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保持增长,但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有所下降。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面临资本约束,化解风险也要消耗资本,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量逐步扩大,但净息差和资产利润率处下降趋势。2023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337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约10.4%。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信贷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贷款利率下降较多,银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为6679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年同期低6.1个百分点;净息差为1.74%,资产利润率为0.81%,同比分别下降0.23个和0.08个百分点,单位资产盈利能力降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资产规模扩大来“以量补价”。从国际看,2010年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净息差总体也呈下降趋势。2022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阶段性回升,主要受美联储大幅加息影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布的商业银行2023年第一季度净息差为3.31%,接近我国的两倍,同比上升0.77个百分点。图:中美商业银行净息差走势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及向股东分红,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再次作用于实体经济。相对而言,国内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少、难点多、进展慢,存在较大资本缺口。例如,由于目前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市净率(P/B)为0.58,通过发行普通股等外部渠道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在拓展外源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保持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尤为重要,而维持一定的利润增长是内源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维护境内外投资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信心。2018年至2022年,六大国有银行的累计净利润中,约2/3用于留存补充自身核心一级资本,确保了资本充足率指标始终满足国际监管要求,并通过信贷投放等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其余部分主要用于向股东分红等。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在此过程中需进一步发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考虑到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往往不完全同步,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可以提升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当然,商业银行盈利状况也会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对此应理性看待,不必过度解读。金融支持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推动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6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3%、9.0%和11.3%。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升至6.3%。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可持续性明显提升。上半年,金融数据总体较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效果逐步显现。总量上,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合理增长。3月份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目前M2、社会融资规模、贷款增速保持在10%左右的相对高位,高于上半年约5%的名义GDP增速,为经济持续整体好转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价格上,稳步有效激发市场需求。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有效支持挖掘经济需求潜力。6月份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降0.1个百分点。6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95%、4.11%和4.68%,均处于历史低位,比上年同期分别低21个、51个和51个基点,实现了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的让利。8月再次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下降0.1个和0.15个百分点,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结构上,支持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不断加大对小微民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培育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40.3%、38.4%、26.1%和20.4%,显著高于全部贷款增速。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回升,6月末余额同比增速为5.3%,较上年末高1.6个百分点。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全部贷款同比增速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好转态势,未来与金融数据将更加匹配。当前金融数据总体领先经济数据,主要是宏观政策和金融靠前发力、实体经济恢复时滞导致的阶段性现象。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疫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国际上,美欧疫情防控刚放开的2021年,M2增速也普遍高于其名义GDP增速。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居民消费倾向和疫情前相比还有差距,民间投资意愿有待提升,这些挑战都是复苏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从当前形势看,疫情后经济恢复步入了正常轨道。经济循环和居民收入等已出现积极好转,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持续高于全部投资,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超6成和9成,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全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的缺口将逐步弥合。从长远趋势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15年中等收入群体将增长到8亿以上,市场规模优势庞大。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不断积蓄,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有耐心、有信心。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精准有力,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稳固好实体经济恢复向好势头,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些年,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在决定结构性工具创设、延续或退出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如小微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人民银行为此创设多项结构性工具,既有再贷款、再贴现等长期性工具,又有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阶段性工具。二是金融机构提升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如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仍面临较高的“绿色溢价”和“风险溢价”,人民银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予以撬动引导。由于这两方面因素可能随着经济发展、政策引导而发生变化,多数结构性工具都是阶段性工具。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努力把握好“进”、“退”两方面的平衡,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的方面主要是服务好高质量发展。结构性工具的总量维持在合理水平。截至2023年6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6.9万亿元,约占央行总资产的16%,与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等相似金融体系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结构性工具优先用于最需银行资金支持的领域,当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持续支持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体现,需要持续稳固对小微等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350亿元;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至2024年末,并适度调整了激励资金比例。二是继续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绿色和科创是经济增长动能的着力点,需要有效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并将部分外资银行、地方法人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扩大政策惠及面。同时,按照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发挥再贷款等工具的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三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精准施策,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助力稳定消费、投资和宏观经济大盘。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至2024年5月末,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保交楼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稳步推动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等在试点城市落地,支持金融机构为住房租赁市场提供多元化、全周期的金融服务。“退”的方面稳妥有序。结构性工具到期时,人民银行将对其进行评估。有的工具实现了预期目标,就会按期退出。例如2020年初增加的用于支持抗疫保供和复工复产的3000亿元、5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已于2020年6月末到期退出。有的工具到期后通过存量资金适当展期使用实现“缓退坡”。对于2022年设立的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今年以来面临陆续到期情况,这些工具退出后,存量资金可展期,最长可使用3到5年,最大限度实现“缓退坡”。对于仍有必要支持或需要持续支持的领域,如普惠金融、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人民银行将延续实施相关工具。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工具进一步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根据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调整优化,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必要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设新的工具,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保持稳定,中间价累计升值0.6%。进入5月,内外因素交织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年初本已减弱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抬头,对美元走高形成支撑。二是美国债务上限、地缘政治风险等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助推美元上涨。三是国内季节性购汇需求扩大外汇供求缺口。6月至8月是港股分红季,上市公司大部分分红资金需购汇解决。疫情后跨境旅游、海外留学购汇需求也明显增加。5月17日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先后贬破7元。人民银行、外汇局高度重视外汇形势变化,通过加强预期管理、调节外汇市场供求、上调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方式,积极稳妥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总的看,当前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外汇市场运行总体有序。6月银行结售汇顺差82亿美元,大幅高于前几个月月均规模;上半年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为67.5%,较2022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市场交易行为理性。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走升,7月31日收盘价报7.1465元,较6月末升值1.6%。8月以来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有贬值。但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仍有上涨,8月11日报97.47,较近期低点上涨近2%。人民币汇率反映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比价关系,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短期不确定性大,也测不准,但长期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当前,无论从外部因素看,还是内部因素看,人民币汇率都不会单边走贬,而是会保持双向波动。从外部看,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大幅走升的动能有限。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将支撑人民币汇率。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跨境资本流动自主平衡。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万亿美元上方,7月末环比还有所增加,稳居世界第一。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破7,又三次回到了7以内。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外汇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发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优势,综合施策、稳定预期,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202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保持增长,但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有所下降。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面临资本约束,化解风险也要消耗资本,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量逐步扩大,但净息差和资产利润率处下降趋势。2023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337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约10.4%。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信贷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贷款利率下降较多,银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为6679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年同期低6.1个百分点;净息差为1.74%,资产利润率为0.81%,同比分别下降0.23个和0.08个百分点,单位资产盈利能力降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资产规模扩大来“以量补价”。从国际看,2010年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净息差总体也呈下降趋势。2022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阶段性回升,主要受美联储大幅加息影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布的商业银行2023年第一季度净息差为3.31%,接近我国的两倍,同比上升0.77个百分点。图:中美商业银行净息差走势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及向股东分红,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再次作用于实体经济。相对而言,国内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少、难点多、进展慢,存在较大资本缺口。例如,由于目前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市净率(P/B)为0.58,通过发行普通股等外部渠道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在拓展外源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保持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尤为重要,而维持一定的利润增长是内源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维护境内外投资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信心。2018年至2022年,六大国有银行的累计净利润中,约2/3用于留存补充自身核心一级资本,确保了资本充足率指标始终满足国际监管要求,并通过信贷投放等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其余部分主要用于向股东分红等。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在此过程中需进一步发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考虑到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往往不完全同步,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可以提升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当然,商业银行盈利状况也会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对此应理性看待,不必过度解读。金融支持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推动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6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3%、9.0%和11.3%。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升至6.3%。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可持续性明显提升。上半年,金融数据总体较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效果逐步显现。总量上,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合理增长。3月份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目前M2、社会融资规模、贷款增速保持在10%左右的相对高位,高于上半年约5%的名义GDP增速,为经济持续整体好转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价格上,稳步有效激发市场需求。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有效支持挖掘经济需求潜力。6月份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降0.1个百分点。6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95%、4.11%和4.68%,均处于历史低位,比上年同期分别低21个、51个和51个基点,实现了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的让利。8月再次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下降0.1个和0.15个百分点,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结构上,支持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不断加大对小微民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培育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40.3%、38.4%、26.1%和20.4%,显著高于全部贷款增速。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回升,6月末余额同比增速为5.3%,较上年末高1.6个百分点。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全部贷款同比增速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好转态势,未来与金融数据将更加匹配。当前金融数据总体领先经济数据,主要是宏观政策和金融靠前发力、实体经济恢复时滞导致的阶段性现象。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疫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国际上,美欧疫情防控刚放开的2021年,M2增速也普遍高于其名义GDP增速。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居民消费倾向和疫情前相比还有差距,民间投资意愿有待提升,这些挑战都是复苏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从当前形势看,疫情后经济恢复步入了正常轨道。经济循环和居民收入等已出现积极好转,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持续高于全部投资,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超6成和9成,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全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的缺口将逐步弥合。从长远趋势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15年中等收入群体将增长到8亿以上,市场规模优势庞大。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不断积蓄,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有耐心、有信心。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精准有力,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稳固好实体经济恢复向好势头,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些年,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在决定结构性工具创设、延续或退出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如小微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人民银行为此创设多项结构性工具,既有再贷款、再贴现等长期性工具,又有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阶段性工具。二是金融机构提升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如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仍面临较高的“绿色溢价”和“风险溢价”,人民银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予以撬动引导。由于这两方面因素可能随着经济发展、政策引导而发生变化,多数结构性工具都是阶段性工具。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努力把握好“进”、“退”两方面的平衡,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的方面主要是服务好高质量发展。结构性工具的总量维持在合理水平。截至2023年6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6.9万亿元,约占央行总资产的16%,与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等相似金融体系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结构性工具优先用于最需银行资金支持的领域,当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持续支持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体现,需要持续稳固对小微等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350亿元;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至2024年末,并适度调整了激励资金比例。二是继续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绿色和科创是经济增长动能的着力点,需要有效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并将部分外资银行、地方法人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扩大政策惠及面。同时,按照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发挥再贷款等工具的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三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精准施策,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助力稳定消费、投资和宏观经济大盘。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至2024年5月末,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保交楼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稳步推动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等在试点城市落地,支持金融机构为住房租赁市场提供多元化、全周期的金融服务。“退”的方面稳妥有序。结构性工具到期时,人民银行将对其进行评估。有的工具实现了预期目标,就会按期退出。例如2020年初增加的用于支持抗疫保供和复工复产的3000亿元、5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已于2020年6月末到期退出。有的工具到期后通过存量资金适当展期使用实现“缓退坡”。对于2022年设立的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今年以来面临陆续到期情况,这些工具退出后,存量资金可展期,最长可使用3到5年,最大限度实现“缓退坡”。对于仍有必要支持或需要持续支持的领域,如普惠金融、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人民银行将延续实施相关工具。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工具进一步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根据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调整优化,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必要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设新的工具,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保持稳定,中间价累计升值0.6%。进入5月,内外因素交织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年初本已减弱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抬头,对美元走高形成支撑。二是美国债务上限、地缘政治风险等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助推美元上涨。三是国内季节性购汇需求扩大外汇供求缺口。6月至8月是港股分红季,上市公司大部分分红资金需购汇解决。疫情后跨境旅游、海外留学购汇需求也明显增加。5月17日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先后贬破7元。人民银行、外汇局高度重视外汇形势变化,通过加强预期管理、调节外汇市场供求、上调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方式,积极稳妥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总的看,当前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外汇市场运行总体有序。6月银行结售汇顺差82亿美元,大幅高于前几个月月均规模;上半年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为67.5%,较2022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市场交易行为理性。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走升,7月31日收盘价报7.1465元,较6月末升值1.6%。8月以来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有贬值。但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仍有上涨,8月11日报97.47,较近期低点上涨近2%。人民币汇率反映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比价关系,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短期不确定性大,也测不准,但长期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当前,无论从外部因素看,还是内部因素看,人民币汇率都不会单边走贬,而是会保持双向波动。从外部看,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大幅走升的动能有限。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将支撑人民币汇率。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跨境资本流动自主平衡。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万亿美元上方,7月末环比还有所增加,稳居世界第一。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破7,又三次回到了7以内。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外汇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发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优势,综合施策、稳定预期,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货币政策 跨境融资 人民币汇率 一级资本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