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债券市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报告发布
近年来,中国的GSS+债券市场在其经济和社会稳步前行的大背景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在推进绿色债券市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转型金融支持整体经济的低碳转型,引导资金投向碳密集型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以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目标。
GSS+债券市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逐步融入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进一步推动了其绿色债券发行量于2021年取得强劲增长,并于2022年再创新高。与此同时,政府以共同富裕及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设立了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的目标,促使了社会责任类债券如扶贫和乡村振兴等相关债券的普及。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引领全球。2022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在境内外市场发行了1,550亿美元(人民币1万亿元)贴标绿色债券,同比增长35%;截至2022年末,贴标债券发行规模累计达到了4,890亿美元(人民币3.3万亿元)。按符合CBI定义(即被纳入CBI绿色债券数据库)的绿色债券年度发行规模计,中国为2022年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2022年,符合CBI定义的境内外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合计为854亿美元(人民币5,752亿元),累计达2,869亿美元(人民币1.9万亿元)。然而,绿色贴标债券在2022年中国在岸债券总体发行量中仅占比1.5%,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政策机制也在不断完善细化中。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于2022年7月发布了《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尽管是自律性规则,但这是中国在统一国内外绿债市场定义和实践的重要一步。中央结算公司2022年11月发布《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企业标准,助力提高绿色债券信息披露透明度。
为满足整体经济转型的融资需求,市场开始探索与转型相关债券工具。鉴于对碳密集型行业的高度依赖,中国必须支持整体经济的低碳转型以实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继2021年4月启动SLB发行试点计划后,中国于2022年6月开始试点发行转型债券,涵盖电力、建材、钢铁等八大行业。截至2022年末,中国发行人在境内外市场通过SLB和转型债券共募集196亿美元(人民币1,319亿元),其中92%为SLB。该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通过标准和激励等政策机制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从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和农业开始,制定针对特定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今后还将根据实际需要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多元参与促进了GSS+市场长足发展。中国国有企业一直是贴标主题债券的主要发行人。2022年,更多的私营企业开始参与进来,且有超过一半的绿色债券发行量来自首次绿债发行人,促进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并且,已有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了绿色、社会责任或可持续等主题的熊猫债。随着中国加速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债券将成为实现跨境双向投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中国的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机遇,贴标债券产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家研究机构对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所需的资金规模进行了估算。相关部门匡算,要实现中国的能源体系转型,在未来30年将需要人民币10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即每年人民币4.9万亿元。这意味着巨大的投融资机遇。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等行业的增长趋势已经从绿色债券发行量中得到体现。例如,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中国很可能提前实现其2030年的风电和太阳能总装机容量目标。从已发行的绿色债券看,募集资金主要流向了可再生能源项目。随着汽车行业迅速转向以电动车为主的未来,相关绿色债券及证券化产品也有望增长。同时,绿债不仅可以支持电车行业的业务发展,其供应链上的上下游参与者也可以通过发行绿债满足融资需求。
贴标债券作为标准化产品,必将成为支持我国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确保产品的可信度及透明度是注入市场信心的关键,是壮大市场规模的底气。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