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準備就緒迎接人工智能創新時代
人工智能來勢洶洶,引起一片恐慌。在香港以至全球各地都有一些末世論者發出警告,指人工智能設備將會取代人手,導致人類失業、失去控製權和自我價值下降,令人惴惴不安。
那麽,香港的企業是否也憂心忡忡?實情並非如此。
不久前,跨國科技公司聯想(Lenovo)委托YouGov進行調查,就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影響,詢問澳洲、巴西、中國內地、德國、香港、印度、日本、新加坡、英國和美國等10個市場共12,000 名員工的看法。令人驚訝的是,在香港,每10 名員工便有 9 名認為人工智能實際上有助保持生產力,每7名員工便有6名認為人工智能與人類互動可以帶來好處,對此感到樂觀。
在信息技術領域,受訪者認為以人工智能驅動的信息技術可以帶來多項好處,包括在周末和假期也能提供全天候支援(39%),以及自動解決信息技術相關問題(38%)。此外,92%受訪者認為,如能快速有效地解決工作中的信息技術問題,便可提高工作效率。84%則表示,信息技術支援不足會降低工作積極性。
這些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好處,或會觸發一些重大的變革。在香港,信息技術、健康護理、金融、教育、零售及創意服務等領域都可受惠於人工智能。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可以改善企業生產力、減少成本、提高準確性、優化消費者體驗、提供更個人化的用戶推薦,以及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有了人工智能的協助,現時不少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和程序或會成為歷史。員工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建立較深厚的人際關系、與顧客更多接觸交流,也能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企業邁向數字化,必然要獲取、收集、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人工智能能令這過程更快捷準確。以人工智能驅動的科技,例如自然語言處理、圖像和音頻識別等,將會大大改變我們與媒體互動以及使用媒體的方式。Siri和谷歌助理(Google Assistant)等個人化介面,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ChatGPT和Google Bard等嶄新的人工智能技術,除了可以自動執行重復性任務之外,還可提供更多互動方式。新一代有機人工智能也在開發中,有報道稱日本的研究人員參考黏菌建立網絡的模式,重新設計當地的鐵路系統。
今時今日,固守「低技術、無風險」思維的企業難以成功。正如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所言,創新已經不是一個選擇,而是生存之道。
人工智能與實際應用
人工智能的潛力固然值得探究,但在現實世界,企業更關心的是人工智能如何能提升營運效率。幸好,這方面的例證不難找到。 健康護理業便是明顯例子,足以說明人工智能可以優化業界運作模式。早前舉行的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聚焦如何結合數據和人工智能,推動醫學進步,滿足業界需求,當中包括新藥物和生物科技研發等領域。
癌癥疫苗是其中一個熱門話題。總部位於深圳的晶泰科技正在開發一個新型人工智能研發平臺,以促進這類疫苗的研發工作,備受媒體註視。此外,一個科學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研發出一種新抗生素,據稱能夠殺死某種致命的超級細菌。另外,一些細分範疇也取得進展。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張燕博士說:「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是個理想的工具,能加快研發項目的進度,有助我們為兒童設計更合適的眼鏡。」
簡而言之,人類的洞察力和林林總總的數據,正在引領並推動人工智能創新,而這些創新成果是未來發展的基石。人工智能將會提升人類的能力,讓企業受惠,而非取代兩者的角色。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