。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香港、澳门特首上周和俞建华署长进行了会见。请问,海关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目前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还将有哪些举措?谢谢。 俞建华: 感谢您的关注。的确,上周我在总署先后会见了贺一诚特首和李家超特首,大湾区建设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开了世界湾区建设的先例。我先说个数据,去年,大湾区内地9市和香港、澳门加起来,外贸总值达到2.5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5%。可以说,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服务大湾区建设,海关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促进要素流动方面,我们加快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先后出台54条措施,大力支持横琴、前海、南沙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创新“组合港”“一港通”通关模式,实现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推广粤港、粤澳海关“跨境一锁”,所谓“跨境一锁”就是两地海关间对跨境车辆使用智能锁,加强途中监管。在对方口岸快速通关,不用查验,也不用拆箱。这是贸易便利化的一项措施,我们还要扩大试点。推动“澳车北上”政策成功落地。今年以来,澳车北上累计通行5.3万辆。建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随到随检、随检随放”,全力保障供应港澳。 第二,在维护贸易安全方面,三地海关重点加强风险分析、协同配合,探索推动大湾区风险一体化防控。完善打击走私协作长效机制,开展“三叉戟”“清湾”三地联合行动,严厉打击粤港澳海上跨境走私等各类违法行动。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按下加速键。下一步,海关将与有关方面密切合作,加强设施的“硬联通”和合作的“软联通”。在三个方面发力,助力粤港澳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一是抓平台建设。加大横琴合作区先行先试力度,推动落实“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支持前海合作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服务好南沙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建设。 二是促通关便利。加强三地海关监管互认,积极推进“跨境一锁”,在“澳车北上”落地之后,加快推进“港车北上”。深化AEO互认和“单一窗口”合作,推动贸易数据联通,探索实施“一单两报”。优化简易通关模式,便利人员往来和货物流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这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三是强执法合作。加大情报共享,密切执法联动,加强粤港澳检验检疫、知识产权保护、打击走私等领域的协同合作,共同维护大湾区良好的发展环境。 谢谢。 来源:海关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3月20日上午10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副署长孙玉宁、办公厅主任赵增连介绍“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海报新闻记者: 外贸形势发展,经营主体是关键。我们注意到,去年海关出台多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助企纾困降成本措施。请问效果如何?今年有没有新的“大礼包”?谢谢。 俞建华: 大家都很关心外贸,外贸受疫情影响是很直接的,海关天天和进出口企业打交道,对外贸企业的困难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坚决响应党中央助企纾困号召,去年先后出台23项支持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为1300多条具体举措,应该说这些措施受到了经营主体的欢迎,也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保畅通上,与一些贸易大国相比,中国货物进出口总体上不仅没有因疫情受阻,而且通关更加快捷、更加便利。2022年12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分别压缩67%和92%。 在降成本上,支持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仅去年就为外贸企业减税、退税2850亿元。 在优服务上,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创新大宗商品“先放后检”,农食产品“绿色通道”等监管模式,将87种商品编码调出法检目录,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现在,我们正在对23项措施进行评估,能够保留的我们都将保留,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调研针对现在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还要研究新的政策举措。主要考虑有几个方面: 一是畅通进出口物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支持建设智慧口岸、智能边境,通过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 二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企业提供通关“一站式”服务。 三是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用好用足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 四是支持新业态发展。创新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做到精准监管、快速通关。支持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继续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走进机场码头,直面企业需求,和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破难题、解新题,全力以赴促进外贸促稳提质。 谢谢。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 跨境电商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几年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我们想问一下,在通关过程中,海关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和保持比较好的效率?谢谢。 俞建华: 大家非常关注跨境电商,而且跨境电商发展很快。2018年突破1万亿元,去年突破了2万亿元,翻了一番。具体的请孙玉宁副署长回答。 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 谢谢你的提问。跨境电商从无到有,“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新时代十年,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过去五年,从2018年进出口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人民币,应该说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跨境电商也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际消费品市场。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已经覆盖31个省市区。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同时,对全球的国际贸易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在逐渐摸索,跨境电商有别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和贸易特点,它呈现出碎片化、海量化、信息化的特点。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的进口清单数量是同期货物报关单数量的56倍,每单平均价值不足货物报关单的万分之三。在监管过程中,我们查获了枪爆物品、毒品、管制类精神药物、侵犯知识产权物品、“异宠”等违禁品。应该说,这些新情况都对海关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 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特点,我们出台了不同于传统贸易的通关管理制度,通过分类管理,“量体裁衣”打造了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监管模式。在原有“企业对个人(B2C)”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服务于“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企业对个人(B2B2C)”的监管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科技赋能,开发应用上线了统一版跨境电商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交易、支付、物流等相关数据的集成管理。同时,我们全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备案无纸化,实现“一地备案,全国通用”,截至2月底,在海关备案的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已经达到1713家。 下一阶段,海关将继续坚持“创新、包容、审慎、协同”的监管理念,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在强监管上“下功夫”。一是运用智能化的验核手段,通过对报关单证的真实性验核,防范跨境电商走私行为;二是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的协作,把风险防范关口前移,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海关监管风险;三是广泛开展商品条码应用,加强对商品溯源管理,让消费者安心放心;四是持续关注境外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另一方面要在优服务上“出实招”。一是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电子缴税,便利企业线上办理;二是推广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用”,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强化数据分析服务,为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预期引导;四是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五是持续完善进出口退货措施,解决企业和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海关聚焦通关便利化,口岸营商环境也在持续提升。请问,下一步海关还会出台哪些新举措?如何更好地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谢谢。 俞建华: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营造良好的、便捷的口岸营商环境,是海关的主要工作。这个问题请分管的赵增连主任回答。 海关总署办公厅主任赵增连: 口岸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广大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一段时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过去一段时间来,海关在各方面密切配合下,就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这些举措概括起来大概有几个方面:连续5年组织推进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大幅压缩口岸通关进出口货物的整体通关时间;深入推进海关通关便利化改革;规范和降低进出口环节的费用;持续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水平等。 通过这一揽子的举措,口岸通关的时间更短了、通关的成本更低了、通关的手续更便捷了。这些工作成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体现。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出新的有力举措,概括起来可以用15个字表述:优设施、搭平台、促联通、强合作、提效能。 一是优化口岸设施。我们正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重要边境口岸的扩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边境口岸通关能力。正在指导海南省落实自由贸易港口岸布局方案,加快自贸港口岸建设,为下一步如期封关运行提供口岸设施保障。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刚才俞署长提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其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实现出口退税申报、发票信息自动抓取,便利企业办理退税业务。优化“通关+物流”“外贸+金融”相关服务,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全流程信息查询、出口信用保险办理、跨境结算融资等服务。 三是促进内外联通。我们正会同各方积极推动陆路边境口岸复通。目前相关陆路边境口岸的货运复通已经实现“能开尽开”,相关客运通道也在有序恢复开通中。我们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跨境班列发展,支持各地“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 四是强化国际合作。眼下,我们正结合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大力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国际合作,协调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稳妥推进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一窗口”合作,推动跨境贸易相关单证交换共享。 五是提高通关效能。在前期评估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组合港”等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公布口岸通关流程和主要环节作业时限,将通关时间稳固在合理区间内,给广大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通关预期。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前不久,海关总署发布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下降0.8%,同期我们也看到不少媒体报道,在港口的集装箱空箱数量增加,引发了大家对今年进出口外贸的担忧。请问,海关总署对于今年的外贸形势有怎样的研判?谢谢。 俞建华: 感谢你的提问。大家都非常关心今年的外贸形势。正如你所说,海关已经发布了前两个月的统计数据,相关部门进行了解读,海关在密切监测3月以来的外贸发展形势。我们的整体看法是,开局平稳,趋势向好。从规模上看,前两个月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增长0.9%,比预期要好。进出口总值超过6万亿元,这在历史上是第二次。疫情前的同期最高的时候不到5万亿。从构成上看,疫情期间中国率先复工复产,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抬高了外贸基数。我们做了测算,如果剔除“一次性因素”,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增长超过10%。从趋势上看,按周监测,2月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最后一周比前一周环比增长超过15%。从周边国家情况看,与周边已经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外贸表现是好的。 当然,外贸确实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需减弱最受大家关注。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对全球贸易构成了持续冲击。世贸组织近期预测,今年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疲软,预计全年仅增长1%。除此之外,一些国家强推“脱钩断链”,地缘政治风险,最近西方一些国家金融市场的波动等对全球贸易环境产生冲击,也是中国外贸促稳提质的外部挑战。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前两个月,在经营主体方面有更多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家,说明大家的信心在积聚、恢复。在订单方面,根据我们跟踪监测,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增长企业比重连续提升。在新动能方面,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长六成。大家关注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8%。在贸易多元化方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超过10%,对RCEP其他成员合计进出口增长超过3%。 您刚才提到了空箱的问题,我们也在关注。这里面有前一个时期新集装箱投放量过大、国内堆存成本较低、国外疫情缓解后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的原因,也有季节性规律作用。大量空箱在中国港口蓄势待发,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际市场依然看好我们下一阶段的出口能力。从海关最新数据看,2月下旬以来,出口用箱量在持续增长。 综合起来看,外贸形势还是严峻复杂的,但也蕴含了不少机遇,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比较来看,中国竞争优势依然明显,随着中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因此,我们对今年中国外贸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充满信心。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香港、澳门特首上周和俞建华署长进行了会见。请问,海关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目前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还将有哪些举措?谢谢。 俞建华: 感谢您的关注。的确,上周我在总署先后会见了贺一诚特首和李家超特首,大湾区建设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开了世界湾区建设的先例。我先说个数据,去年,大湾区内地9市和香港、澳门加起来,外贸总值达到2.5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5%。可以说,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服务大湾区建设,海关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促进要素流动方面,我们加快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先后出台54条措施,大力支持横琴、前海、南沙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创新“组合港”“一港通”通关模式,实现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推广粤港、粤澳海关“跨境一锁”,所谓“跨境一锁”就是两地海关间对跨境车辆使用智能锁,加强途中监管。在对方口岸快速通关,不用查验,也不用拆箱。这是贸易便利化的一项措施,我们还要扩大试点。推动“澳车北上”政策成功落地。今年以来,澳车北上累计通行5.3万辆。建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随到随检、随检随放”,全力保障供应港澳。 第二,在维护贸易安全方面,三地海关重点加强风险分析、协同配合,探索推动大湾区风险一体化防控。完善打击走私协作长效机制,开展“三叉戟”“清湾”三地联合行动,严厉打击粤港澳海上跨境走私等各类违法行动。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按下加速键。下一步,海关将与有关方面密切合作,加强设施的“硬联通”和合作的“软联通”。在三个方面发力,助力粤港澳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一是抓平台建设。加大横琴合作区先行先试力度,推动落实“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支持前海合作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服务好南沙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建设。 二是促通关便利。加强三地海关监管互认,积极推进“跨境一锁”,在“澳车北上”落地之后,加快推进“港车北上”。深化AEO互认和“单一窗口”合作,推动贸易数据联通,探索实施“一单两报”。优化简易通关模式,便利人员往来和货物流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这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三是强执法合作。加大情报共享,密切执法联动,加强粤港澳检验检疫、知识产权保护、打击走私等领域的协同合作,共同维护大湾区良好的发展环境。 谢谢。 来源:海关发布 跨境电商 大湾区 贸易金融 单一窗口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