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所亞洲貨幣洞察
3月,亞洲貨幣繼續表現疲軟,使得2023年第1季度整體呈下跌態勢。OPEC+意外減產導致4月初油價飆升,亞洲貨幣承壓。2月,市場對美聯儲政策重新定價的預期急劇升高,亞洲貨幣大幅下跌,儘管3月美國和歐洲銀行業出現動盪,但亞洲貨幣貶值幅度較溫和。
亞洲央行已結束或接近結束緊縮週期,但此時油價上漲再次引發通脹上行壓力。亞洲各國是石油進口國,亞洲貨幣大多與油價呈負相關,油價上漲加劇近期風險。過去三個月,印度盧比和新元與油價呈正相關,而韓元、人民幣、泰銖和新台幣均呈負相關。受OPEC+減產影響,印度盧比和離岸人民幣呈區間盤整,而韓元和泰銖走弱。
年初至今,我們一直普遍看好亞洲貨幣,相比美國利率先前重新定價和銀行業壓力帶來的潛在負面溢出效應,中國重新開放成為亞洲的主導因素。中國重新開放勢頭正盛,不過迄今為止受益行業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和建築業,而非出口導向型製造業。
最近油價飆升,不過僅略高於80美元/桶,同比仍呈下跌態勢(2022年4月布倫特原油和WTI平均油價均高於100美元/桶)。美聯儲加息週期接近尾聲,我們對亞洲貨幣持謹慎樂觀態度。
總體而言,亞洲貨幣第1季度開局不利,但疲軟程度相對溫和。全球增長放緩,亞洲地區經常帳戶弱於疫情前正常水準,此時,供應驅動下油價持續上漲將導致亞洲貨幣承壓。但我們的基本觀點仍是經常帳戶最近的疲軟狀況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得以改善,出口開始觸底反彈,亞洲其他國家/地區將逐漸受益於中國重新開放。油價上漲對這一觀點構成重大風險,尤其鑒於上漲原因是供應減少而非全球需求強勁,但我們目前仍持謹慎樂觀立場。
過去一個月,新交所美元/離岸人民幣期貨呈區間盤整。人民幣較年初略有走強,但1月重新開放帶來的反彈尚未恢復。我們預計即將發佈的數據將表明中國正進一步復蘇,並將連續加速增長。中國最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並持續出臺房地產支持政策,表明政府承諾確保復蘇走上正軌。
中國的復蘇並不均衡,3月財新PMI回落,表明相比出口導向型製造業,服務業和政府投資佔據主導地位。但是,人員出行和餐廳消費等高頻指標表明國內維持增長。花旗中國經濟意外指數繼續上漲,還上調了GDP增速預測。
我們還預計離岸人民幣更能免受油價上漲影響,但無疑難以完全倖免,全球貿易疲軟構成中國經濟復蘇的重大阻力。中國經常帳戶的基數異常強勁,去年占GDP的2.2%,創下2015年以來最高水準,原因是貿易順差占GDP的3.7%。但由於世界範圍的進口額已出現負增長,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個季度預計將會放緩,中國出口似乎不太可能出現快速反彈。國內需求強勁、進口可能回升,再加上恢復出境遊,中國經常帳戶順差將會收窄。供應驅動下油價持續飆升將加速經常帳戶惡化。但由於2022年貿易順差巨大,經常帳戶獲得極高水準的儲備緩衝。並且,中國央行可能選擇減緩貨幣走弱,中國重新開放將繼續吸引資本流入。
在資本帳戶方面,3月流入52億美元,仍為正值。如果能夠確認第2季度的加速增長勢頭,資本流動將得到改善。在利率方面,美國國債收益率降低,近期中美兩國國債負利差收窄,1月和2月出現的大規模資本流出將開始緩解。總體而言,除非油價持續飆升,否則國際收支動態將支持人民幣走強。
此前阿達尼集團面臨欺詐指控、美元在2月因利率重新定價而走強,全球銀行業壓力導致避險情緒高漲,但美元/印度盧比仍堅守82-82.5區間,我們預計印度央行在短期內不會允許盧比突破當前區間。通過儲備積累來補充去年的儲備縮減,將化解盧比面臨的升值壓力。
最近油價飆升,但印度面臨的風險低於一年前水準。最新的7-9月國際收支數據顯示,經常帳戶赤字僅占GDP的2.2%。貿易逆差規模巨大,1-3月國際收支數據將顯示貿易逆差進一步收窄。除了4月初油價飆升外,最近幾個月油價有所回落,減緩了印度貿易差額的部分壓力。其中的關鍵因素是印度從俄羅斯進口價格更低的石油。
3月經常帳戶赤字收窄,資本重新流入,但印度盧比並未走強,原因在於印度央行積累儲備,截至 3 月下半月,每週儲備增加近150億美元。外匯干預導致去年印度國際投資負頭寸改善放緩,淨資產和儲備降至僅占GDP的4%以上。負債占GDP的比例下降了4.7%,主要原因是非居民資本流出導致組合負債減少,並使印度淨資產頭寸在2022年底略有改善,占GDP的11.1%。印度國際投資頭寸為負值,這與瑞士、日本和中國等其他主要儲備國形成鮮明對比。印度央行此前已指出該等差異,我們預計相比允許印度盧比升值,央行將繼續傾向於補充儲備。
韓元尚未扭轉2月跌勢,在過去一個月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元兌韓元仍在1300上方。韓國製造業和出口部門仍表現疲軟,消費部門也是如此。在支付4月股息後,經常帳戶惡化,除非後續得以改善。但我們認為有關韓國的大部分負面消息都已落地,我們謹慎看好韓元。
韓元面臨一系列國內外重大不利因素。韓國央行加息、房地產價格下跌以及萬聖節踩踏事故打擊信心,這使國內需求承壓。就外部因素而言,2月半導體生產和出貨量同比減少42%,庫存增加。韓國3月PMI為47.6,創下8月以來新低,標誌著韓國已11個月處於收縮區間。國內外新訂單快速減少,過去七個月裏有六個月就業人數下降。截至3月前10天的出口數據也表明,出現轉機還需數月時間。
未來幾個月有利的基數效應將使通脹水準繼續同比回落,但我們預計韓國央行將持謹慎立場。油價可能再次推高通脹,而此前韓元疲軟正在影響進口價格。PMI調查顯示投入和產出價格上漲更快,通脹面臨上行風險。
美元走弱,整個3月美元指數都在下跌,美聯儲現已接近結束加息,這些都利好韓元。由於預計(現已獲得證實)韓國國債未被納入富時羅素世界國債指數,近幾個月債券流出規模很大。這一不確定性落地後,資金可能恢復流入。3月股市資本流出,但金額不大。相比該地區其他國家,韓國股市仍被低估,為資本再次流入留下巨大空間。
泰國旅遊業復蘇,經常帳戶將隨之恢復持續盈餘,目前正緩慢轉好。相比前兩個月,2月入境人數有所下滑,但符合季節性常態,年初至今入境人數接近2019年水準的40%。泰國央行最近上調外國遊客預測人數,目前預計今年入境人數將達到2,800萬人,到2024年將增至3,500萬人。疫情前的高點接近4,000 萬人。泰國央行預計從第3季度起中國旅客才會迅速回升。
旅遊收入增加(而非貿易差額調整)將推動經常帳戶實現持續盈餘。泰國石油消費不斷增長,不利於經常帳戶,石油價格進一步上漲將推遲改善預期,此外出口疲軟也會帶來重大拖累。泰國出口滯後於東盟其他國家,主要原因是電腦配件和零件出口大幅下滑。未來幾個月泰國貿易差額可能進一步走弱,但我們認為旅遊業的抵消作用越來越強。因此,1月國際收支數據可能表現良好,經常帳戶也可能不會出現赤字。
泰國的負實際政策利率對泰銖走勢帶來不利影響較小。2月通脹同比放緩至3.8%,泰國央行持續加息,泰國實際政策利率不再是亞洲最低水準。泰國央行在3月29日政策會議上論調相當鷹派,將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1.75%,這是連續第五次加息,而此前預期央行可能選擇不再加息。泰國央行仍認為需求側壓力對通脹構成上行風險,並認為“大多數”基礎通脹指標仍在高位(儘管核心CPI回落至 1.9%)。
Macro Hive Limited 製作,新交所作為發起人參與。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