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來了 解碼氣候融資
世界氣象組織4日宣佈,熱帶太平洋七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這可能導致全球氣溫飆升、破壞性天氣和氣候模式的出現。為保護氣候,地球人都做了哪些努力,讓來瞭解一下氣候融資(Climate Finance)。
當前的氣候融資(Climate Finance)格局極其複雜且正在持續變化,其中包括了眾多資金來源和仲介機構的參與,他們通過各種管道提供不同形式的氣候融資。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就氣候融資的操作性定義仍在進行討論,但從廣義上講,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將氣候融資理解為:地方、國家或跨國融資——公共、私營和其他管道的資金來源——用以支持應對氣候變化所採取的減緩和適應行動。
減緩和適應性融資
減緩性融資(mitigation financing)是指旨在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而進行的投資,例如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而適應性融資(adaptation financing)是指以增強抵禦氣候變化能力進行的融資,例如水利基礎設施和保護沿海地區。
減緩和適應是相互關聯的——對減緩的投資越多,適應所需的就越少。在某些情況下,如果適應投資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更強的抵禦能力,它甚至可能會降低減緩融資的成本。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奔向零碳”行動,在Vivid Economics的支持和分析下,基於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淨零排放情景,預計到2050年全球需要125萬億美元才能實現淨零排放。這意味著從2021年到2025年,每年所需投資為2.6萬億美元,從2026年到2030年,年投資額需增加到3.8萬億美元每年。到2030年共需要32萬億美元投入。
2021年至2025年,非洲地區每年所需投資金額預計為2000億美元,亞太地區每年為1.1萬億美元,北美和歐洲每年為5000億美元。以上數字僅包括用於支持減緩氣候變化行動的資本投入,不包括用於適應氣候變化目的所需的投資。
從行業角度來看,最大的資本投入集中在電力行業,其次是交通和建築。
2016年至2020年,平均年度氣候融資量在6000億美元至9000億美元之間,這意味著全球每年提供的氣候融資與2025年每年所需的資金之間存在1.7萬億美元的缺口。
聚焦亞太
亞太區地域遼闊,包括眾多國家,且各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面臨著不同的氣候挑戰和機遇。同時,亞太也非常多元,44億人口生活在58個國家和地區,含蓋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到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小島嶼經濟體。該地區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最大,約占年度總排放量的50%,其中,中國和印度分別占比24%和6.7%。
氣候政策倡議委員會(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 CPI)估算,2020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氣候投資為3050億美元,南亞地區的投資為300億美元。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估算,2021年亞太地區能源轉型投資金額為4000億美元,其中超70%的投資發生在中國。與往年相比,2021年能源轉型投資已經大幅增加,但與預計需要的資本投入相比,實際情況不容樂觀。
氣候融資的主要來源通常分為公共資金和私營資金(或兩者的結合)。
● 公共氣候融資(Public Climate Finance)的主要參與者包括:政府及其機構、國有企業、主權財富基金和發展金融機構(Development Finance Institutions,DFIs)——這些機構可分為國家級(例如: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巴西開發銀行)、雙邊和多邊發展金融機構。
● 氣候融資的第二個主要來源是私營參與者。私營氣候融資(Private Climate Finance)包括:商業金融機構、投資者和企業為低碳專案和金融資產提供的融資,以及家庭和個人在電動汽車等低碳技術領域的支出。
商業金融機構、機構投資者和基金不僅提供直接的資本投資,而且在幫助和調動其他私營參與者(例如:企業、慈善投資者和個人)的氣候融資方面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需要強調的是,私營參與者,除了提供資本之外,還擁有專業知識、創新能力、關係網絡以及可利用的其他資源。
如何調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所需的大量資金?
鑒於沒有一種解決方案可以適用於所有國家,下麵梳理了哪些主要參與者和金融機構可以為處於不同經濟發展水準的國家擴大氣候融資。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支持性框架(enabling framework)讓金融工具發揮作用,這包括:明確的氣候變化戰略、淨零排放承諾、強制披露、分類規範等。下圖詳解了所需的支持性框架,並提供了不同國家,不同參與者需要借助的金融工具。
氣候行動應該被視為新的機遇,而不是負擔。全球氣候與經濟委員會新氣候經濟專案(The New Climate Economy)預計,低碳可持續轉型可能帶來高達26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增加6500 萬個低碳相關工作崗位(相當於英國和埃及的全部勞動力總和)。
增加支持氣候行動的資金,仍有許多苦難需要克服,這需要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的緊密合作。以下是有助於推動氣候行動資金投入的一些思考。
充分調動私營資金服務氣候融資至關重要。Vivid Economics針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奔向零碳”行動的分析指出,私營部門參與者每年可提供2.6萬億美元(2021年到2025年期間的年均氣候融資額 )投資中的70%,幫助2050年在世界範圍實現淨零排放。同時,Vivid Economics 強調需增強公共支持力度,包括政策和監管、市場建設、直接投資以及包括混合融資在內的其他金融工具。
● 世界各國政府扮演著重要角色,需要制定清晰明確的戰略,即使是在缺乏良好支持性框架的國家裏也能鼓勵私人投資的流動。
● 發展金融機構(DFIs)也發揮著巨大作用,對於吸引私人資本至關重要,它們往往成為機構投資者在某國缺乏投資經驗時首選的合作夥伴。它們可以通過擔保幫助降低專案風險,並幫助進行盡職調查。其他重要參與者還包括慈善組織和非政府組織。
● 私營部門在擴大公共與私營合作專案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夥伴關係對於實現公平過渡和降低氣候變化負面影響非常重要。
推動氣候投融資切實可行,我們需要的是合理佈局,積極行動並著力提升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密切合作。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