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实施!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
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于2023年7月20日实施。
什么是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中给出的关于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的计算方式,即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为“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这三者的乘积。
计算公式: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一个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去境外融资,并不是想融到多少就融多少,是受(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公式限制的,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数题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参数是1的时候,某个企业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是100亿美元,当调节参数变成1.25时,上限也就变成了125亿美元。
意义:
从稳汇率的角度看,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上调至1.5,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和现汇市场人民币贬值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释放了稳汇率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避免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始于2016年,主要通过调节宏观审慎参数,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以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
上一次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要追溯到2022年10月,当时在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即将破“7”的背景下,央行、外汇局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通过放宽金融机构及企业跨境融上限,增加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流动性。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央行和外汇局先后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
对于时隔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以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