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標準是促進互聯互通的橋梁和紐帶。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持續推進與共建國家在標準規範、稅收征管、知識產權、數字信息等領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前進。
稅收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基礎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由於“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稅製設計和征管能力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加強稅收領域的協調與合作對於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
2019年4月,首個由我國發起建立的多邊稅收合作平臺——“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製正式成立,在加強稅收征管能力建設,推動構建增長友好型稅收環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合作機製理事會成員增加至36個、觀察員增加至30個,“朋友圈”和影響力持續擴大。
“在國外設立公司,開拓海外市場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不同國家間稅收政策的差異是我們時常會遇到的問題。”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蔣靜媛說,在企業“走出去”的路上,稅務部門主動提前梳理境外投資涉稅指引,就公司設立期間涉及的稅收協定優惠待遇、稅收風險等進行精準輔導,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後顧之憂。
在“走出去”方面,當前我國已與全球112個國家(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基本覆蓋我國對外投資主要目的地及大部分“一帶一路”合作夥伴,為“走出去”企業消除重復征稅和解決跨境涉稅爭議提供強有力稅收法律保障。
在“引進來”方面,近期我國各省區市的電子稅務局同步上線“非居民跨境辦稅”場景,全球非居民企業可以在線辦理申報繳稅等涉稅事項,實現“一地註冊賦碼,全國互認通行”。
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司長蒙玉英表示,在新的起點上,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主動服務國家大局,以更大作為助力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表明,標準和產品合格評定影響著全球80%的投資和貿易,技術標準可以促進經濟全球化、投資便利化。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參與國際標準工作的步伐加快。
安永大中華區業務主管合夥人畢舜傑表示,規則標準的“軟聯通”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不斷強化國際間的合作機製建設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軟聯通”的關鍵。
記者了解到,為支撐“一帶一路”高質量共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牽頭建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合格評定服務貿易便利化信息平臺和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聯通。
2014年以來,我國共與36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國際(區域)組織簽署43份標準化合作協議,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127份合格評定合作文件和協議,搭建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作交流平臺。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既需要各行各業持續開拓創新,又可以推動全社會共同繁榮。”畢舜傑表示,持續增強“一帶一路”國際規則標準的“軟聯通”,需要關註、處理好多方關系,尤其要註重發揮我國的引導作用。
十年來,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知識產權布局實現雙向加強。數據顯示,十年來,共有115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來華申請專利,合計申請專利25.3萬件,年均增長5.6%。
2022年中國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專利申請公開量達到1.2萬件,同比增長16.4%。其中電機、電氣裝置、電能,藥品,材料、冶金三個技術領域的申請公開量同比增長均超過70%。專利申請的持續活躍,表明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蓬勃活力。
十年來,加強知識產權領域溝通合作得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支持和響應。截至目前,我國已與56個共建國家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向近30個國家提供“雲專利審查”系統賬號,推進國家間知識產權信息交換與業務共享。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蔡中華表示,中國與廣大共建國家以不斷深化的知識產權合作協議為基礎,以快速增長的雙向專利布局為載體,持續推進共建國家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