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案例 | 以全球視角看中國智能製造
案例簡介:
海克斯康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由工業測量起家,歷史可向前追溯200餘年。當前時代,海克斯康作為智能製造與數字化領域“資訊技術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以全球視角,為中國製造業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提供最佳實踐及相關洞見。
海克斯康製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克斯康中國)是海克斯康集團的大中華區總部。在國內大量製造及工程領域都可以看到海克斯康中國的身影。海克斯康中國對於中國製造業有著因地制宜的發展思路、理念與觀點,結合世界級的先進技術,為中國的“智能製造”與“智慧城市”提供具體的產品與明確的路徑規劃。
本案例以海克斯康中國為主角,簡要講述海克斯康集團及海克斯康中國的發展歷史、戰略與思路,並精簡地列舉了其相關實例,便於受眾瞭解海克斯康的視角。此外本案例對工業軟體及智能製造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簡析。結合海克斯康的觀點,便於梳理這一維度下的相關資訊。
指導教授 | 滕斌聖 長江商學院戰略學教授
案例作者 | 王小龍 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高級研究員
來源 | 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
引入
從200年前的起點,看現在與未來
一臺機器由各種各樣的零部件組成,那麼該如何測量這些零件的尺寸?這個問題放在現代未免有些突兀,但200年前,這算得上是製造業的“最初之問”。因為無法測量或不能精准測量,也就意味著無法控制品質,甚至於無法生產製造——顯而易見,這是製造業的起點。
1819年,Kern&Co成立,這是Leica(徠卡)工業測量系統公司的前身,海克斯康公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此。此後100年時間裏,圍繞“工業測量”,全尺寸量塊組、千分尺、測量機、光學測量等各式各樣的專業設備被發明出來,經過商業化運營後誕生了多個知名企業。這些企業成為世界工業化的推動者,融入人類工業史的進程中。
1992年,海克斯康集團成立。海克斯康的發展與壯大,起步於20年前開始的測量行業的深耕。通過並購,將全球知名的工業測量系統以及大地測量系統企業不斷納入麾下,海克斯康得以把握住了面向工業計量和地理資訊測繪行業的數據,涵蓋從電子晶片、智能手機、汽車、飛機、重工能源到基礎設施、大地測量等領域,完成現實捕獲和定位等任務。之後海克斯康開始廣泛佈局軟體產業,通過設計仿真與定位智能技術以充分發揮數據的作用。當前的海克斯康,在200年來的相關技術沉澱之上,擁有完整的智能製造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組合,已經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行列。
圖表 1:與海克斯康發展歷史相關的部分工業測量產品
來源:企業提供
當前時代,全球製造業進入“智能製造”時代,數字化、數智化等潮流不斷湧動,將人類工業文明帶向更遠的彼岸。基於過往的深厚積累,海克斯康成為全球智能製造領域的重要角色。
對於中國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海克斯康中國認為:
01
全球及中國大量製造型企業的實踐顯示,數字化往往經歷這樣的路徑:某個領域進行資訊化-多個領域進行資訊化(必然產生一個個孤島)-打通(連接)-形成網络—可視化—透明化—可預測—自適應。即資訊的數字化,數字的網络化,網络的智能化。
02
但這個路徑並非需要完整走下去。世界上很多優秀的百年企業還停留在資訊化階段,甚至僅僅是某個製造加工場景的資訊化,但這並不妨礙其成功。
03
真正的全路徑數字化很困難,如果沒有清晰的方法論和長期的實踐過程,可以看作是“客觀上是無法實現的”。並且往往也“沒有必要去做”。對於大量企業而言,相對於完整的數字化“大循環”,生產製造某個環節實現數字化“小迴圈”更有現實意義。
圖表 2:工業4.0成熟度模型及智能製造對應階段
來源: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德勤
基於這樣的洞察,針對製造業,海克斯康中國提出“以品質為核心的智能製造”。在產品的設計、生產、測試等環節,進行各個領域的數字化,以“品質”數據貫穿,從而實現政府宣導的“高質量發展”。
“將品質保證與零部件驗證測試資訊流與工業軟體驅動的持續改善的資訊相結合,從而推動以品質為核心的智能製造。對我們來說,品質已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品質概念,還意味著生產力、成本、交期,他們之間具有連帶關係”。
海克斯康中國認為,自己的目標是協助製造企業實現卓越績效,只有將品質融入產品實現全過程,充分發揮數據的價值,才能夠協助製造業實現品質與生產力的提升。精密測量作為智能製造的眼睛,不僅對產品品質控制起到決定作用,也對製造水準起到了決定作用。而測量不僅僅是產品合格與否的判定,它還需要與品質分析、加工製造、設計仿真進行更為廣泛地融合,從而達到品質推動生產力的目的。
★
★ ★ ★
★
01
工業軟體與智能製造
首先對於“工業”和“製造業”,有必要進行一下梳理。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定義,“工業”指:從事自然資源的開採,對採掘品和農產品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質生產部門。具體包括:
1 |
對農副產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糧油加工、食品加工、紡織、制革等 |
2 |
對採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煉鐵、煉鋼、化工生產、石油加工、機器製造、木材加工等,以及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等 |
3 |
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如採礦、曬鹽等(但不包括禽獸捕獵和水產捕撈) |
4 |
對工業品的修理、翻新,如機器設備的修理等 |
“製造業”則指(1)和(2)。
圖表 3:工業與製造業的區別(漫畫)
來源:BOE工業互聯網
由於硬體設備相對專業、龐雜,此處以軟體為例進行展開。在數字化時代,“智能製造”顯然依賴“工業軟體”。根據中國工業技術軟體化產業聯盟的定義:工業軟體是工業技術/知識、流程的程式化封裝與複用。其目的是優化生產,提高工業品的價值。具體來說,工業軟體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了大腦的作用,促進生產製造各流程的優化。
根據《2021中國工業軟體發展白皮書》的表述,傳統的流程優化迴圈由三部分組成——執行部門(如生產流水線)、研發部門(如研發設計中心)和管理部門(如品質控制部門):管理部門在生產過程中收集、運作數據、發現問題、總結規律並回饋給研發部門;研發部門改進工藝、優化流程,搭建新的生產模型;執行部門應用新模型,產生新的數據和問題。
圖表 4:流程優化迴圈
來源:鯨准、阿裏雲
工業軟體則是在此迴圈的基礎上加入電子資訊技術的產物,通過機器學習等資訊技術手段將工藝、流程、生產規律這些原本只由人類掌握的技術轉化為演算法,再將各種演算法打包成一個工業軟體,幫助人類優化工業的各個環節。
通過數字化工廠相對完整的系統結構圖可以看到當前“工業軟體”在一座智能工廠中的分佈及所起到的作用。
圖表 5:現代數字化工廠的系統結構與連接
來源:《智能製造與數字化工廠》,中淵科技
這裏涉及到一部分名詞解釋,通過整理對其進行了集中展示:
圖表 6:工業軟體名詞解釋
來源:甲子光年,《智能製造與工業軟體的實踐研究》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綜合而言,“工業軟體”及當前的AI、雲計算等先進技術,為“智能製造”帶來整個“價值鏈”從資訊的數字化,到數字的網络化,再到網络的智能化。
圖表 7:數智化的價值鏈
來源:甲子光年,《智能製造與工業軟體的實踐研究》
以具體的行業舉例來看,數字化一方面貫穿企業的管理與經營,降本兼具增效,一方面可以對整個供應鏈賦能,實現更為高效的供應鏈協同能力。
圖表 8:廣州萬力輪胎智能製造示意圖
來源:資料整理,e-works
圖表 9:雲端工業軟體促進供應鏈協同
來源:羅蘭貝格
不難看出,工業軟體是工業4.0以及智能製造時代的核心,企業的“管理與經營”同工業軟體的匹配、再延伸到供應鏈的協同,是智能製造的重要甚至主要的具體工作。
但現實從兩個角度將這份簡單變得複雜。
1
海外工業軟體巨頭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在很多領域國產化率不到5%,工業軟體一度成為“卡脖子”的重要領域。
2
企業的數字化遠非上馬一套系統即可解決,組織文化、戰略、人員、技術、整體的供應鏈習慣都對由絕對理性的軟體組成的系統提出了“yes/no”的極端化挑戰。
對此,海克斯康中國基於海量用戶的實踐舉例:
1
每上一套系統,就要有對應的人員,幾十套系統累積下來,企業成本不斷升高。人員變化會導致系統逐漸閒置。
2
多個系統之間打通,數據的有效流動需要各個系統非常乾淨,這在很多企業中是無法實現的。
3
即使企業內部嚴格的實現了數據的準確與及時,現實是供應商或客戶的訂單等各種資訊都不准時,你不可能向這樣的環境下的系統索要確定性。
所以海克斯康中國認為,智能製造的實現沒有統一的途徑,由於生產線佈局、產品、自動化設備等方面的差異性,每家企業的智能工廠實踐看起來都可能不盡相同,但目標是一致的——如何實現高品質、高效率和低成本。
圖表 10:能製造能力成熟度矩陣模型架構與能力成熟度矩陣
來源:《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海克斯康中國
★
★ ★ ★
★
02
海克斯康在中國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海克斯康集團在全球50餘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4000餘名員工,2022年全年淨銷售額超過52億歐元。正如引言所說,海克斯康集團在全球並購了超過300家各個領域領先的技術公司,逐漸成為資訊技術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
全球並購的典範
最初,海克斯康主要深耕於測量行業,例如1925年批量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鏡頭組合35mm相機 Leitz鏡頭組合35mm相機 (徠卡相機的前身);1963年,推出全球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三座標測量機;1986年,全球第一臺ROMER關節臂測量機在法國Montoire工廠問世;1988年,青島前哨開發出第一臺三座標測量機;1990年,發佈享譽全球的PC-DMIS工業計量軟體;1991年,推出第一款紅外線機床測頭;1999年,發佈Quindos計量軟體……
海克斯康的核心產品計量測試設備廣泛分佈在企業不同環節,是實現品質監控的感測器,是智能工廠不可或缺的品質保障以及過程控制工具,目前在全球幾何量計量測試領域排名第一。產品範圍從手動測量工具,例如手持掃描器,到應用於精密計量領域的超高精度測量機,以及各種現場型、全自動的光學、鐳射測量系統等等。除了完成最終產品的品質驗證,近年來,隨著工業自動化進程的加速,通過融合在車間自動化生產線的線上測量設備,為批量生產的過程穩定性提供品質保證。
圖表 11:海克斯康多領域、多場景的計量檢測方案
來源:企業提供
進入2000年後,海克斯康在工業軟體領域加速技術佈局,先後收購知名的CAD/CAM軟體公司Vero、享譽全球的品質大數據分析軟體公司Q-DAS、CAE領域的鼻祖MSC軟體、著名的CAD軟體公司Bricsys、工業CT軟體行業市場領導者Volume Graphics等工業軟體……建立了貫穿設計工程、生產製造、計量測試等製造業三大技術領域的技術與方案組合。
圖表 12:海克斯康的全球並購
來源:企業提供
借助自研技術和並購的模式,海克斯康已經成長為集300個科技品牌於一身的高科技巨無霸。這些品牌每一個都代表了業界聲譽、地位、技術和價值,被應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助力紅牛車隊的風馳電掣,到85%全球智能手機背後的品控高手;從好奇號火星車的建造與著陸模擬,到助力C919的飛機裝配;亦或是從紐約新世界貿易中心的精准定位,到巴西裏約奧運會的安防調度……
在國內,海克斯康不僅助力了C919國產大飛機的機身精密裝配,和諧號高速動車組車廂尺寸保證;還為一汽大眾、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量產,為華為、OPPO、小米等智能消費電子和鋰電、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行業提供了交鑰匙方案。其中,在中國超級海上風機SL5000工程中,海克斯康的高精度三座標測量機以0.8微米的精度幫助製造過程中完成超高度精度的檢測任務,通俗的說,就是在直徑3公里的平整地面上檢測一個沙粒高度的凸起。
海克斯康中國
早在1993年,海克斯康集團在中國成立分公司,隨著不斷地發展,位於青島的海克斯康中國不但成為大中華區總部,也同樣成為海克斯康集團最為重要的“決策引擎”。海克斯康集團奉行GLOCAL(GLOBAL+LOCAL)“全球本土化戰略”,在海克斯康中國,不同於通常的大型外企,這裏的領導層為“全華班”,有黨組織,不但擁有相對獨立的決策權,同時通過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需求,推動甚至牽引海克斯康集團的全球研發部署。尤為難得的是,海克斯康中國通過合法合規地二次開發等方式,大量本地化高端工業軟體,推進了工業軟體的自主可控進程。
圖表 13:海克斯康中國位於青島的智慧園區、5000平米雙智展廳一角
來源:企業提供
在發展戰略上,海克斯康中國以“雙智戰略”為核心,即“智能製造”與“智慧城市”。海克斯康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核心技術,感測器、軟體和自主技術。其中,感測器技術是基於物理世界的數字化捕捉,實現物理對象的幾何測量與定位;軟體技術是指利用數字設計與仿真技術,將真實世界的場景複製到虛擬環境;自主技術主要是指通過連接和智能,推動系統和過程的自主性,對各種任務、專案流程、工作流程進行全生命週期的自動化處理。
圖表 14:全球製造業發展模式的變革
來源:企業提供
基於此,與其它智能製造主流廠商相比,海克斯康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獨特優勢在於:一方面,源於海克斯康遍及製造核心環節的計量測試設備——可以源源不斷回饋產品的幾何量資訊;另一方面,源自海克斯康在設計工程、生產製造領域的工業軟體組合,可以實現端到端的製造資訊閉環,通過虛實結合,持續進行製造系統的調整和優化。換言之,海克斯康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可以發揮虛擬和現實數據在整個製造流程中的價值,從而實現品質與生產力的提升。
基於這樣的歷史和由此積累的技術路線,海克斯康中國以“品質”為核心,向前延伸至設計與生產環節。以“計量”為軸,以“品質”牽引整個智能製造的全流程,是海克斯康的核心競爭力與核心方法論。
圖表 15:海克斯康的品質觀
來源:企業提供
海克斯康中國認為,品質管理的發展軌跡面向製造過程的品質管控,是企業實現零缺陷、零浪費的重要能力。需要確保設計的產品被準確無誤地製造出來,實現‘首次正確地製造’。同時,還要加強加工過程中的監控、預測與數據回饋,通過對於加工製造程式、設備乃至刀具的及時調整,使得來自每個環節、每道工序的產品品質得以保證。
海克斯康中國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中國製造業的結構性矛盾已經由總供給不足向有效供給不足轉變。企業需要深刻認識到這種市場背景下的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以系統的思路、創新的手法加以規劃,將品質的靜態數據轉化為如何在每時每刻承載著品質控制的改進過程。
圖表 16:海克斯康的品質觀
來源:資料整理
圖表 17:海克斯康的數字化路徑
來源:企業提供
海克斯康中國認為,測量數據與品質分析軟體的相互作用,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更穩定可靠的生產製造過程,確保批量生產的穩定性,提前預測加工品質的趨勢,並及時對加工設備、加工路徑乃至刀具進行調整。同時,將測量系統獲得的實體數據,與模擬仿真的虛擬數據進行迭代和優化,利用虛擬製造技術,幫助客戶加速其設計進程,減少對物理樣機的需求,進而大幅降低設計與製造成本,保證最終產品的品質。
圖表 18:由“品質”貫穿智能製造的全流程
來源:企業提供
可以看出,品質作為企業賴以生存的關鍵指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單就製造企業而言,這意味著設計、生產、銷售滿足消費者期望的產品,並需要不斷豐富品質的內涵與外延。實際上,將品質內置於每個工作環節,確保缺陷不流入下一道工序,實現零缺陷的工作,確保滿意地交付,這是精益製造的核心原則之一。這意味著:製造企業需要採用系統思維來優化整個系統,確保資訊的快速流動和應用,通過保證每個人的工作品質,從而實現整體品質的提升與保障。
★
★ ★ ★
★
03
海克斯康的部分案例集錦
由於海克斯康在全球各式各樣的製造及工程領域,擁有大量應用類案例,同時案例內容大多為專業生產現場的技術挑戰,詳細講述並不易於閱讀,故本案例通過列舉簡要資訊來展現基本場景,形成基本認知。
圖表 19:海克斯康部分應用案例
來源:企業提供
言而簡之,通過整套方法論與技術體系,結合200年來全球並購與整合的300餘個專業技術品牌與產品,海克斯康提供的產品、方案、視角,對中國企業在智能製造領域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海克斯康的願景是基於全面的工業傳感裝備和工業軟體(如CAE虛擬仿真軟體、CAM生產製造軟體),通過融合OT和IT技術,將數字化應用系統化、產品化,為製造業提供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工藝、數字化生產、數字化供應、數字化品質、數字化倉儲等全過程數字化智能工廠平臺方案,從數字化規劃到場景落地的完整數字化轉型方案體系,協助傳統製造業實現降本增效提質,加速從製造蛻變為“智造”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顯然,這是一個需要多年才能實現的長期工業願景。要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需要利用連接和智能的技術,推動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利用新的功能性軟體補齊海克斯康營造智能製造生態系統所需的技術組合,這包括製造技術以及行業的應用。但海克斯康中國從國內企業實際出發,提出企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無須追求大而全,選擇適合自己的“小迴圈”與“大循環”即可,“小迴圈”聚焦於製造領域,甚至是某一個製造環節下的數字化,“大循環”則串聯整個企業乃至上下游的價值鏈,這值得肯定與借鑒。
圖表 20:不同企業適用的數字化“小迴圈”與“大循環”
來源:企業提供
對於未來,海克斯康中國除了“智能製造”與“智慧城市”之外,還在推進“Smart X”的遞進式戰略,不僅包括各個行業智能製造的解決方案,還將聚合成面向大行業的、範圍更為廣闊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例如智慧礦山、智能網聯車、智慧交通等。根據前文對於工業和製造業的定義,這顯然不再僅僅是製造業領域。
“以智慧礦山為例,將貫穿智慧礦山的全生命週期,包括從勘探、生產到運維中間的過程監控,再到挖完之後礦山的回填、管理、治理等各個環節;再如,智能網聯車不再是單純的一個汽車製造行業,已經衍生到整個生態鏈,涉及製造、定位、無人駕駛、虛擬模擬仿真、地圖、路測等多個方面的技術應用。”海克斯康中國認為,從精密測量到智能製造再到 Smart X,海克斯康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正在隨著技術的革命不斷發生演變,但始終不變的是追求更高效率、更優質量和更低成本的製造能級的提升。
綜合來看,當前智能製造的“未來簡史”已然翻開,海克斯康中國這一類擁有“世界級視角的中國企業”,通過彙聚智能製造的眾多技術,站在智能製造的未來提前佈局,其產品、技術、解決方案、體系與視野,相信將給中國的工業與製造業帶來更多借鑒。
教授點評
指導教授:滕斌聖
長江商學院戰略學教授
副院長
新生代獨角獸全球生態體系研究中心主任
海克斯康作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其發展歷程與戰略選擇,對於立志高遠的中國企業,頗有啟發意義。
首先,是踐行長期主義,深耕測量行業,在精密測量領域,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然後用幾十年時間,進行了大量全球範圍內的並購,使其提供的基於計量測試的解決方案,被廣泛運用到設計工程和生產製造。
在這過程中,海克斯康逐步打造了自己獨特的智能製造視角,即用感測器,工業軟體,智能系統三位一體,以“計量”為抓手,以“品質提升”為目標,形成更易落地的智能製造,代表了一條獨特的發展路徑,而且有可觀的護城河。
最後,海克斯康的“雙智戰略”將智能製造與智慧城市兩大概念串聯起來,在更大範圍內將自己測量優勢,錨定在未來大方向。這種以點帶面,由表及裏的立體發展戰略,是中國企業想成為真正的跨國公司的重要一課。
研究員說
案例作者/王小龍
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高級研究員
xiaolongwang@ckgsb.edu.cn
此前我們開發過的很多數字化轉型相關案例,以某個身處局中的企業主體為視角,講述其如何上下同欲實現數字化,打通“煙囪”實現網络化,進而又面對智能化的挑戰。
海克斯康作為擁有200年曆史,專注於製造業的世界級企業,其又為我們提供了諸多不同的視角。畢竟製造業不是資訊產業,製造業專注於“正確的製造”,數字化是為了生產出更符合市場需求、更符合品質設計的產品。這一過程的大量專業領域的數字化內容,已經在案例中進行了展現,相信這豐富了整個數字化轉型的案例視角,也將對企業家有所啟發和幫助。
聲明
本文摘編自案例《海克斯康:以全球視角看中國智能製造》(案例編號:2023-3-1-520-1)。部分內容有刪減。案例由長江商學院戰略學教授滕斌聖指導,案例中心高級研究員王小龍撰寫。該案例僅用於課堂討論,而非管理決策或活動是否有效的證明。本案例版權歸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所有。
END
推薦閱讀:
訪問我們的官方網頁或者關注本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案例資訊(點擊藍字跳轉至網頁)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