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行對歐美銀行危機之觀點摘要
高盛
對於近期爆發的歐美銀行危機,高盛首席營運總監John Waldron稱:今天的銀行體系的韌性比以往強得多,有更好的流動性及資本價值。但近日的問題或將導致對規模較小的銀行,會有更嚴厲的監管及更高的資本要求。
在矽穀銀行風暴後,各中小型銀行為了保留足夠的流動性以應付存款戶提款,對新敘做貸款必然更加謹慎,將會勒緊貸款條件及金額。高盛估算美國小型銀行當中,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存款保證比率較低的銀行,新核貨金額減幅將達40%,其他小銀行的減幅則約為15%,令美國整體金融體系放款額減少2.5%,其對經濟的沖擊等同央行減息0.25%至0.5%。高盛亦因而下調今年美國經濟增長GDP,由原先的1.5%,下修至1.2%。
高盛經濟學家David Mericle則預測,鑒於銀行系統的壓力,美聯儲將不會在3月的會議上提高利率,但之後美聯儲可以很快回到加息的軌道上,預計5、6及7月各加0.25%。
歐美接連爆發銀行危機,摩根士丹利認為,近日的問題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構成下行壓力,相信亞洲不會完全幸免,但對亞洲經濟增長的沖擊相對較小。
該行金融分析師認為,歐美銀行危機對亞洲直接沖擊有限,主要有3個原因:(1)亞洲流動性覆蓋率高,大多超過100%;(2)存款偏向零售客戶,行業分布亦較多元化;(3)銀行偏向持有有限數的長期資產,而且大部分債務均是浮動而非固定的,但歐美銀行事件或會令亞洲收緊對貸款的標准。
對於經濟增長方面,摩根士丹利表示,亞洲經濟會面對部分下行壓力,但仍是可控,因較寬松的金融環境可抵銷部分疲弱需求。另外,美聯儲可能會放緩加息步伐,有機會可緩和美國經濟下行對區內出口下跌的部分沖擊。整體來看,預期歐美銀行問題會對亞洲經濟增長影響約25至30點子。
摩根士丹利亦補充,若然美國出現深度衰退,亞洲難完全免疫,而更緊的金融條件,及海外需求進一步減少,將對亞洲經濟構成較重大沖擊。盡管如美國陷入深度衰退,但基於亞洲經濟卻處於複蘇階段,相信亞洲在經濟層面上仍能優於美國。另外,鑒於商品價格將持續向下,通脹回落速度會更大,並給予放寬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的空間,這將帶來更快的複蘇,而中國疫後複常後,是擔當穩定亞洲經濟的角色。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首席投資官Bob Michel認為,瑞銀(UBS)及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達成收購協議後,將足以令歐洲銀行股避免陷入更大的危機,歐洲、瑞士及美國監管機構的快速反應為前所未見,同時減少大量條文,阻止事態進一步蔓延。他亦估計美聯儲最快今年9月開始減息,即美國國債殖利率曲線將於夏季跌至3%的低位。
他認為美聯儲的貨幣緊縮效果現在才開始發揮作用,更相信「美國經濟正走向衰退」,並「僅僅是個開始」,美國經濟增長將會放緩,並會減輕通脹壓力,估計美聯儲可能不用升息,市場將會陷入信貸緊縮。
在投資方面,摩根大通的投資部門近來購買了更多長久期國債,用於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盡管如果利率回升可能會出現虧損。Bob Michele表示,當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引發反彈時,持有過少債券的危險超過任何近期貶值。他說:「我最擔心的不是我們現在買入,收益率又上升 50 個基點,債券價格仍處於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更大的擔憂是在潮流轉變時退出市場。」
關於近日的銀行危機,野村認為,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發表聯合聲明,應對矽穀銀行的問題,與此同時美聯儲聲稱會提供足夠流動性,相信這些聲明對於緩和市場情緒有正面幫助,亦可提升美國存戶及金融市場的信心,令今次事件擴散至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大幅減少。
野村指出現時美國通脹仍然高企,美聯儲亦致力對抗通脹,但基於矽穀銀行事件出現,金融市場流動性收緊,令美聯儲於未來數月暫停加息的可能性上升。
關於投資方面,野村認為,美國銀行業的問題料不會對亞股有重大負面影響,但不排除會有一些風險溢出,惟相信事件不會對銀行業健康構成系統性風險,中線亦預期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年底可見700點(截至3月21日,該指數收報619點)。不過野村指,須要留意未來數月美國股市或會因經濟疲軟或衰退而走低,這或會左右亞股走勢,惟目前亞股估值相對美股仍吸引,而且區內企業盈利已經大幅下調,未來再進一步下修的風險偏小,迭加隨經濟及盈利改善,估計中資股的盈利下調潮將趨穩。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投資總監伊瓦岑(Daniel Ivascyn)認為,美聯儲於3月會加息0.25%。
歐美銀行相繼爆雷後,市場揣測美聯儲或須暫停加息。不過,歐洲央行如預期加息0.5%後,市場也轉為傾向美聯儲會於3月議息會將加息0.25%。伊瓦岑稱,美聯儲會審視金融動蕩情況,有需要時將會暫停加息行動,但以目前情況看,加息0.25%仍是最可能的結果。
伊瓦岑相信,美國金融市場未來數個月仍會反複,部分金融類別企業可能較偏軟,但環球銀行業財政情況較2008年金融海嘯時為佳,足以承受今次壓力。另外伊瓦岑認為,投資信貸產品時宜慎重。
3月19日,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UBS)宣布以30億瑞士法郎的價格買下。對於瑞銀收購瑞信,瑞士中央銀行瑞士國家銀行也宣布,將會對合並後的銀行提供1,0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性援助。
不過雖然解了燃眉之急,但瑞士監管機構FINMA卻命令,瑞信發行的「AT1債券」將減記為零,等同總額160億瑞士法郎的債券形同壁紙。FINMA總裁Marlene Amstad表示,監管機構根據「太大不可倒閉」框架,觸發有關債券撇賬安排。現在這個決定,也將意味著AT1債券持有人似乎一無所有,因為在收購的附加條件中,瑞信發行的價值160億瑞士法郎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被完全減記,債券持有者恐將血本無歸。
情況仍然高度不確定,聯博認為對瑞信的AT1采取的行動將對全球2,750億美元的AT1市場造成沖擊,投資者重新評估所涉及的下行風險。
AT1 旨在吸收損失,但通常認為這只會在股東首先失去股份後才會發生。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洲金融監管機構於3月20日對瑞信債券持有人被清算的方式“表示擔憂”。該報還報導說,一些瑞士投資者正在考慮采取法律行動,因為該交易繞過了股東投票。
聯博認為其他監管機構不一定會效仿瑞士的做法。根據更具規範性的歐盟銀行立法,只有在股東先被消滅的情況下,AT1才會被注銷。這種方法符合傳統的債權人等級制度,重要的是,會遵循No Creditor Worse Off(NCWO) 原則。
市場擔心歐美銀行接連出現財務問題之際,歐洲央行決定加息0.5%以壓下通脹。政策利率將提升至3%,同時亦承諾在必要時向金融系統提供流動性支持。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認為,歐央行的舉動可視作「鴿派加息」,因央行於公告中,刪除了有關未來加息的指引,並指出有關金融條件、銀行及市場穩定性的風險。無疑歐央行將盡一切努力,完成其控制通脹及穩定金融的任務。歐央行一直在逐步取消旨在鼓勵銀行貸款的「定向長期再融資運作」(TLTRO)。歐央行於三月便開始停止該程序。如果金融狀況嚴重收緊,歐洲央行可能會放慢 TLTRO 的退出程序。
對於個別銀行機構仍有可能爆發的任何危機,預期美國及歐洲都將繼續采取合適響應,即提供有針對性的流動性支持及關閉無法救助的機構。目前來說效果不錯,而且只要政策制定者能夠迅速撲滅任何重大危機的「火苗」,就可繼續使用。
投資策略方面,趙耀庭認為采取防禦性部署,保存實力以便在金融壓力有所緩解時,增持較長期及風險較高的資產仍屬明智之舉。
另外,景順的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 Kristina Hooper 表示:「如果經濟衰退發生在 2023 年下半年,股市將在 2024 年複蘇,科技股對美債息收益率下降的反應非常好,這對股市整體來說是積極的。當美聯儲政策轉向的跡像變得更加清晰時,景順將尋求增持周期性股票和小型股,並放棄對大型股和防禦性行業(如公用事業和消費必需品)的謹慎態度。」
中金認為美國的銀行問題可歸咎於:疫情後美國流動性寬松、銀行負債擴張、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上漲,蘊藏著風險及隱憂,隨著激進加息,一些風險開始暴露出來。不過,幸運的是,監管機構在此快速作出反應,透過不同舉措嘗試避免風險的進一步蔓延。中金並認為美聯儲會於3月議息會加息0.25%,其後或加速轉向,寬松交易,仍是主線。
在配置方面,中金建議超配三種資產,包括黃金、美國債券及中國股票。以資產輪動角度而言,海外經濟由滯脹向衰退運行,會逐漸推動貨幣政策轉松,占優資產先由現金轉向債券與黃金再轉向股票。2022年美元出現築頂回落跡象後,機會已經開始向美債及黃金傾斜。中國經濟修複和政策支持,對中國股票有望提供支撐,加上中國股票相對2022年有不錯收益,所以超配。
來源:招商永隆銀行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