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基于低碳理念下的“绿色自贸”发展指标体系
青岛片区在制度创新领域取得又一重要突破,引领全球自贸试验区“绿色低碳生态发展新模式”,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响应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青岛贡献。
青岛片区以世界眼光、高点定位的原则编制了我国首个以绿色发展为特色的“绿色自贸”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包含12大类40项指标,其中大数据在航运物流中的应用占比、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智能制造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12项指标为首次提出,各项指标在全国乃至全球均具有领先性。
青岛片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估被《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估方法》总结成为实践案例。在碳达峰与碳中和领域,该指标体系通过潜力评估模型,对自贸试验区未来远至2060年碳排放的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提出了“自贸区碳中和水平”的“双碳”目标要求,以2027年为达峰时间节点,届时青岛片区碳排放强度目标较国家平均水平将降低74%,并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提前实现“双碳”目标。
青岛片区绿色发展指标是全球自贸区第一套以“绿色”为核心和标题的指标。在编制过程中,该指标全面对标了国际一流标准,特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ISO37101和ISO3712X城市可持续发展系列国际标准,可以说国际标准是引领青岛自贸片区接轨国际、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重要参考,为自贸试验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响应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青岛贡献。
通过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引领,青岛片区在绿色产业、生态环境、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的先锋,真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68)主席Bernard Gindroz(伯纳德·金多兹)指出,“青岛片区目前所做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期待通过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实施和实践为ISO/TC268标准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建议,促进ISO国际标准的完善和改进。”
青岛片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是在中德生态园原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经过十年的探索和摸索之后,形成的具有自贸试验区特色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是中德生态园指标体系的升华。为保证中德生态园的项目落地质量,该指标体系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均提出了详细的指标要求,并纳入法定空间规划进行约束;出台了《绿色生态建设管理办法》,在投资洽谈、土地供应、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工程招投标、竣工验收、运营管理七个阶段进行审核,符合各项指标要求的项目方能通过项目审批环节,在园区实现最终落地。
通过制定高标准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提高各项指标要求,把控企业项目的落地建设。如,提出“高质量绿色建筑”指标,引导推动被动式建筑发展。已投入使用的被动房技术中心项目,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节能率达90%以上,实现每年节省电费55万元、减碳660吨。到“十四五”末,将打造百万平方米量级的被动房新城,可实现年减碳4.6万吨,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与产业基地,促进国内建筑部品创新进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展指标体系分解,形成指标体系实施路线图。对各项控制性指标逐项进行研究,分解为“可监测、可统计”的子指标,并明确各项指标实施的责任单位、主要任务和分阶段实施项目。
针对指标体系要求进行各部门的责任分解,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手册加强各责任部门对指标体系的执行和落实,从无到有为绿色政府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明确了各部门的权责界限,避免了各责任部门之间“踢皮球”的现象,并量化考核指标,加强年度考评工作,以确保各项指标发挥良好作用。构建绿色政府、数字政府,实现指标体系的智能化、可视化,被纳入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国际合作生态园工作指南》,以指导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生态化建设。
以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化、可视化的指标体系承载平台。采用图形化、可视化的展示应用工具,打造“指标+智慧”的指标统计监测平台,具备信息共查、知识共享、指标共管等相关功能,有效实现指标计算、指标预警、指标展示,以及“目标—分解—监测—评价”的“Eco-PARKTREE”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力提升绿色指标分析的科学化、自动化程度。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