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了2023年2月基于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分別以41.1%、36.43%、6.58%、2.98%的占比排名全球最活躍貨幣前四位。
從SWIFT公布的貨幣支付占比來看,金融領域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美元仍然是毫無爭議地全球最活躍貨幣,美元和歐元的份額合計超過70%,短時間內沒有哪個國家的貨幣能够取而代之。
排名前四的最活躍貨幣占比和排名基本沒有變化,均爲發達經濟體的法定貨幣,這些經濟體發展水平高,消費市場巨大,金融服務業發達,憑藉多年積累的巨大優勢,得到全球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和使用。
其中,尤以美元最爲强勢,在全球央行官方外匯儲備占比超過50%,50種大宗商品有37種以美元計價,比如石油、金、銀、銅、鐵礦石,美元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等領占據主導地位,具備了“世界貨幣”的屬性。
遺憾的是,美國幷沒有珍惜這樣的領導地位,反而大搞美元霸權,在全球範圍內收取鑄幣稅,利用美元加息和降息引發的潮汐效應,無差別收割別國財富。
與此同時,美國還濫用長臂管轄,對別國施加金融制裁,動輒威脅踢出SWIFT系統,世界各國“苦美元久矣”,打擊美元霸權,去美元化成爲一部分國家主動或被動的選擇。
美元在SWIFT系統的支付占比近幾年一直徘徊在40%左右,偶爾還會被歐元反超,儘管仍是全球重要結算貨幣,但風頭已不如當年。
人民幣支付占比從去年12月開始連續兩個月下降,幷在今年1月創下近幾年新低的1.91%,2月份迎來反彈達到2.19%,繼續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地位,只不過人民幣支付金額總體减少了7.52%。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統計歐元區以外的國際支付情况,人民幣占比爲1.48%,排名下降到第八位。
人民幣在SWIFT系統內2.19%的支付占比算是比較正常的情况,2022年1-12月,人民幣的全球支付占比分別是3.20%、2.23%、2.20%、2.14%、2.15%、2.17%、2.20%、2.31%、2.44%、2.13%、2.37%、2.15%,整體保持在2.2%左右。
進入2023年1月,雖然一度降到1.91%,但考慮到1月份春節假期影響和外貿需求减弱因素,占比出現下降也在情理之中。今年2月,人民幣支付占比又回升到2.19%的正常水平。
有人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二大服務貿易國,支付占比爲什麽只有2%左右?
這裏需要著重强調,SWIFT發布的貨幣支付排名只是基于其自身平臺的金額統計,換句話說就是,不通過SWIFT的交易就不會在這個占比中得到體現,跨境交易的渠道有很多,SWIFT只是在傳遞信息當年最强最方便的那個,幷不是唯一。
SWIFT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1萬家銀行會員和其他參與機構,能够爲國際跨境交易提供快速方便的信息傳遞服務,但不負責結算清算。
說白了,SWIFT只是跨境交易的一個節點,把1萬多個會員組織到一起,給每個會員分配了SWIFT CODE,讓會員彼此能够快速找到幷傳遞交易信息。
中國有屬自己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能够提供信息報文傳遞、結算和清算等國際貿易業務的一站式服務,截至2023年3月末,CIPS系統共有參與者1427家,其中直接參與者79家,間接參與者1348家。間接參與者中,亞洲1005家(境內555家),歐洲225家,非洲48家,北美洲30家,大洋洲23家,南美洲17家,覆蓋全球109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79家直接參與者均爲境內金融機構或者境內金融機構在境外的分支機構,歐洲有9家,美國一家也沒有。在實際操作中,直接參與者之間不需要SWIFT傳遞報文信息,可以使用CIPS的全套服務完成交易。間接參與者無法直接通過CIPS辦理跨境支付業務,必須先使用SWIFT報文通知直接參與者從而間接獲得CIPS提供的服務。
比如,德國法蘭克福早在2014年就已經建立了人民幣清算中心(中國銀行法蘭克福分行人民幣清算行),德國企業可以在這裏開設人民幣賬戶,就可以在對華貿易中直接使用人民幣結算。
總結來說,中國的CIPS系統起步晚,但是功能全,SWIFT能做的CIPS也可以做,CIPS的結算清算功能却是SWIFT不具備的。現階段,兩者不是競爭關係,而是CIPS需要借助SWIFT爲間接參與者提供服務。
以人民幣在SWIFT系統內2%左右的占比,再算上CIPS的交易量,可提升的空間很大,SWIFT體系內支付占比保持穩定,人民幣跨境支付逐步推進,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人民幣國際化道路才能行穩致遠。
來源 :經濟2021展望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